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探讨常压下模拟低氧(氧体积分数13.6%)训练对大鼠脑组织Ngb、HIF-1α、Bax和Bcl-2的影响,为运动和低氧适应提供理论参考。将50只9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高住安静组、高住低练组和高住高练低练组,每组10只。训练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强度为常氧下35 m/min、低氧下30 m/min,持续运动1 h/d,5 d/周,持续4周。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Α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Ngb、HIF-1α、Bax和Bcl-2水平,并计算Bax与Bcl-2的比值。结果发现:(1)与低住安静组比较,低住低练组HIF-1α、Bax和Bax/Bcl-2均升高(P<0.05或P<0.01);高住安静、高住低练和高住高练低练组的Ngb、HIF-1α、Bax和Bcl-2均升高(P<0.05或P<0.01)。(2)与低住低练组相比,高住安静、高住低练和高住高练低练组的HIF-1α和Bcl-2均升高(P<0.01);高住低练和高住高练低练组的Bax/Bcl-2降低(P<0.01);高住高练低练组的Ngb升高(P<0.01)。(3)与高住安静组相比,高住低练组和高住高练低练组的HIF-1α、Bcl-2均升高(P<0.05或P<0.01);高住高练低练组的Ngb升高(P<0.01),Bax/Bcl-2降低(P<0.05)。(4)与高住低练组相比,高住高练低练组Bcl-2升高(P<0.01)。(5)Ngb表达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563,P<0.01);Ngb表达与Bax/Bcl-2变化呈正相关(r=0.486,P<0.01);HIF-1α表达与Bax/Bcl-2变化呈正相关(r=0.353,P<0.05)。结果表明:单纯训练刺激会引起大鼠脑组织HIF-1α升高,单纯低氧刺激会引起大鼠脑组织Ngb和HIF-1α升高,当训练和低氧这两种因素相互结合时,Ngb和HIF-1α的升高更明显。高住高练低练对大鼠脑组织Bcl-2的影响要大于高住低练。Ngb和HIF-1α的升高,使Bax/Bcl-2向着有利于神经元存活的方向发展,提示Ngb和HIF-1α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耐受和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携氧球蛋白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对携氧球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分析,并展 望携氧球蛋白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携氧球蛋白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脑红蛋白和胞红蛋白。它们均含有一个铁卟啉环结 构,可以可逆性结合氧或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携氧球蛋白在体育科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携氧球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机体氧运 输、氧代谢和氧利用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诸多缺血缺氧性疾病的防治以及运动诱导的缺血缺氧性损伤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热休克蛋白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与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相关进行了综述,并就其在运动与训练中的损伤保护及防止过度训练等潜在研究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渐进式低氧训练后急性低氧暴露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45 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其在6 周实验期内,常氧常压、急性低氧暴露(模拟海拔4 800 m)、3 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模拟海拔2 500 m、3 500 m、4 800 m)、再次4 800 m 低氧暴露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3 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显著提高脑氧饱和度和SpO2;急性低氧暴露运动中脑氧饱和度和SpO2 相对有效下降值存在相关性(r=0.792,P<0.01)。结论:3 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改善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产生耐缺氧适应;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随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鼠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酸(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存在差异,接受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脑MDA含量低于非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而SOD含量却较高。对15名女大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受试者除两人在两项心理测试中没有进步外,心理测试的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改善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提高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建议:将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训练的辅助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苷是含有三个酚羟基的芪类化合物,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白藜芦醇苷保护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肝细胞、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总结,发现白藜芦醇苷是一种良好的氧游离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可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还能够减轻多种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探讨了白藜芦醇苷在运动医学,主要是抗氧化和防止运动性损伤两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此天然高效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70与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又称应激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对机体有极强的保护作用。HSP70在应激状态下表达可显著升高,有较强的抗损伤作用。在运动医学领域中,HSP70是热休克蛋白中研究最多,也是研究最深入的一个家族。主要介绍了HSP70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它在运动中的表达及其与运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潜在的研究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有效的保护心肌免于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措施。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综述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推进运动预处理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并为在运动训练中保护心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运动预适应(Exercixe Prenconditioning,E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在EP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C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运动预适应+异丙肾上腺素组(EP+ISO组).EP组和EP+ISO组进行3w的间歇跑台训练建立EP模型.ISO组和EP+ISO组腹腔注射ISO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I,cTnI)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显示心肌ADM和ADM mRNA的表达.结果:EP+ISO组cTnI含量明显高于C组,但明显低于ISO组;ISO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EP+ISO组损伤程度没有ISO组损伤严重;EP组ADM和ADM mRNA在心肌细胞表达明显强于C组,在冠状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ADM表达弱于C组.结论:EP使ADM在心肌的表达发生改变,对ISO致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亚平 《灌篮》2021,(3):36-36
运动员在参与中长跑运动时,身体损伤会对其身体素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有效避免其运动损伤。本文首先分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具体原因,然后从准备活动,场地器材,技术动作,训练方法,身体素质和运动保护六个角度综合探究预防运动损伤的具体策略,保障运动员能够更为高效的参与中长跑运动。  相似文献   

11.
对系统科学在中国体育界应用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对20年(1980-1999年)来系统科学在中国体育界应用状况进行评。认为,中国体育界在系统科学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总体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体育界的科研水平较落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3.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中均发现低氧可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的增高,说明存在1个普遍的氧感受和低氧信号转导机制。其中HIF-l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HIF-1的结构、功能和活性调节、与低氧信号转导的关系及低氧训练对低氧诱导因子-l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运动与低氧适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旗 《体育与科学》2001,22(2):42-44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人们在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运动规律时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及指导这些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文章从研究方法论的释义出发,简述了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系统,并从哲学层面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的生命和意识属性决定了运动科学研究不能脱离整体水平,而生命科学的核心研究范式“还原论”把运动科学引入分子水平之后,缺乏充分明确的逻辑路径返回整体水平。运动科学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可能实现人们对体育运动生命和意识属性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长期以来,红细胞被认为是氧气的载体,现在正逐渐成为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剂。红细胞结合并清除血循环中的趋化因子和病原体,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红细胞可以促进免疫激活,也可以维持免疫静止。低氧训练一直是运动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低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疾病易感性增加,免疫力发生改变,作为天然免疫重要组成部分的红细胞免疫如何改变值得探讨,究竟低氧坏境、运动训练与红细胞免疫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文章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低氧、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