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为目标.从协同创新的角度研究高校、企业间实践教学的新思路,通过建立和创新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共建网络教学平台,推进职业能力的网络培训模式,可以加快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营造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和网络教学环境氛围,完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湘南学院与高斯贝尔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的案例,深入剖析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讨了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总结了如何以产学研联动发展促进校企间合作的途径,以期对地方高校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共”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深度合作课程观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校企专业共建使课程设置科学合理,通过校企课程共担使课程分配优势互补,通过校企教材共编使课程内容贴近岗位,通过校企师资共享使课程实施更加科学,通过校企基地共用使课程实践趋于真实。本文以漯河食品中专与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双汇商业学院为例,阐述该课程观的实施路径及教育教学成效,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分析实践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基地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指出协同创新是助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源动力。基于立足特色与协同创新耦合、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思想,从立足特色、服务需求,协同创新、同创共赢,多措并举、科学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为积淀,以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积极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中,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和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8):194-197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稳定。该文首先探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稳定性的含义,接着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主要模式及其稳定性,其次研究影响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有关措施提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通过社会、企业、政府、市场等渠道引入优质创新实践资源,在校园内创造条件,共建校内实践教育资源与平台,"让学生能够感受企业一线的企业文化及先进技术",可以弥补高校送出去校外基地的难度较大、人数较少的缺陷。实践表明,高校需立足自身,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践资源与平台;依托共建基地开展多模式、多层次、协同式的实践教学工作;重视和完善基地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提升和规范高职实践教学提供示范模式。本文总结了“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验,在探索高职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上,走出了一条“以产带学,以研促学”的校企合作共建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达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要从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权力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入手,校企协同育人可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载俸,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校企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内外兼修”、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基地共建、质量共评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在分析国家以及江苏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作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校多企”的全方位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不同合作企业性质和特点,重点探讨了建立职业岗位需求库、订单培养人才、专业共建、开发课程、在企业设立“实训室”、在学校建立“车间”、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打造“校企兼用”教学团队等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校企合作共建园艺技术实训基地的实践,提出促进校企合作在校内共建基地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满足教学,满足科研,形成特色.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前提,双方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校企共建的督导组织机构,依据共同的制度、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督导方式开展督导工作,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校企合作督导应在双方合作的深入性、落实高职目标的实质性、实行实习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重点督与导。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实践能力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对推进校企合作和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校企文化共建、校企设立基金、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基地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校企协同是培养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成立校企协同领导小组、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共建教学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创新平台、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要深化校企协同,政府、高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进一步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利好。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案例分析,结合广西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实践,基于产教融合视角,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剖析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政策的指引下,校企双方应以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共建“双导师”团队、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汇聚校企双方的资源,构建可行性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李庭古  樊华 《文教资料》2014,(3):132-134
校企合作是成功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所在。文章从校企联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开放网络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共建“中心+基地”模式的实践教育中心,实现学生实践教育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的有机结合,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双赢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致使基地的实践教学组织水平低、教学实训功能弱化,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出发,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建设,包括以“契约”为保障的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与管理的组织承载机制、实践教学体系随生产内容调整机制、学生实训“双师”指导与考核机制等,努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产教学融合”可以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与企业之间的“七个共建”: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评价考核体系、立体化教材.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