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全球制造网络的视角系统构建了旗舰企业对本地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框架,丰富了以往对知识转移作用机制的认识。通过105家中国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1)旗舰企业知识转移强度、本地企业吸收能力、知识转移平台障碍是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旗舰企业的知识转移强度在双方知识交流、旗舰企业转移意愿与知识转移绩效间起中介作用;(2)双方联结方式对这三个因素影响知识转移绩效具有调制作用。相对于企业内联结,企业间联结方式下旗舰企业知识转移强度、本地企业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正向效应减弱,知识转移平台障碍对知识转移绩效的负向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从事共建实体合作创新的210名知识员工为被试对象,对共建实体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协调机制和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关系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特性、组织学习、合作情景和组织管理等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总效应都非常显著。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直接影响作用较小,其中合作均衡和默会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作用最为不明显;而协调机制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中介作用非常显著,其中协调机制在学习动机、合作均衡和激励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中介效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战略联盟网络是创新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知识转移的平台,逐步得到广泛的关注及研究。战略联盟网络结构特征对知识转移活动产生作用的同时,还受到企业地理空间位置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1995-2010年战略联盟数据为样本构建战略联盟网络,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联盟企业的网络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由于联盟网络结构特征可以改变资源与信息在地理空间中流动的性质,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在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下,地理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的地理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网络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也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较高的网络密度能进一步提升地理邻近性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基于此,针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战略联盟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网络组织间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四要素关系模式,从企业知识、知识发送企业、接收企业以及学习环境四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经验学习过程的影响,并对促进企业网络中有效的组织间学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创新网络中,外部知识的获取分为联盟型知识获取和市场型知识获取两种形式.通过对企业外部知识与双元性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对双元性创新的不同影响,以及网络位置在上述过程的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175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联盟型知识获取和市场型知识获取对双元性创新都有显著的影响,联盟型知识获取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程度较大;网络位置正向影响市场型知识获取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盟型知识获取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是企业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国际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业企业组织学习中学习承诺、共同愿景、开放心智均对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知识应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在以往关系资本与联盟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组织间学习这一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68家参与R&D联盟的高技术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系资本对R&D联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间学习是连接关系资本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在中国复杂的经济环境中,R&D联盟应更加注重从关系治理及知识学习的角度协调与管理,以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特性,在研究人员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企业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效用进行定性分析后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对26个省市2000-2009年间的有关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中抽取相关知识转移效用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对整个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效用,且各地区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由于地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技术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效用也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从而应加大东西部的技术联盟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网络邻近性、地理邻近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炎  王琦  郑向杰 《科研管理》2016,37(1):128-136
战略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知识转移的平台,逐步得到广泛的关注及研究。网络结构特征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的同时,还受到企业地理空间位置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1995-2010年战略联盟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联盟企业的网络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由于联盟网络结构特征可以改变资源与信息在地理空间中流动的性质,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在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下,地理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的地理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网络邻近性对联盟知识转移也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较高的网络密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地理邻近性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本文还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战略联盟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联盟网络企业中的自主知识创造能力的类型,分析了不同自主知识创造能力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程度和贡献大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00家联盟网络企业自主知识创造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所获有效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两类知识(技术和产品知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而组织知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则不显著,组织学习机制在知识创造能力之间发挥着明显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冬梅  史雅楠  徐雨森 《科研管理》2019,40(11):123-133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在知识经济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中求生存求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正确地把握自己,潜心修烁,抓住机遇,适应市场,这需要一套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猎获战机、抵御威胁的知识管理方式——全球学习战略。在此,从知识管理层面研究我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思路与架构,探讨全球学习整合中知识管理的模式构建和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海兵  杨磊 《科研管理》2022,43(11):111-123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和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初级生产阶段、国际化开拓阶段、全球化扩张阶段、创新引领阶段发展历程中创新能力沿着资源建构能力——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治理能力的轨迹演化;(2)战略对机会窗口的匹配性决策是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机制,战略决策对机会窗口的识别、拦截、预测、创造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创新能力发展;(3)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机制是,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模式形成一个螺旋递进的上升机制。初级生产阶段实现了积累性学习模式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积累,国际化开拓阶段达到忘却性学习主导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的质变,全球化扩张阶段实现积累性学习模式主导下的显隐性知识并重的知识体系,创新引领阶段在积累性学习与忘却性学习的平衡中实现知识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正面临“高端回流”与“低端分流”的双重竞争,探究后发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路径有助于克服低端锁定效应。文中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递推逻辑,深挖路径设计契机,主要结论有:依据知识编码程度、生产复杂程度和低端节点发展潜力3个指标差异,将全球价值链分为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等5种类型;进一步核算知识编码指数等判识中国后发装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主要参与类型为俘获型;并且后发者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各阶段中最容易在升级阶段被“俘获”。鉴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向具有高边际效益和高平衡关系的价值链转型以及链外升级两条“逃离”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以“低碳、环保”作为目标,餐饮业也不例外。“民以食为天,生以食为本”,作为“民生产业”的餐饮企业,尽快实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低碳化管理,对于餐饮业的未来发展和国家低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餐饮企业通过采购、生产以及消费环节的管理,有助于一个更持续的餐饮生产与消费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减缓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结合中国餐饮企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对餐饮企业管理中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消费管理三个基本环节的低碳化管理方法的探讨。为我国餐饮企业低碳化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锁定效应使其难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越成长瓶颈提供了机会,可以通过嵌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成的区域价值链实现迂回升级。跨界搜索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异质性和互补性资源的有效方式,在嵌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过程中,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驱动型跨界搜索、市场驱动型跨界搜索和生产驱动型跨界搜索,充分挖掘这一区域价值链上蕴含的成长要素,为企业升级集聚能量,从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势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本土芯片企业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选取芯片产业链中海思(设计业)、中芯国际(制造业)、长电科技(封测业)3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关系学习与颠覆性创新视角下可选择的战略方案集,研究发现关系学习与颠覆性创新路径有6条,包括知识突破—高端市场渗透、知识突破—低端市场导入、知识突破—新市场开发、知识集成—高端市场渗透、知识集成—低端市场导入、知识集成—新市场开发。关系学习导致企业差异化的颠覆性创新路径,且企业存在创新路径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关系学习与颠覆性创新路径的理论系统,促进中国芯片企业实现突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碳税既是促进碳减排行为的手段之一,也是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首先构建碳税影响企业生产和减排行为的基础模型,并进一步将学习效应纳入研究框架;接着在理论上剖析碳税与学习效应对企业生产和减排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做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计划生产期内企业的产量和碳减排量主要由碳税决定;碳减排经验积累形成的学习效应可以增加碳减排量,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减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建基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功能进行界定,并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学习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基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