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11,(11):75-75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国际视野一中国道路”的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纪念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了座谈会。2001年至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连续10年召开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累计有来自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的3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态势持续推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齐头并进的格局基本形成,高等学校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如何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找准学校定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划学校“十一五”期间的新跨越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一、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是研究型大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根据各自的办学实际,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即用…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周远清会长、严隽琪副市长,尊敬的各位中外嘉宾,同志们、朋友们:经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上海市教委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党组表示衷心的祝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每一届都能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二个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贡献的服务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以及推动改革开放的国际意识。每一届论坛的题目都设计得非常好,这…  相似文献   

4.
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2003年10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怀柔北京市人民政府招待所举行。此次论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全国各地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共200余人。此次论坛首次设立了博士研究生分论坛,与会的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有47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讨活动的一项创新。此次论坛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合并举行。出席庆祝大会的,除论坛的全体代表以外,还有历届学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协办的“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现在开幕了。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再一次向各位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长期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日本高等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日高等教育论坛在上师大隆重举行。论坛上,中日双方的一流专家就大学管理、财政、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胡国勇 《上海教育》2003,(12B):56-59
2003年11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日本高等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日高等教育论坛在上师大隆重举行。论坛上,中日双方的一流专家就大学管理、财政、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繁荣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服务于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服务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于10月28日召开了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是在学校领导下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接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参加成立大会并讲话,秘书长张晋峰参加成立大会并宣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贺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会长纪宝成教授就加强…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联合主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协办召开的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现在开幕了。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此次论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2001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来的第四届。我们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确定一个中心主题,进行较高水平的国际性研讨,受到了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也得…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指明了高等学校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方向,对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认真落实。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应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高等学校发展必须注重以人为本,这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高等学校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兴办高等教育的根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谋…  相似文献   

11.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周远清会长的领导下.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历届论坛主题都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探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推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丰富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承办,京津新城管委会协办的“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0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院校长、党委书记,教育研究专家,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牛及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挪威、立陶宛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380余人。论坛的主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做了题为“高等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报告。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亮点之一,就是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并于第三届开始增设博士生论坛。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声望和地方政府的协办。参加论坛者除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之外。还有政府官员、教育管理部门领导、高等学校领导与干部.以及相当一批年轻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模式转变。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教学改革日益得到重视。就高校教学改革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义和改革方向的问题,本刊专访了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11日至15日,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德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联邦工作委员会(The Ger-man Network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AHD)和多特蒙德大学(University of Dortmund)共同主办了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由各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15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在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谢安邦教授的率领下,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议题为:(1)大学重点建设政策研究,(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3)大学通识教育或国际性课程研究,(4)高校收费与大学生资助政策研…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至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有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有国内外教育名家参加,互相切磋、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4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给大会发来贺信。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出席大会,并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周济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认真履行学会宗旨,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认真组织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繁荣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日共睹的贡献。而自2001年起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发动国内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共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立足中国实际,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相似文献   

20.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这确实是一个高水平的论坛,其主题紧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既有开阔、高远的时代和全球视野,又有具体深入的实情和案例分析.我有幸参与了5届论坛,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