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语文"学困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使这些"语文学习上弱势群体"也能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欢乐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一是要诱发他们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师要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的脱困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秋菊 《广西教育》2014,(21):64-64
笔者认为,对学困生一味地严格要求或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是不恰当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学会赏识学生。我国家庭教育专家周弘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因此,教师要善于肯定学困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3.
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还要揭开"学困生"这个"结"。对职校计算机"学困生"的成因作深入探究,并提出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有效性策略。教师对学困生怀着真诚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困生,善于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困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提高学困生成绩的窍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困生愿意听你的课,对你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做法:一、以爱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困生的成绩差,并不都是因为其智力差。他们之所以感到学习吃力,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热情,不想学。因此对学困生我们首先要暖其心,  相似文献   

5.
转化"学困生"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永恒的话题和工作环节。事实上,"学困生"在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班级中都有少部分的孩子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滞缓,记忆力欠缺,学业水平偏低,往往会影响全班学生整体的平均水平,常常被老师视为"捧在手中的刺猬"。虽然这部分学生呈现的是令人担忧的状态,但最关键的是教师怎么看待、对待他们,能否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引导、帮助他们,直白的一句话,就是教师如何让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也"活"起来,促进他们的学业水平逐步取得进步和发展。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初中英语学困生大量存在,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习兴趣,就如何树立他们学外语的信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些做法:多给"学困生"以关爱,与"学困生"建立教学感情,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用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困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困生"的成因,怀着对这群特别的孩子的特别的爱,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怀和教育,循循善诱,细心呵护,及时反馈,重点指导,促使"学困生"逐步转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0):75-76
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孔宪坤 《辅导员》2014,(24):39-39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用真情善待他们,我认为是教育的"重头戏"。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教师要进行家访,了解学闲生的家庭情况,弄清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学困生一般既自卑,自尊心又强,比较敏感,他们往往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当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我认为,教师只有了解学困生的原因后,再结合心珲学、教育学等知识,  相似文献   

10.
闫丽阳 《教师》2012,(10):23-23
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困生"对教师有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致使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很难推进。对立情绪从何而来?一些对"学困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对"学困生"的冷落、歧视、辱骂、嘲讽使得这些学生逐步丧失了自信,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是令教师感到头疼的一大问题。笔者认为适当保留"留级"制度还是比较好的,"学困生"们大多在课堂上相互打逗或是趴在课桌上睡觉,令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如果学困生学习困难得难以自恃,如果太多的安慰和指示对他没有意义,那么这时,老师只需要在他身边蹲下来,为他变成一只蘑菇,他便可睁开眼睛,敞开心扉了。但是,总要做点什么,就像心理医生那样,这就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了。作为一名政治学科教师就从本学科出发谈几点认识,以抛砖引玉。学困生,只多了点困难而已,帮助他们走出"口",就是有用之"木"。我们教师要努力缩短与他们的距离和隔阂,像云一样给他们以轻松和自信。  相似文献   

13.
姜玲 《教师》2011,(17):73-75
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初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班级呈"橄榄球"状分布而不是像"杠铃"一样两头大。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而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师应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即过去所谓"差生",由于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发提高"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好科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分析"学困生"成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黄刚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3-11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总学不好,也有的学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学习障碍,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作为中学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让他们转化为"优生",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下是本人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们都有一个不成文共识:一提到学困生,教师都是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遇到学困生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你就会欣喜的发现学困生也并非是不可救药,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一份的关心,多一份的爱护,多一份的鼓励。就能很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难,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学好课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利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会军 《考试周刊》2009,(17):143-144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英语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出现了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是当今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问题历来受到社会、教育各部门的关注。然而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等理论为依据来看待现实中的"学困生"现象,所谓"学困生转化"的提法是不策略、不科学、不真实的。我们应研究"学困生"及"转化学困生"的真正涵义,将"转化学困生"的提法改为"促进学困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