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体育保健审议会根据21世纪生活发展需要所确立的21世纪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爱好体育,保持增进健康,并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态度。”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这也是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课题之一。基于此,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在学校体育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2.
汉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汉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口语教学资源库的创建为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城乡规划专业对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简要探讨,总结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应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去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在解决城乡规划问题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未来城乡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体育课选课形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自主选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相符,但是,没有限制的自主选课有诸多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实验目的,将传统体育排课形式与优化的自主选课形式对学生锻炼态度影响进行对比,对两所高校的24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找出这两种上课方式对锻炼态度影响的差异,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清创 《精武》2012,(14):91-91,9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练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匏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考核个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建民 《体育学刊》2008,15(2):49-52
美国春田学院体育选修课教学考核主要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过程进行评价,考核指标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及能力的培养,考核能较好地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及锻炼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公共体育课考核基本上着重于学期或学年末一次性的考试,标准统一,内容和方法侧重于甄别与评定,浮于形式,对学习过程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因此无法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过程进行控制与引导,不利于学生自主锻炼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提出一个有利于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评价的初步方法体系,通过评价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发展,提高我国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点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如何加强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上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并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作了阐述,指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8.
吴雪山 《体育科学研究》2005,9(1):92-95,10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以主体式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为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及培养学生训练能力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结果表明:主体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训练能力;开放式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其个性特征更明显,针对性更强,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正在不断地探索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探讨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思考力、表现力、自主锻炼力、独立解决问题力等学习能力。试图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进行体育运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利用环境,因势利导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对于在环境舒适、父母万般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教师要因地制宜,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对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参与运动休闲活动的观念、意识、态度和动机,运动休闲消费情况及影响因素,运动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其耐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和耐挫折能力的情况,体育活动各个因子与耐挫折的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及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耐挫折能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其耐挫折能力的提高。建议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中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体育课上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针对不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不同性别、年级和地区的中学生;确立合理的体育锻炼目标,增强自信心,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巩庆波 《体育科研》2015,(1):96-99-103
大学生在享有法律赋予的学校体育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体育义 务。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权力的概念、特征、保障手段,以及体育义务的履行现状、缺失原 因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应在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充分法律支持的同时确立大 学生的学校体育义务,使其能够更好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学校体育权利,履行好上好体育 课、积极参加学校体育锻炼、增加自身体质与身体健康水平等相应的学校体育义务,以便更 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同市大学生参加休闲运动的动机、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参加频度、消费情况以及喜爱的运动项目等进行调查,旨在为休闲运动在大同市高校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随着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却呈下降趋势,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性和偏执。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进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余暇时间少与业余生活的单调、体育消费少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短缺、体育价值观片面和态度消极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Girls’ identity construct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sport, health and beauty discourses in their society.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port and health discourses embedd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compete for influence. Some of these studies have illustrated how these discourses inform girl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ody ideals and femininities, as well as their choices among physical activities. Our purpose in posing the question, ‘How are girl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E influenced by current fitness and sport discourses?’ is to explore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how they negotiate within the PE discourse as embodied subjects, as well as how they use their body as an object of displa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fieldwork among 10th grade students (15-year-olds) in a school in Oslo, Norway. The methods used includ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formal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tudents and two group interviews. We hope that our findings concerning how sport and fitness discourses influence the students’ concepts of both the ideal body and their choices among bodily activities in P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the future of PE. In particular, the girls’ embrace of the fitness discourse in PE is relevant to a question of great current concern: How should schools and PE teachers meet and relate to the fitness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We believe that if left unchallenged and permitted to deepen its influence on PE, this discourse may well ensure that body modification become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PE.  相似文献   

18.
李胜楠 《搏击·武术科学》2012,9(12):119-121,12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许昌市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动机、时间、项目以及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因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结合现状对许昌市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简单建议,以期为在阳光体育运动指导下适合中学学校特色的、积极向上、行之有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健康有效的发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泉州地区五所高中校的1000名高中女生,在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参与体育课的态度、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每次活动的时间、影响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高中校进一步实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体育高考生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实力相当的对手来说,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上。同时传统体育教学往往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性和从事运动项目学生的体育能力,忽视了学生体育心理方面的训练,结果出现学生盲目的逆丛,机械的练习,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压力转变为动力,同时根据近几年山东省体育高考生心理现状分析,提出了体育高考生的日常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