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柴胡种子为材料,经6-BA、60℃、KMnO。和对照4种方法进行萌发处理,在萌发处理过程中,测定了不同处理时间的柴胡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的变化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经6-BA处理、KMnO4处理和对照处理的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只有60℃处理的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4种处理的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总体统一呈升高的趋势,每种处理中总酶活性变化与β-淀粉酶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柠檬酸钾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钾浸种处理小麦种子,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钾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株高和根长的生长,柠檬酸钾还能提高小麦叶片中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强种子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以及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且以20mg/mL左右为最佳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ZLI)处理水稻种子,分别测定其根系活力、淀粉酶活力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ZLI对种子的萌发影响各不相同,当浓度为10-5g/L时,种子的根系活力、淀粉酶活力均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稍有下降。说明ZLI是一个剂量因子,浓度为10-5g/L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第一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需要淀粉酶。若用唾液做实验材料,取唾液时,不省时且取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若用小麦麦芽提取淀粉酶,则取材容易,实验能节约时间、节省经费,且实验的效果颇佳。1 提取淀粉酶的原理淀粉种子小麦在萌发时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淀粉酶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骆驼蓬提取液浸泡燕麦种子,通过室内培养研究对种子活力、幼苗生长、呼吸速率及淀粉酶、脂肪酶和转氨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提取物明显降低种子活力,抑制幼苗生长和呼吸速率及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淀粉酶、脂肪酶和转氨酶活性,抑制作用随骆驼蓬提取液浓度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用532.0nm、 632.8nm、650.0nm 3种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白兰瓜种子,发现632.8nm的激光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淀粉酶的含量和活力,并在48小时处淀粉酶同工酶有新的酶带出现,说明632.8nm波长的激光能有效的激活白兰瓜种子萌友期的淀粉酶,加速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  相似文献   

7.
<作物种子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种子学科的一们骨干课程,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有利于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校如何加强<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作了简单介绍,以期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作物种子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种子学科的一们骨干课程,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有利于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校如何加强<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作了简单介绍,以期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作物种子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着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本文阐述了种子水分的存在形式,影响种子水分测定的种子内含物以及种子水分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和钙离子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离子(Ca2+)、赤霉素(GA3)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在同等环境不同浓度条件下浸种小麦种子,萌发时比较对小麦种子的吸水、发芽率、α-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种6h后,GA3的单独溶液、GA3和Ca2+复合液对种子吸水有促进作用,而Ca2+的单独溶液则抑制吸水,但是在浸种12h、24h后,不同试剂处理对小麦萌发时的吸水作用没有明显差异。10mmol/L的Ca2+溶液比其它浓度的Ca2+溶液对α-粉酶活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3umol/LGA3溶液对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以10mmol/L的Ca2+和3umol/LGA3浓度的混合液对α-粉酶活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胡子鲶胃、前肠、中肠、肝胰脏四个部位的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以及温度、pH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个部位中,蛋白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胃〉前肠〉肝胰脏〉中肠;淀粉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脏〉中肠〉胃〉前肠;脂肪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前肠〉中肠〉胃〉肝胰脏.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适宜温度为30-35℃。适宜pH为5.5;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最高,其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为6.0~7.0;前肠脂肪酶活性最高,其适宜温度为35-40℃,适宜pH为7.0~7.5.  相似文献   

12.
用恒定强度的磁场(1T)对绿豆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得出了不同磁场处理时间和培养时间对绿豆芽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磁场强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对绿豆的芽长和SOD活性是有影响的,磁场强度为1T时,在6个处理时间中,30 min处理组在每次测量时芽最长。对绿豆的SOD测定表明:经过磁场处理后的绿豆SOD含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培养时间为7 h的实验组在各磁场处理时间下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在培养21 h后差异最大;磁处理具有滞后效应,磁处理短期内并不产生明显的效果;豆芽SOD含量和芽长并不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3种不同浓度(0.1、1.0、2.5 mg/L)的丁草胺对胡子鲶肝胰脏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2 d的高浓度组(2.5 mg/L)及暴露4 d的各浓度组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暴露6d的低浓度组(0.1 mg/L)及较高浓度组(1.0 mg/L)仍保持激活特性,而高浓度组(2.5 mg/L)淀粉酶活力则受到显著抑制;丁草胺暴露期间胡子鲶肝胰脏脂肪酶活力始终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高浓度组(2.5 mg/L)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6 d)则呈现极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4.
金鱼淀粉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鱼肠及肝胰脏为材料,匀浆抽提离心得粗酶液并对酶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肠淀粉酶与肝胰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pH值分别是6.8,6.2;最适底物浓度分别是0.02%,0.03%最适温度分别是35℃,30℃.并进一步研究一、二价金属离子和重金屑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一价金属离子K^+、N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二价金属离子Mg^2+、Ba^2+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Ca^2+对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l重金属离子Hg^2+、Cd^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比较了在不同浓度的SDBS影响下,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诬的SDBS能够促进淀粉酶活性及根芽生长,但随SDBS浓度增加,淀粉酶活性及根芽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verruculatum Cuvier)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以及相应的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在5—75℃时,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和30℃时活性较高;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45℃和50℃时活性较高;胃淀粉酶活性在25—45℃维持较高水平,随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在50℃时较高.在pH为3.0—8.0范围内,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均为6.0;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9和5.4;胃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6.0.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活性均远大于肠纤维素酶、肝胰腺纤维素酶和胃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7.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8株产淀粉酶的菌株,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1.4—2.4之间。经过液体发酵后测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酶活较高,分别为1.06、1.29。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强电场电离辐射对水稻种子酶活性的影响,在相同激励电压下,用不同时间辐射国稻6号水稻种子。发现用160V激励电压分别辐射10s、15s、20s、25s、30s、50s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淀粉酶辐射时间为25s效果最好,而CAT和POD辐射时间为25—30s时效果最佳。实验表明强电场电离辐射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并降低活性氧对幼苗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绿豆幼苗经过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的磁场作用后,采用氯化硝基氮蓝四唑(NBT)光照还原法,测定了绿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磁场处理诱导了SOD的活性,处理后的幼苗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SOD活性随磁场强弱和持续时间连续变化,在特定磁感强度或者特定持续时间时,SOD活性有一个极大值.可见适当的磁场激励可比较明显的增强绿豆幼苗的SOD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