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成功实践.通过系列专题研讨强化"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理念、设立"三合一"教师工作室探索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新体制、创建"四有工"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职教集团作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应在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探索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途径。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是职教集团建设的内在属性。职教集团应当围绕专业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结合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推动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职教集团是当前我国许多地方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江苏机电职教集团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产学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优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文章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围绕一个中心,从三个维度、三个跨度和三种主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启示,期冀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1+X”证书含金量不高、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师资队伍建设供需失调、校企合作育人不深入等问题,围绕“育人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三维度,从技术层、发展层与实践层构建了职业院校“三耦四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育人骨气;打好职教组合拳,增强育人志气;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增强育人底气。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及劳动就业制度、招生分配制度的改变.高职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发展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将职教“由弱势变为强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办学特色,产学结合、定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以及其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下企业锻炼经历,才能担当起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促使高职办学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对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育合格职业人才的方向。校企合作-引厂驻校: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办学实力明显提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订单培养、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真实工作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共同施教,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职产学结合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产学合作中只有达到校企双赢、实现校企互动,才能保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落实。产学双方只有通过市场的通道,按市场规律去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实现产学资源的互补,进而实现双赢和互动的机制,实现学校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高技能型人才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在高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地位和意义、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原因、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对策探讨、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机制、课程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较此前都有新的进展。高技能型人才未来研究重点应该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执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手段,对社会总需求及行业需求做出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职教育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依托宁波的产业集群,以模具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政府积极参与“的高职服务型产学新模式.根据其总体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周旺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2):36-39
产学全程结合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该教育合作契合力的大小取决于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达成的共识、对运行机制的互相理解和各自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实现产学有效契合,需建立主动适应产学全程合作的教学体系、全程式的就业教育体系、开放性的师资建设与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职企业教师流动站管理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企业中设立企业教师流动站,有利于整合、优化、共享校企资源,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效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建立企业教师流动站初期,高职院校要设立企业教师流动站管理办公室,明确企业教师流动站的筛选与申报、审定与建设的流程,落实一师一企实践制度,突出等级评选和绩效考核,做好流动站的动态更新与调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面临多重难题。技工院校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增强技工学校的吸引力;整合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根据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推行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给社会造成巨大压力的现状,阐述了在人才培养观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指出高校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培养社会普遍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和考核制度、丰富实验内容、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等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香港VTC是职业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其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办学方针、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清晰的升学路径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各方面的机制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这对于江苏建立高效、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借鉴作用,如成立归口管理部门,强化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就业服务等。  相似文献   

17.
高职机械类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及其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机械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并采用“平台 模块”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能力,在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力求实现校企零距离。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的需求,切实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服务。大连交通大学在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结合产业国际化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体现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职教育在办学定位、办学导向,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资源整合、互联合作,弹性学制、学分互认,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岗位针对、职业适应,素质教育、通专结合,能力本位、创新发展,双证教育、学历认同,管理体制、统筹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更为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教学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以突出教学化特点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从校企双方合作切入点的选择、合作过程的推进以及教学化校外基地建设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进一步紧密校企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