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选择中国留学的海外留学生日益增多。2010年底,在华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6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在华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要达到50万人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的目标。留学生教学管理是留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留学生数量更是突破14万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生数量最多、生源国家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也说明中国已经成为外国留学生的新热土。统计显示,2005年全年各类来华留学人员总数为141087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7218名,自费留学生133869名。与2004年相比,各类来华留学人员总数增长了27.28%,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增加了7.49%,自费生增加了28.56%。而2005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979人,单位公派8078人,自费留学生10.65万人。来华留学生的人数已大幅超过出国留学的人数。  相似文献   

3.
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留学生学成后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针对目前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校可以从教材与课程建设、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丰富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强化对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培养国家战略所需的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笔者一直以为,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劲发展势头,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于2002年提出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基地的建议。尽管教育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接受留学生大国地位(接收留学生超10万人国家),2004年来华留学生已达11.08万人,比2003年增加42.63%,是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但仍然坚持认为.只要我国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必将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留学生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时期,如何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文化育人中的隐性育人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对来华留学生学风建设的涵养路径,以期增强留学生在华就读的体验感,讲好中国故事;并通过该路径,对留学生学风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十三五"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开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加密切,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文化休克"现象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本文就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教育对策,进一步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杨昱华 《教书育人》2007,(11):32-33
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年各类来华留学人员总数为141087人。目前,上海地区共有23所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共计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总数约为2.6万人。来我校学习的留学生人数也迅速上升,2000年总计406人,2005年就达到了1689名。我院除了承担汉语进修生汉语教学工作以外,于2002年6月提出申办汉语言本科专业,2002年12月18日由上海市教委发文(沪教委高[2002]72号)批准设立了本专业,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本专业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致力于将其培养为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熟悉中国国情,初步具有研究中国社会能力的复合型汉语人才。本专业共设两个方向,即汉语言文化方向和经贸汉语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来华留学生中开展中国国情教育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友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国情教育的开展还存在师资及相关教学物资紧缺、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应融入“三全育人”模式,多渠道、多战线开展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加强来华留学生师资建设,改进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开辟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世界各国的来华留学生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给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推动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而且对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融通中外的文化使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现状,探讨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日渐国际化。来华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来华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使得留学生管理人员将成为培养高层次"知华、友华"人才的骨干力量。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问题下,建设一支具有特色的高校留管队伍已经成为来华留学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普慧  刘灏  张勇  赵永娜 《文教资料》2020,(7):169-170,205
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留学生不仅成为高校的重要群体,还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基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三全”育人思路的指导下,本文探索并提出以留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协同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校外联动化的“三化一体”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为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实践参照,提高留学生育人实效性和感染力,最终实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和“学有所长,身心健康,对我友好”的留学生目标.  相似文献   

12.
谢晓伟 《海外英语》2023,(8):185-18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上涨,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难免出现各种跨文化适应问题。基于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问题的分析,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分为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业适应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强调跨文化体验、趋同化管理、外部支持以及建设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来华留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499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比2007年增长了14.32%。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前景广阔,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大幅度增加奖学金,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2008年-2010年每年增加3000名左右的奖学金人数,主要鼓励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来华留学生。在留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注重研究如何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日渐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是"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他们亲历真实发展的中国,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引导、讲究策略,促进各类留学生以各种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使我国对外教育交流和合作得到了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了发展。1989年,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共3717人,约为1979年在华留学生总数的9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为扩大我国政治影响,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一直停留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以1989年为例,在3717名留学生中,约有3600名在华攻读学士学位或作短期进修,仅有约100人在华攻读硕士学位,约20  相似文献   

16.
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际留学生发展的趋势分析为基础,预计2020年来华留学生将达到70万人,其中学历生的数量会持续增加,但学历生占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不会有较大变化。2020年来华留学生仍以亚洲学生为主,但越来越多的其他洲的留学生也将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应该确立政府主导战略,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适应问题。此研究以一位来华泰国留学生为例,以叙事的方式,详尽展示了来华留学生在华期间对日常生活、课程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适应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来华留学生及其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完备的来华留学生导师制运行管理模式,有利于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亲华、爱华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其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创新精神。一对一导师制和团队导师制是来华留学生导师制的基本模式,进修生和语言补习阶段的学历生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学历生采用团队导师制。通过严格遴选标准,实施合理遴选计划和动态遴选等步骤建立完备的来华留学生导师遴选机制;通过规范导师管理制度,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和导师促进制度等途径构建完备的来华留学生导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了44万人,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已经成为高校留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沈权  李政萍 《考试周刊》2012,(68):79-79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针对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全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病原微生物课程的特点.在课前准备、优化教学内容、掌控课堂秩序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非洲及南亚留学生病原微生物学的英语教学提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