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对体育赛事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体育赛事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证。根据风险损失作用对象的不同,将体育赛事面临的主要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赛事取消风险和财务风险。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制定体育赛事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和检查与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为在信息化时代抵制埋伏营销对体育赛事赞助的不良影响,对体育赛事埋伏营销成因和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回顾了体育赛事埋伏营销的历史发展,归纳出体育赛事埋伏营销的概念;运用因果分析法,从体育赛事赞助费用巨大,赛事赞助存在"灰色地带",赛事赞助诱人利益驱动和埋伏营销问题不易法律化4个角度分析了体育赛事埋伏营销产生的原因并给赛事赞助商、赛事承办方、赛事拥有者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状况进行有效的预警,进而减少风险的影响,顺利实现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首先结合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预警效果.然后,在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型体育赛事中的3种风险,即自然环境风险、赛事管理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及其相应的风险级别,即轻警、中警和重警,建立了赛事风险应对矩阵,以期有效地应对大型体育赛事中所发生的各种风险状况,为大型体育赛事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与访谈等方法 ,对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状况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现阶段我国体育赛事融资主要依靠赛事广告与赞助 ,融资运作水平不高 ,赛事资金相对短缺 ;存在赛事融资渠道狭窄、赛事融资结构不尽合理、体育赛事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等问题 ;表现为以短期流动资金融资为主、融资额度不大、参与主体有较高的知名度、往往有政府介入等特点。针对体育赛事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调查法,以品牌形象转移理论为基础,从品牌形象逆转移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对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以及赛事熟悉度与赞助匹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首先,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对赛事品牌资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赞助企业品牌的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品牌意识、品牌联想正向影响赛事品牌资产;其次,赛事熟悉度与赞助匹配仅能调节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联想对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不能调节品牌意识对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最后,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在影响赛事品牌资产的过程中会受到赛事熟悉度和赞助匹配的双重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证实了在体育赛事赞助活动中出现的品牌形象逆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对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发生的不同种类的风险事件,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为主要研究思路,对导致这些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调查法,对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出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极差量化表法对体育赛事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体育赛事赞助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辽宁省高校体育赛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赞助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以及为促进辽宁省体育赞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排他性权利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离不开赞助商的赞助,为吸引赞助商则需要保护赞助商的利益.在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约定适用排他性原则,可保障赞助商在赛事市场开发中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在对大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赞助、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进行分析之后,对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排他性进行解释,继而对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排他性权利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研究.按照权利的构成要素,对体育赛事赞助排他性权利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在研究排他性权利的法源、排他性权利状态和排他性权利效力的基础上,提出排他性权利的保护策略,以保护赞助商权益,推进体育赞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骆雷 《体育科研》2011,32(3):25-3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体育赛事及体育赛事赞助的概念、属性及类别。根据体育赛事的多维属性及其分类,对体育赛事赞助资源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比较,并从两个角度对赛事多维属性下的赞助行为进行了分析:赞助目标选择、赞助资源的分割与组合。  相似文献   

10.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网民对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各类风险事件会无差别进行二次传播。研究认为:(1)元风险事件、媒介事件、焦点事件的风险传播路径为赛事风险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化路径;(2)在一些可预测的元风险事件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开展培训工作,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不同预案设定来避免风险事件演变为焦点事件;(3)赛事组委会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将公众的风险传播行为、心理和传播情境等要素纳入风险管理全过程,并将科学系统性知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与直觉性知识纳入风险沟通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11.
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作为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体育赛事带来长期、规模化的经济利益。在对品牌资产诸多观点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理论,研探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生成机理,并据此提出我国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的培育路径。研究认为,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是体育赛事品牌信息在赛事方与赛事消费者之间持续、高效循环传递的结果。其中,影响赛事品牌信息传递的主要因素包括赛事方对赛事信息内容的差异化定位、赛事信息的真实程度、高质量的信息获取与回应能力、赛事消费者对赛事品牌的认知水平、赛事消费者对赛事服务质量的评价、赛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赛事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程度。据此提出我国体育赛事品牌的培育路径,应在以市场竞争与人民需求为基点,策划赛事品牌差异化定位;发挥软性资源优势,将文化基因注入赛事品牌;加快智慧化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品牌共同体”的价值共创模式;提升行政支持供给的精准度,营造稳定的赛事品牌资产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竞赛规程是组织运动会的前提,以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为着眼点,对高校田径运动会进行思考,认为高校田径运动会存在目标定位锦标化、项目设置专业化、参与对象精英化、激励机制单一化等问题.依据阳光体育精神,提出更新运动会项目设置、计分方法和奖励机制的措施,并在厦门大学第43届田径运动会检验,实践证明可以达到参与人数飙升、赛场气氛热烈、团队意识增强、运动情趣提升等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主要使用实验法分析竞争赞助行为对赛事赞助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解构,对赛事赞助、品牌形象进行清晰界定,指出竞争赞助行为对于企业赛事赞助的影响作用.进而以品牌资产的高、低为研究切入点构建模型,提出假设和研究方法,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数据.重点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赛事赞助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二是,分析不同品牌资产企业的竞争赞助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赛事赞助有助于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低品牌资产企业间的竞争赞助行为有助于品牌个性的提升、企业间的竞争赞助行为降低感知价值的认知、低品牌资产企业的赛事赞助对于企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二线教练员偏少,部分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配比偏低;2 )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选拔范围主要以上海市为主,部分项目已经开始进行跨区域选材,选材中主观性因素所占的比例较大,选材的客观标准缺乏;3)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经费以体育系统的拨款为主,部分球类项目有企业赞助;4 )缺少优秀后备人才,训练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得不到保障成为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赛次数少,比赛经费不足,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成为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指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赛事审批权取消后体育赛事举办主体参差不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上的缺陷。进而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强化赛事安全保障的底线思维;强化办赛执行标准,明确办赛责任清单;构建健全的赛事法律责任体系;细化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目录标准,强化高危性运动项目开展的监管;强化健全的赛事监管体系,提高赛事准入门槛;规范赛事准入制度,提高赛事运营门槛;强化落实赛事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lcohol sponsorship in sports and preferences of sponsored sportspeople regarding sponsorships/consumption.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lcohol sponsorship on sportspeople in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using a national survey of sportspeople (N?=?2367), representing a range of club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The results show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sponsorship of sport and increased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sports participants (i.e. ‘sportspeople’). Additionally, a preference for sponsored alcohol brands was found by sponsored sportspeople. Our research adds to the growing evidence for policy review of alcohol sponsorship of sports and extends prior studies investigating impacts of alcohol sponsorship upon sports participants by generalizing to a large, national sample of sportspeople.  相似文献   

17.
运动竞赛项目的竞赛方法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揭示竞赛方法的共性特征、本质联系及内在规律为目的,以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中所有竞赛项目为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竞赛项目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深入具体项目的比赛过程,抓取不同种类项目用作比较的参照系的共仅属性,并以参照系的共仅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实现了运动竞赛项目分类,提出了“竞赛项目分类体系”和“运动竞赛项目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体育赞助营销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使赞助的品牌走向世界,深入千家万户的有效平台和桥梁。体育赞助营销是建立品牌资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育赞助动机、体育赞助传播度、体育赞助活力影响力、被赞助活动的偏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21,42(1):8-14
在梳理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理论逻辑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与国际顶级体育城市的赛事发展差距,提出上海建设国际体育之都的思路和举措。认为:体育赛事为发展城市新型经济、提振城市社会活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带来澎湃动能;上海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工作存在赛事的全球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育赛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赛事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育赛事本土化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等不足。最后结合《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提出2025、2035、2050三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从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完善体育赛事布局、夯实体育赛事资源配置基础、加大对本土体育赛事扶持力度以及落实长三角体育一体化战略等方面实现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即将于2012年9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市场开发情况。研究结果为:每届大运会主办城市都不一样影响大运会与城市人文环境相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一格的赛事品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运营模式是主办城市的市政府牵头、成立赛事委员会来对赛事进行运作管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每个赞助等级的赞助企业过于单一并且不知名。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市场开发方式有:赞助商计划、特许经营计划、纪念品开发计划、其他项目开发计划,并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