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害怕水的鱼     
有几位科学家,决心要培养出一种可以离开水生活的鱼。为此,他们特意挑选了几尾健康的青鱼。经过一番杂交和调教,再动用先进的荷尔蒙及染色体技术,他们最终培育出了一条离开水也能存活的鱼。可是,项目主管对这一成果并不满意。他想,虽然那条鱼已经学会了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可是  相似文献   

2.
鱼和水     
在一片蓝色的海洋里,住着成群的鱼。鱼和水生活得很幸福。但是,时间长了,有一条小鱼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它渴望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渴望看见热闹的人群,更渴望离开这整天包围着它的水。于是一天,鱼对水说:“为什么你总要包围在我的身边?为什么我的生活总离不开你?”水笑而不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它,注视着这条小小的鱼儿,用她慈爱的目光。可是,小鱼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它的家和这令它讨厌的水了。它幻想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它要打破这样的生活,让所有的鱼对它刮目相看。可是,它还那么小,小到不知道,鱼是离不开水的呀!这一天终…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02,(12)
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 今译:比喻不可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 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 今译:比喻不可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漫画谚语故事$上海开圆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海桑 《大中专文苑》2014,(12):37-37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两只没水的瓶子,分别装着一条活着的鱼,然后,把一只瓶子放在桌上,另一只瓶子放进水中,不过,不让水进入瓶子,瓶子里仍然没水。瓶子里两条离开水的鱼,哪一条会活得更久呢?实验结果表明,那一条放入水中瓶子里的鱼,其存活时间远远长于另一条。实验者经过多次实验,结果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鱼和水     
在一片蓝色的海洋里,住着成群的鱼,还有无边无际的水。鱼和水生活得很幸福。但是,时间长了,有一条小鱼却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它渴望看见嘈杂的人群,更渴望离开这整天包围着它的水。于是,一天,鱼对水说:“为什么你总要包围在我的身边?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你?”水笑而不答,默默地注视着它,注视着这个小小的鱼儿,用她慈爱的目光包围着它,只因为鱼在它心中……可是,这条鱼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它的家,还有这令它讨厌的水。它幻想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她要打破这样的生活,让所有的鱼对它刮目相看。可是,它还很小,它并不知道鱼是离不开水的呀这一天…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美丽的海湾里,鱼妈妈带着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在清澈洁净的海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觅食、成长。但是有一天,不知谁在海面上扔下很多废弃物和污染物,小鱼渐渐受不住了,一个个萎靡穴wěimí雪不振,厌食贪睡,身体日渐消瘦穴shòu雪。鱼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立即请来鱼医生给他们治病,鱼医生诊断后说:“这是污染物造成的,我劝你们马上离开这里吧选”妈妈只好带着孩子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海湾……J这是一个小朋友给我们讲的童话故事,我们都会想:现在,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哪里呢芽鱼妈妈的故事@刘红芬$江苏省武进市西…  相似文献   

7.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方法上错误,就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对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缘木”是可以求鱼的。不信,请看:中南半岛南部的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每年7-11月份因循公河涨水,倒灌入湖,湖面由低水位期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为10000平方公里,湖周围的树木浸入水中,鱼乘机钻入树洞;低水期,水退去鱼恋洞不走。当地人就爬上树去,以手探洞,鱼无可幸免者。这真正成了“缘木求鱼”了。又如报刊报道:“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的一些泥质海岸有一种鱼,它不但能离开水,还能爬树——叫…  相似文献   

8.
感动     
鱼的泪流进了水的心里。水问:“你为什么独自哭泣、伤心?”鱼抽泣着说:“我讨厌活在你的世界里。因为你的心太软, 一碰就会碎。我想离开你去寻找幸福,可总逃不出你的世界,我恨你,恨你……”水无声。鱼的泪水冻了它的心,水走了,带着鱼的厌恨和泪水。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只鱼     
我是一只鱼,一只生活在岸上的鱼。一只用鳍行走,用鳃呼吸的鱼。背井离乡我叛逆,要违背上帝的意愿。我忤逆,要离开祖辈生存的地方。放眼,水乡无水,绿洲不绿。我从不撒谎,可没人相信。或许,鱼在岸上行走,连猫都不信。谁想过山清水秀的地方会流出黑色的水流?我绞尽脑汁,只想到一个成语:虎尾春冰。我没有脚,却正踩着老虎的尾巴。“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早就为鱼类写下挽歌。夜,憔悴。上帝在打盹,我轻轻一跃,偷偷上了岸。我与痞子蔡痞子蔡说:“即使把太平洋的水倒出来,也浇不熄我对你爱的火焰。”我想,他错了。太平洋的水被…  相似文献   

10.
谢美娟 《学语文》2007,(1):9-10
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这是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相似文献   

11.
鱼儿离不开水,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理由是鱼是用鳃来呼吸的。鱼儿一旦离开水,鳃就无法获取必需的氧气,一会儿鱼就因为缺氧而死亡了。但是,你可知道,有些鱼即使离开水很长一段时间,照样也能生存。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真谛     
黄行福 《师道》2003,(5):37-37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竞相注释,说法各异。潘光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个人认为,潘先生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其一,学校犹水。水乃鱼之生存所必需。鱼一离开水,意味着死亡。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专门的场所。没有学校,便没有现代教育。如果潘先生只说到这一层,还不算睿智。潘先生的睿智在于,他说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学校是师生自由探索,自主追求的地方。因为鱼儿在水里是自由自在的,它…  相似文献   

13.
小丑  张玲 《课外阅读》2007,(1):17-17
保罗和杰里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就像一颗不安分的种子,遇到了温暖的泥土和水,渐渐在心里膨胀起来。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离开乡下,去城里发展。他们来到了繁华的加利福尼亚州,很快便被城里五彩缤纷的生活迷住了,于是他们决定在城里寻找机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I0010-I0010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4、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千古。司马光采用的思维方式是:要使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不被淹死,就得把小朋友和水分开。一般人想的是“人离开水”,要把小朋友从水里拉出来,可是缸高人小,他们无能为力,而司马光却想到了“水离开人”的方法,砸破缸让水流走,使缸里的孩子得救。他使用的是逆向思维法,又称颠倒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常说,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但这并不是一条死定律,因为有些鱼,离开水了也能活。花溪鳉鱼(又叫红树鳉)就是其中一种,它们主要生活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沼泽中。每当沼泽干涸的时候,花溪鳉鱼就会游出水面,躲到陆地上腐烂的树枝或树干中。它们的秘诀是,  相似文献   

17.
坚强的"弓鱼"闽浙一带,有一种独特的保存活鱼的工艺。用一根绳子,一头穿过鱼鼻扎牢,另一头绑住鱼尾,用力把绳拉紧让鱼成弓形。据说经过这种简单方便的处理,能让离开水的鱼存活四五天,还能除去鱼肉的污泥味。  相似文献   

18.
德国有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自己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Ⅱ巴,”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  相似文献   

19.
黄昏     
尤雨生划着快马子船追进这条河汊子时,天色已近黄昏。他追赶的这条母大马哈鱼,是下午起网时发现的,大腹便便地挂在鱼网上。打了半辈子鱼的尤雨生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大马哈鱼呢,足有半人多高。他不敢大意,小心地往上拽着鱼网。谁知,大马哈鱼刚刚离开水,就猛烈地扑腾起来,宽宽的鱼尾巴打得江水四溅,趁尤雨生一愣神儿的工夫,挣脱了鱼网的束缚,落水而逃。  相似文献   

20.
外面的世界     
海水蔚蓝蔚蓝的,水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鱼儿们,鱼儿们在水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生存着,大家都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鱼儿厌倦了水中的生活,它渴望离开水的拥抱,去外面的世界瞧一瞧。面对小鱼儿的叛逆思想,水始终宽容地相信总有一天,小鱼儿会明白,我对它是多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