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绿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是反映绿地系统建设水平高低的科学依据,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绿地规划定量指标、绿地结构定量指标、社会服务功能定量指标三个方面构建皖北地区县城绿地系统功能与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量化计算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县城绿地系统斑块类型齐全,绿化总量不足,破碎化程度大.附属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占主导地位;皖北地区县城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其中蒙城、颍上、阜南、利辛、灵璧、固镇绿地建设水平较好,寿县、五河、濉溪、临泉、萧县、泗县、太和、怀远绿地建设水平一般,凤台、砀山、涡阳绿地建设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2.
面向可持续城市的佛山绿地系统生态调控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如何创造更符合自然生态本性、更凸显独特的佛山城市形象、更具有岭南网河水乡地区乡土文化特色的佛山城市绿色景观的问题 ,需要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和规划。可持续城市的提出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观察平台和一种实践的可能性。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 ,佛山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规划 ,必须要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出发 ,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在佛山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 ,必须遵守保持和扩大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废物最小化和绿色量标准的调控原则 ,通过完善绿地景观生态网络 ,建设均衡合理的斑块和廊道系统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绿化建设 ;努力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 ;城市绿化建设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向人与自然亲和的方向转变等关键途径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 ,引导其向人与自然亲和化、城市景观整体化、城乡绿地一体化、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化、绿地功能生态化、人群视觉绿色化、绿地建设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形象总是与完美的城市绿地系统联系在一起。湘潭市作为湖南省重点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湘潭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以山为背景,以水、路为廊道,将城市与风景区融为一体,形成共存共荣的山水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4.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一廊道一斑块"理论,构建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现代低碳概念。  相似文献   

5.
应急避难绿地对黄山市中心城区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大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健立健全城市应急避难绿地系统,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在城市的各类防灾系统中,应急避难绿地是一种既能为城市提供自然空间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分析城市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发挥的作用.结合黄山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点提出应急避难绿地的可行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卷 《中国教师》2009,(Z1):102-102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认为应该着重从可持续发展、依法治绿、节约型绿化、绿地空间布局等角度对城市绿化进行整体的经营,以实现生态城市的长远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已走过了"园林城市"、"城市森林"、"森林城市"的历程,正向着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因此,尽管近年来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标准、水平是较低的,这主要表现在绿地建设指标低、系统网络性差、群落结构不尽合理、养护管理理念有待更新与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5项基本对策:(1)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2)依法治绿;(3)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化兴绿的良好氛围;(4)建绿与护绿并举;(5)树立"近自然"森林和生态绿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必须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保护生态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回顾了城市建设生态观的发展,以本溪市为例,分析自然生态条件,探讨在山水资源利用、旧城改造以及绿地系统建设方面可采用的生态指导思想和作法。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温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现状分析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G1S技术,对焦作市温县绿地景观进行了现状分析。得出温县城区绿地斑块以面积大于1000m^2的大型斑块为主(81.44%),廊道密度为1.37km/km^2,景观破碎度为78.4个/k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679,景观优势度指数为0.708。结果表明,温县县区绿地存在着斑块分布不均衡、绿地景观结构不合理,破碎度较高、多样性较低等问题。针对温县县区绿地存在的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具体的绿地整合和重建方法,为温县绿地系统进一步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乐山城区“绿心”是指乐山城市是围绕一片面积达8.7km^2的绿地而建设的。文章对乐山城市“绿心”自然植被的主要群落类型黄榉林、四川大头茶林、马尾松林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人类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兰州市作为甘肃省首府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兰州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针对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绿地系统脆弱、城市空间狭小、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探讨了在城市发展中要全面提高兰州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城市的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将兰州市建设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健康、发展公平的优质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2.
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导向,以国家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依据,分析绵阳园林绿地建设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园林绿地建设具有山水结构优良,绿化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优势,同时存在现有绿地分布不均,城市特色缺乏,生态及功能考虑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法规、因地制宜、绿化惠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苏州市空间数据库系统,对苏州绿地空间防灾信息进行查询、分类和统计,对绿地分布现状和人员避难场所进行选择和分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符合避难条件的绿地和学校操场等空间场所进行防灾避险空间分布及服务半径分析,对绿地空间进行面积量算,认为苏州市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应以“五片多面双网碎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全覆盖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三江水系沿城市线性分布,是城市景观格局建设的生态本体之一,通过对绵阳景观格局和三江水系的初步调查,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水系生态廊道建构原则和方法出发,建构基于绵阳市景观格局的水系廊道,并提出根据区域性上不同特点从植物配置、驳岸设计等微观层次上优化不同的水系廊道形成水绿生态网,以此为核心完善绵阳市山水生态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主体,具有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能提高城市固有生态资产,丰富城市景观。因此,重庆城市森林建设是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由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生态工程,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重庆城市森林建设应加强合理规划布局,遵循生态学原理,以乔木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植物群落为结构单位,以地带性植被为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格局,以提高绿地系统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丁亮 《华章》2013,(14)
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园林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能够发挥很多作用,发展生态园林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做好绿地系统规划,要有系统性观点,要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重策略、看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亚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大量的城市移民和游客涌入,导致市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空间向周边腹地快速无序扩展.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遵循景观生态规划原则,提出从市域、市区两个层次入手,规划未来三亚市的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组织采用复合指状模式,旨在完善三亚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高效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应;市区空间外拓采用网络组团模式,以期打造各个组团特色,增加组团间联系,强化不同分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丰富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促进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探讨提高绿地生物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长治市城区五种主要绿地的绿量、固碳释氧量和蒸腾吸热量,对不同绿地类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效益值这一指标上,以公共绿地最高,然后依次为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隔离片林。  相似文献   

20.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它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城市里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它们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京为例,北京郊区的绿地,每天可以吸收3.3万吨的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由此可见,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