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育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古今对比的视角,对古代奥运会如何促进希腊共同体构建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借鉴古希腊奥运遗产,通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促进构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认为:古代奥运会通过培育优秀公民、促进和平团结、倡导公平公正、推动文化交流、强化共同信仰,对希腊共同体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应该借鉴与传承古希腊奥运遗产,致力于营造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引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地球村公民,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家园,更好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3.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民族文化展演为特征,建构了复兴的文明古国形象,意在融入国际社会,宣示重回强国之林。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更进一步,突出共识性对话风格,塑造了自信的现代大国形象,旨在融合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思想底色和价值内核上,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坚守了“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言、象、意”的差异和接续反映了中国奥运传播应对全球化主题变奏的语态创新,一以贯之的“和合”之道则是对中国“和合”外交定位的战略配称。表明:“和合”之道作为元叙事在国际交往中具有极大的竞争潜力,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经验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进路,也说明了“和合”之道之于体育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了申奥成功以来日本国家层面颁行的主要体育政策,认为这些政策具有以下特征:以奥运会为中心进行积极干预以确保奥运会顺利出彩;通过中央体育行政一体化等进一步完善体育制度建设;以遗产理念统领奥运会筹办实现多元目标;突破“只管不办”治理边界以构建日本式举国体制,但社会体育发展僵局待破,前景或将迷茫。建议: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际,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补上冰雪强国建设的制度短板;以冬奥会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创造更多的奥运遗产;激活企业体育发展活力,助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组织协同,构建更加高效的奥运备战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少部分国家和个别国际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行了抵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为进行批驳。认为在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纠葛中,抵制奥运会有其历史图景与复杂面向。抵制北京冬奥会是对奥运会组织规则无知的表现,折射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与人权组织试图将体育政治化的无能与无奈,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伤害了奥运会各方利益,加剧了国际分裂格局,无法达到抵制效果。中国应该全力办好北京冬奥会,彰显人权民主进步局面,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最终化解遭受无端抵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冬奥口号”是举办城市根据国际环境、国内现状以及自身本土化理解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冬奥会理念的设计、表达与传播,其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动员机制,具有体育公共外交的“倡议”功能。该文聚焦历届冬奥会的口号,通过对冬奥口号倡导机制的多维剖析,发现历届冬奥口号的倡导主题呈现出从“齐聚同一时空”到以“火焰”与“激情”为中心的诠释;通过对历届冬奥口号相关的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分析,发现冬奥口号的创制一直以来都在向世界传达“义利相兼”“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相契合的倡议理念。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倡议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奥林匹克精神、办赛理念和奥运愿景的中国解读、中国诠释和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体育纵横交互的演进视野出发,基于中国体育的本体功能、责任与使命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路与方法。中国体育发展逻辑的最终目标普遍指向求富求强背景下体育的国际责任与担当,并开始思考中国体育的“人类向度”。中国体育蕴含的“世界大同”思想发挥独特引领作用,“和而不同”理念提供交融互鉴的中国方案,“一起向未来”理念高度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现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体育提供的国际市场与高科技服务为全球经济增添动力,中国国际体育服务肩负促进人类进步的国际责任。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是中国体育的重大使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符号聚合理论为基础,考察国际性体育运动开幕式在构建群众认同、传递民族观念方面的影响,仪式是符号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仪式化的时空建构,向受众传递奥运主办国对“共同体”的殷殷期盼。采用符号学幻想主题分析方法,探讨网络社群在观看《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频时如何分享意见、共享符号,传递奥运美学。研究通过对文化象征、精神概念、科技呈现等仪式符号的复诵,以“浪漫、诗意兼具现代性的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铸造下的北京冬奥会”两个幻想类型相互编织,最终形成“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修辞视野,使中华民族包容、和平、发展的形象在仪式中得以构建,并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表述中国希冀和平、共克时艰之心,邀请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体育外交工作,需要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体育外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确定体育外交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认为,应从以下6个方面推进我国体育外交发展:加强国际体育领域合作,支持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服务构建"双循环",推进体育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场外交,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推动体育人文交流走实、走深、走细,促进民心相通;积极践行多边主义,主动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深化体育领域双多边合作,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产业结构变化、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以及共同体生活化的融合发展中,建设与完善公共体育健康服务体系面临着多种机遇,围绕全民公共健身服务的要求,构建高质量的群众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是新时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的有力保障,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政策的重要推手。以共生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冬奥会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建设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制度的共信共建模式分析,现实审视奥运会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的建设联系,进而阐述关系—互动的衍变逻辑。研究认为,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是以体育健康塑造与水平提升为宗旨,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发生系列体育健康行为关系的场域空间。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项目、设施、服务、治理”关联共生。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的初步建设,通过赋能场馆设施与产业治理,推进了健康消费;通过盘活特色项目与健身服务,筑牢了健康之基。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建构逻辑包括:创编实践开放包容的运动项目,生成传统与特色兼容的共生单元;顶层设计绿色生态的场地设施,打造规划与补偿协同的共生环境;精细供给创新共享的健康服务,构筑智慧与普适交互的共生界面;规范证成廉洁...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冬奥精神是对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以北京冬奥精神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阐明北京冬奥精神与中国精神的逻辑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的实践路径和要求。研究认为:第一,从内涵维度看,北京冬奥精神的5个层面紧密衔接,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因而北京冬奥精神从整体而非个别的层面反映中国精神的时代化和奥运精神的中国化。第二,从价值维度看,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功能上加快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在精神上实现民族自豪,助推民族复兴的伟业;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第三,从实践维度看,深入研究和理论化阐释、积极塑造文化环境以及优化传播方式,是传承北京冬奥精神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国际主义为视角,分析全球体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在于治理价值观的异化、治理主体的西方中心主义以及治理制度的发展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通过以包容互鉴的新型文明观塑造"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共同体,以义利相兼的新型义利观塑造"共享共建"的体育利益共同体,以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塑造"和衷共济"的体育行动联合体,循序渐进地引领现代体育破除治理困境。更具意义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在体育场域治理范式的构建不仅能够烛照其它领域的治理体系建设,更能够从实践角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体育乃至人类健康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京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讨论北京奥运会主题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非洲国家体育的互动非常紧密,中非体育的交流互动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梳理中非体育互动的历史演进逻辑,可以为新的历史时期,中非体育新的发展提供历史镜像与思路。研究认为中非体育互动主要经历了:中非体育交流的开创时期,发展、改革与调整期;全面合作时期;中非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时期四个阶段。并指出中非体育60年互动交流,助推了中非之间国家利益的实现,助力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了非洲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中非体育交流新阶段发展历史借鉴等几方面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剖析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和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人类共同价值、激励全球团结共治、搭建世界交流舞台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实践相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理路下,对于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个体层面提升价值认知、行为自觉,在社群层面增强服务实践和社会融合能力,在国家层面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全球层面形成包容开放和全球责任意识。为此,应构建本土化的教育课程内容,增强价值认知和文化自信;创新生活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行为自觉和实践服务能力;开拓国际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力和全球胜任力;完善协同化的教育治理机制,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共生。  相似文献   

16.
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宴,北京冬奥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赛事遗产等赛事绩效备受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的关注。但疫情之下的大型赛事在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等方面大打折扣,因此,对如何展开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绩效评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举行的第16届国际武术联合会代表大会上当选新一届国际武联主席。当选后,高志丹在代表大会上表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奥林匹克价值观相得益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高度契合。国际武联新一届执委会将继续加强武术国际普及推广,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博览》2020,(2):6-6
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各地掀起了发展冰雪运动的热潮,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说起冰雪运动的魅力所在,其中之一便是与大自然的融合。雪上项目离不开山地和白雪,本身就是一景。再加上滑行其间的运动健儿,天、地、人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人类挑战自然、追求极限的风采,在这里得到了最大化的展示。北京冬奥会被寄望于树立办奥模式新标杆。曾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赛区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奥运遗产,冬奥会的13个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为了达到承办冰上赛事的标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攻克了制作冰面、场地转换、体育照明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播是现代奥运会体育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奥运会的持续发展与广泛传播。冬奥会的电视转播常常作为奥运传播商业模式变革的试航平台,对奥林匹克组织的体系构建影响深远。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式在整体上呈现的持续低迷,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直接影响着奥运会的传播方式,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冬奥会的电视传播面临诸多困境,亟需商业模式和传播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冬奥会电视传播机制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冬奥会电视传播在营销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电视传播的传统影响力被削弱、电视传播权谈判过度商业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在掌握电视转播的特征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电视转播事业向国际化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一、高志丹当选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2023年11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举行的第16届国际武术联合会代表大会上当选新一届国际武联主席。当选后,高志丹在代表大会上表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奥林匹克价值观相得益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高度契合。国际武联新一届执委会将继续加强武术国际普及推广,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