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关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由于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使双关语的翻译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顺应两个方面探讨双关语的翻译,为双关语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3.
名牌企业的对外宣传材料作为世界了解企业的重要宣传方式,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对外宣传效应。根据顺应论的指导,企业外宣翻译就是根据其翻译的目的来选择和调整翻译策略及其语言使用的动态顺应过程,译者只有顺应读者的语言特征、交际语境和文化传统,才能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顺应理论对翻译具有解释作用。在顺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要把翻译过程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出现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境成为文学、翻译、教学等语言运用研究中越来越引起注意的因素之一。语境顺应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指明了新的道路。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进行简略论述,并研究语境顺应论与翻译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例,探索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旨在为翻译者提供理论参考,以助其翻译出更好的作品,进一步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商品的商标代表着企业是形象企业的无形资产。成功的商标和译名能增添商品魅力,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语言的选择与语言的顺应是息息相关的。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灵活选择语言,以达到交际意图。由于商标词的特殊性,在进行商标名称翻译时应顺应商品特色、顺应目标市场的语言系统、顺应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顺应消费者心理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新词不断涌现,新词的翻译没有特定的翻译模式或可以借鉴的翻译方法。本文试以关联——顺应这一翻译理论为依据,对汉语新词的日译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对新词内涵的透彻理解之外,还应在具体语境中选择最有利于译语读者获得最佳关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既要使译语最大程度地向原语趋同,又要策略性地顺应译语的语言结构及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8.
探求关联-顺应理论指导下的模糊语言的翻译应是一个以关联和顺应为手段,以最佳语境效果为目的,在明示推理中寻找最佳关联和在语境顺应中寻找最佳译文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是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宣翻译的合理、规范和准确将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文章结合翻译实例,从文化语境顺应、翻译目的的动态顺应、语气的顺应角度分析了外宣文体翻译对原语的顺应,阐述了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同时文化语境的很多因素也影响着语句的翻译。本文从语言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来探讨英汉互译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文化功能.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分析文化语境涵义的传译,旨在指出译者应建立文化语境意识,正确分析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由于忽视对文化语境的考察而造成的误译.同时,还应重视文化语境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境指上下文语言环境和文化语境,语境能够影响语言的语义和表达。对主体语言行为的准确理解往往是通过语境来完成。文本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依赖语境而产生。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信息转换活动,当文本语言被准确理解时,翻译活动才得以实现。本文探讨在语境关照下的商务文本翻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著名小说《红高粱》的英译本也大受欢迎。 Howard Goldblatt 的翻译迎合外国人的思维、观念,却又不失原著韵味,这是因为译本中有关形象的处理顺应了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认为,利用语言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性解释红高粱英译本中中国文化特有形象的处理十分恰当。  相似文献   

14.
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开始用语用学理论解释翻译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译语如何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在语的语言结构成份,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使译语连贯、得体地再现原语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语境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制约作用。文章从原语言的文化语境因素和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因素两个方面,着力分析了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传意性和可接受性所起到的影响,验证了文化语境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不仅承担着景区介绍的作用,而且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语言顺应论对景区公示语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景区公示语翻译应当顺应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河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广告语借助于模糊性来树立产品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实现最大程度的劝导性。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通过对广告模糊语的顺应性分析,指出广告模糊语言必须顺应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即顺应受众的语言、心理、文化和价值取向来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翻译中,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以及对译文的准确表达,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本文结合英汉互译实例,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语言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讨论了语境在对原文理解和翻译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语境信息确保译文准确无误、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9.
跨语境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是学界争执不休的话题之一。不同译者对诗歌语言、文体、风格以及文化思想内容的处理策略各不相同。由于不同文化语境的差异,翻译活动的可接受性与译文的充分性不可能完备,只能通过种种翻译策略实现译文语义功能的补偿。文章以语言、文体、文化这一译者最直观的三维译为链为切入点,通过对李白《长相思》一诗的两种接受性较高的英译进行了个案分析,对其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得出了译者可通过语言的移情策略,文体归化策略,文化交际策略来实现翻译效果补偿最优化的结论。其新颖之处在于,打破跨语境诗歌翻译中翻译技巧研究惯例的局限,着眼于译者译为的整体翻译策略研究,为跨语境诗歌翻译寻找新的上升空间,突出了翻译补偿策略对翻译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和语境化的过程,应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实,从接受方文化和接受情境的角度出发,使翻译更为客观。《论语》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经典名著,虽然本身不过万余字,但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其深刻含义却是很难理解的。要让外国读者了解孔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要基于语境化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