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异化和归化是英汉翻译中两种基本方法。通过对英语习语汉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异化和归化译法各有春秋 ,难分优劣。在英语习语翻译过程中 ,只有合理、适度地使用异化和归化法 ,才有利于中英文化的顺畅交流 ,才能促进中英文化建设的互补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赋予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从归化异化的角度分析了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的汉译,得出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相补弥章,不可偏颇,在文化翻译中应视具体文化差异情况采取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以读者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直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之争,“归化派”与“异化派”都给出诸多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本文基于两者的理论实践,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看出:译作读者喜欢人名的异化翻译,而不太接受地名的异化翻译;对习语、习惯行为的翻译,英译汉时,喜欢归化翻译者较多;汉译英时,归化和异化相差不大,但是倾向直译和喜欢用自己所熟悉的单词翻译;宗教用语绝大多数受试者喜欢归化;受试者不喜欢带有浓厚的中国政治、封建文化色彩的归化翻译;对四字成语,喜欢中西方成语对译。  相似文献   

4.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翻译动物习语时,不能望文生义,应该根据所给的语境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正确理解动物习语的涵义,领悟异国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包含动物名称的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试图说明归化和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翻译动物习语时,不能望文生义,应该根据所给的语境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正确理解动物习语的涵义,领悟异国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包含动物名称的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试图说明归化和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余启华  于霞 《考试周刊》2007,27(37):47-48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同动物的关系密切,所以在人类的语言里包含了大量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而由于各个国家的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导致了在各国的语言里出现了同一种动物表示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同一种文化意义却用不同的动物来表示等有趣的现象。本文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里的动物习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翻译方法:直译、归化、释义,希望对读者在动物习语的英汉互译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特有的现象,承载着相应的文化信息,其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视角观察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之间的异同,探讨习语与成语翻译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对翻译思维模式的转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是差别巨大的两种语言。前者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后者体现的是东方文化。无论在语言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英语和汉语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习语是语言和思维的浓缩,是文化的典型体现者。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习语看似与某些汉语习语含义相同或近似,而实质上却大相径庭。正是这些“似同实异”或“似是而非”的情况给英语习语的汉译增加了困难。只有了解这些“似是而非”之处才能在英汉翻译时避免“失足于陷阱”,避免出笑话,防止出大错。本文拟就英语习语汉译时的“似是而非”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汉译中的“似是而非”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和汉语是差别巨大的两种语言。前体现的是西方化,后体现的是东方化。无论在语言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英语和汉语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习语是语言和思维的浓缩,是化的典型体现。由于东西方语言化的差异,有些英语习语看似与某些汉语习语含义相同或近似,而实质上却大相径庭。正是这些“似同实异”或“似是而非”的情况给英语习语的汉译增加了困难。只有了解这些“似是而非”之处才能在英汉翻译时避免“失足于陷阱”,避免出笑话,防止出大错。本拟就英语习语汉译时的“似是而非”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直接反映,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文化本身具有的共享、生成和创新的基本特征,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沉淀和发展中。文化本身是一种软力量,强势文化在其反映价值的功能上占据了让更广泛人接受的标准。奈达提出功能对等、动态对等和自然化原则,将翻译归化和异化对立统一。强势文化观下的习语翻译是奈达翻译观的良好体现。全文结合实例研究了英语文化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总结了强势文化中的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处理策略和其对强势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建英 《考试周刊》2008,(9):209-210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语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归化和异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适度运用,才是解决英语习语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晓霞 《英语沙龙》2014,(11):56-57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里,抑或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旦我们谈起这些语言的习语,包括谚语、俗语、以及成语等,就会毫无例外地发现,动物的形象可谓无处不在。这些和动物有关的习语,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直接体现,是每个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文化的绝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中出现含有"Dutch"、"French"等国家名字的习语,这些习语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困扰,并且这类习语对该国家有贬低现象。本文从互贬现象的角度对此类成语进行分类和解释,并指出习语中的互贬现象的历史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心理联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存在不等值现象。英汉学习词典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书,对英语习语译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者能否正确理解源语文化特色事物和内涵,以及能否正确运用习语进行交际。归化/异化翻译各有优缺点,但对英汉学习词典英语习语的译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典故性成语是英语习语的重要部分,也历来是习语翻译的难点。英语典故性成语的几个重要来源有圣经、神话传说、历史、文学或其他作品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英语典故性成语是英语习语的重要部分,也历来是习语翻译的难点.英语典故性成语的几个重要来源有圣经、神话传说、历史、文学或其他作品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翻译英语习语时一味地望文生义,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意英语习语的基本特点,即语义的统一性和结构的固定性,并兼顾考虑英语习语的相关文化背景,多翻阅英汉双语习语词典,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汉语词语、俗语或成语来对应翻译,方可实现对英语习语翻译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8.
要学好英语,需学会一些英语习语。习语成语浓缩精简,意义丰富,现象生动。运用得宜,能提高英文水准及表达能力,还能有助于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习语是英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idiom)又称习惯用语或成语,本文将idiom统一称作习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习语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产物,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种较发达的语言之中,可以说,习语来源于生活,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量地使用习语又极大地促进了习语的普及和发展。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认识和了解习语有助于他们充分有效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20.
英语习语是英语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英语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比较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并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了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等英语习语汉译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