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司法》第六十条第三款通说认为是对公司担保能力的限制。对违反这一限制的法律后果,无论是学界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当事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课以公司严格责任,不利于保护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担保法司法解释》体现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担保合同既可因自身原因而无效 ,亦可因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无效。导致无效的原因不同 ,担保人的承担的责任与责任范围也不同。若因担保人的过错致担保合同无效 ,担保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后 ,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担保人的追偿权存在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的法律规则,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立法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对其解读存在分歧,即使同是立法部门,前后制定的《担保法》和《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也并不一致。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本着私法自治的理念,在利益衡量上注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担保人内部相互之间的追偿则应通过债的连带关系原理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4.
担保合同有效时,保证人承担的是保证责任,这种情形下又因担保合同是一般担保合同还是连带责任担保合同而承担不同的保证责任.担保合同无效时,保证人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根据保证人在担保合同无效中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也有自己相应的权利,主要是对债务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追偿权和对债权人的抗辩权.  相似文献   

5.
担保合同有效时,保证人承担的是保证责任,这种情形下又因担保合同是一般担保合同还是连带责任担保合同而承担不同的保证责任。担保合同无效时,保证人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根据保证人在担保合同无效中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也有自己相应的权利,主要是对债务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追偿权和对债权人的抗辩权。  相似文献   

6.
纳税担保法律性质争议源于对纳税担保行政性和民事性多元目的价值的不同认识.纳税担保法律制度的核心是税务机关以国家债权人的身份与担保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按照法的价值位阶将这一关系定性为民事性,有利于保障税收债权的安全,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也有利于我国税法理论的进步和法律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金融财产担保中的时效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担保分为物权担保和债的担保。物权担保包括抵押、质押和留置。物权担保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债的担保主要是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据《担保法》规定,二者均不因主债务诉讼时的中断而中断;此前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之间连带关系的有无完全决定于保证人有无独立的保证责任期限。  相似文献   

8.
信用担保作为企业经营过程的一种正常行为,如果运用得当,能使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实现多赢,因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资源不足,专业担保机构的发展亦不是很完善,因此,阐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的责任承担问题,《担保法》第28条、《担保法解释》第38条与《物权法》第176条均有规定,呈现出不断演进改善的过程。在分析这些规定的内容、理由及不足的基础上,就何种担保方式先于实行,担保人之间有无求偿权及如何求偿,以及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对保证人有何影响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 担保在银行借贷、商品交易、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可以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采用担保方式已成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必要措施和手段。但由于人们对担保方式缺乏了解,导致产生一些经济纠纷案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订立担保合同要“五戒”: 一戒人情担保。这种担保往往是由于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原来关系较密切,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少应有的资信调查,便盲目签订担保合同,等到被担保人无力偿还,须负连带责任时,悔之已晚。  相似文献   

11.
担保物权的竞合,是指在同一财产上存在数项担保物权且其效力相互冲突的现象.因同类担保物权竞合时,仅发生排序的问题.而不同类担保物权出现竞合时,则发生何者效力优先的问题.特别当担保物的价值根本无法满足各个债权人权利的时候,必然发生效力冲突,因此,对异类担保物权的竞合时效力优先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确认解决竞合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司法审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司合并是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合并过程中,常常会因公司组织关系的变化,公司债权债务和财产的转移等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以及其他方面的措施,以保护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公司合并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经验,对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保护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求寻找一个完善保护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的公司担保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于在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公司法>总则专条规定了公司的担保制度,确定了公司完全的对外担保能力,体现了公司自治的立法理念.同时,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担保能力进行自我限制,保护债权人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公司法的担保制度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之间因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均可依法设定担保。然而,不乏劳动合同中设定担保,该担保是否为担保法所调整则存在法律空白,造成裁判不一。其实,劳动合同担保大多是人事保证担保,不同于一般的保证担保,应当区分情形确认其效力。同时,借鉴大陆法系的立法规定,参考英美法系的经典判例,对担保的适用范围作扩张性解释,从司法解释层面和法律层面确立、完善劳动合同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司为其股东、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问题,我国《公司法》和《担保法》的司法解释均明确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但是,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规定,即如果经过了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批准,此类担保是否仍然无效。这是一个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重要探讨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论让与担保     
笔者通过阐述让与担保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结合相关的占有改定制度、善意取得制度说明了让与担保的最大弊端是给债务人及第三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交易风险,使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严重失衡;并将其与按揭作了区分,认为我国物权法没有必要规定让与担保,它的有利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完各我国现有的抵押、质押和信托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频频曝出上市公司因违规对外提供关联担保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重组的案件。有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优势地位控制上市公司,并向自己控股的企业进行恶意担保,甚至还有的上市公司缔结相互担保条约。上述种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且损害了公司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的立法缺陷以及改进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特定的立法背景,法律颁布之后即颁行司法解释.作为审判机关的最高法院,在进行审判指导之外,还承担着非常艰巨的法律解释工作.最高法院颁行司法解释在保障法律适用统一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法治进行消解.最高法院颁行司法解释,具有较为深刻的国情基础.对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诟病,不能全部指向司法解释本身.司法解释需要进行功能定位,摒弃立法的唯理主义.为防止对立法权的僭越,最高法院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司法解释机构,着眼于法律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新《破产法》构建重整制度后,上市公司成为了适用该制度的主要主体。破产重整虽以社会利益为首位,但仍应对债权人的利益加以平衡保护。本文以新《破产法》实施以来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的2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在买壳上市的模式下,债权人由于不能分享上市公司壳资源所带来的价值,其利益实际上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对此,应该修改现有的债权人重整利益是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公司为其股东、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问题,我国<公司法>和<担保法>的司法解释均明确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但是,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规定,即如果经过了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批准,此类担保是否仍然无效.这是一个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重要探讨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