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SoLoMo营销理念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SoLoMo营销理念下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导向,探究了图书馆基于SoLoMo营销理念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以及基于SoLoMo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体验营销助力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推广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图书馆》2015,(3):100-102
体验营销是经营者通过设计,让消费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情景、事件等产生深刻印象的过程。体验营销对于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是一种理念与追求,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视角,指导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阅读服务。"线上+线下"全媒体阅读推广体验模式是体验营销指导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利用移动媒体开展移动阅读推广,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阅读引领作用,而以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消费行为模型——SICAS为基础,可以构建适应当下阅读行为新变化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模式。从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变化、新媒体技术环境支持等角度分析SICAS模式用于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可行性,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论证基于SICAS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实践意义,尝试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模式,以期为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创新性思路与策略。图2。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高校移动图书馆精细化数字阅读推广的意义,介绍了高校移动图书馆精细化数字阅读推广的流程与模式、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实体图书馆阅读状况,探讨图书馆在推广移动阅读、培养和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和新的阅读理念、引导读者在向数字化阅读转变过程中可采取的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最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对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5G技术与数字阅读结合是图书馆阅读服务领域的创新尝试,具有"风向标"的意义,5G技术将推动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蓬勃发展。梳理了基于5G技术图书馆服务的新变化;从推广媒介、推广环境、推广方式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5G技术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归纳了5G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即在线借阅与互动、沉浸式阅读推广体验与全媒体阅读推荐;最后,结合5G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构建模式提出3点优化策略。以期推动5G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数字阅读的兴起和“深阅读危机”带来的挑战。文章在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深度和高参与度为核心,构建高校图书馆深度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模式进行诠释,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应对策略,引导读者在数字阅读中享受深阅读之利。  相似文献   

9.
梳理了国内外二维码在图书馆应用研究成果,在读者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开展基于二维码的纸本外刊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并提出利用二维码新媒体技术整合资源及服务,进行移动学术阅读推广,丰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打造多元学习阅读空间,助力图书馆营销.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客户端影响巨大的APP,因其庞大的用户群成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利器。在广泛调研图书馆界、出版界及其他众多文化、阅读类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基础上,探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探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通过对阅读推广品牌化运作及对阅读品牌社群的教育、引导实现高校图书馆价值,试图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话剧《北鸢》排演为例,就读者参与阅读品牌创建的过程、特征、经验等品牌运营要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首先需要发挥阅读品牌社群的作用,进一步强化阅读推广的品牌化运作,让读者社群成为图书馆品牌的创建者。其次需要强化馆员管理意识,从品牌的设计管理、品牌定位、品牌传播、系统维系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实现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层次与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是基于营销思维下,将公共文化服务按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的创新服务。在读者参与阅读品牌创建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审视,由专业馆员与网络技术人员协作,发挥数字社群的作用,利用阅读社群的口碑传播功能实现品牌创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一书一城"阅读推广品牌的塑造过程与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其主要特点:精准的品牌定位、成功的品牌营销、科学的品牌管理。我国图书馆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在打造阅读推广品牌时,重点从几方面入手:强化阅读推广品牌化意识,提升阅读推广水平;加强多维度的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科学的品牌管理,提升品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现状,并从打造创新型服务品牌、成立服务营销部门、构建服务营销评估体系、重视培养具有营销观念和营销知识的馆员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延伸服务触角,如何将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读者日益熟悉的移动式信息阅读环境相结合,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章立足于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背景,阐释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特色品牌IC2创新服务模式的全新探索实践,指出移动阅读环境延伸了IC2创新服务空间,使服务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图书馆及院系所关联的实体环境或网站,而是与用户相伴随行,从而形成了一个移动的、全方位、泛在的服务空间。移动阅读环境也深化了IC2创新服务内涵,手机图书馆、移动电子教参打造的“智慧泛在课堂”等,成为IC2创新服务模式的全新服务内容。文章最后对IC2创新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手机阅读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感知特性和个性化对其影响的研究能够为图书馆的管理改革和服务优化提供有益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感知特性、个性化对手机阅读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呈现一定的群体特征,并且时间利用相对合理;②感知特性尤其是感知易用性、个性化尤其是信息系统个性化服务,对手机阅读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积极影响;③满意度在感知特性与持续使用意愿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感知货币价值对手机阅读的满意度影响较大。最后从流程设计、内容甄选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特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两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学科服务为主线的服务实践,为院系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图书馆的学术信息增值服务在短期内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实践为案例,从组织架构、行动规划、服务模式、服务品牌、服务内容、实施策略、成效评估等七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是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形式的一种探讨。介绍了视觉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手段,阐述了视觉营销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启示,详细列出了视觉营销运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方式,并对阅读推广活动能持续有效地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图书馆是移动网络环境下对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扩展。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主要有:基于WAP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智能手机APP的开发、QR二维码的应用、短信服务平台的新拓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数据库的移动阅读和获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以小众文化视角研究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有助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转型发展。目前,国内以小众文化视角展开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小众文化及其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提出三种小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并结合温州市图书馆小众文化阅读推广实例,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结果/结论]小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发展策略应在探索小众圈层,避免同质化竞争;发掘优质资源,强化价值引领;实现圈层共振,突破大众圈层壁垒;打造小众品牌,多维度宣传营销;增强群体粘性,建立深度情感纽带上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社区图书馆全程个性化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图书馆全程个性化服务模式从内容上包括个性化的虚拟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实体服务。全程个性化服务是现代社区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手机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便利店"、儿童阅读"天堂"、阅读"管家"、残障读者"保姆"等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引入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建设理念,将使社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