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   《编辑学报》2009,21(2):102-104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公信力的内涵,探讨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及其评价的基本维度,并基于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版面费、广告、独立性等几个方面研究影响学术期刊公信力的关键问题及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公信力、期刊质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期刊相比,尚有差距。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学术期刊要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管理部门要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遴选和培育学术名刊;管理部门要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影溪 《今传媒》2014,(12):58-5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在社会化转型中,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创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已慢慢缺失其原有目的。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考验与危机。本文从传播学基本角度解析公信力内涵,利用三维框架构建影响学术期刊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佳 《出版广角》2016,(21):48-49
"互联网+"时代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知识爆炸带来的公信力下降、急功近利带来的心浮气躁等不良现象不可忽视.学术期刊编辑应以工匠精神为基石,用创新精神在学术期刊行业默默耕耘,使中国学术期刊屹立于世界期刊之林.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公信力的缺失与导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舒咏平 《新闻大学》2004,31(3):25-28
广告传播的效果,究其本质是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的。所谓公信力,即指公众的信任度。公信力是广告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广告服务于商品营销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但长期以来"公信力"并没有被视作广告、乃至整个传媒业的评价标准,使得公信力缺失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本文在对广告传播公信力缺失问题提出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深层分析,并对公信力向广告传播导入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术期刊公信力及其权威地位、公众对其满意度、信任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有所降低。本文探讨了造成上述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到的非议也相当多。探讨了基于学术评价的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和形成机制,展望了期刊分级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剖析学术期刊的"两个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利民 《编辑学报》2007,19(3):202-204
鉴于目前研究学术期刊的效益时都只看到发行量少而不能盈利的表面现象,有必要深层次地剖析学术期刊广阔而又深层的社会效益,持久而又滞后的经济效益.指出学术期刊特殊的功能价值和商品属性,为合理评价学术期刊的绩效,准确核算学术期刊的盈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学术期刊的广告优势、学术期刊广告的作用与价值、国外学术期刊界的经验、图情专业期刊的独特商机、学术期刊广告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图情专业学术期刊与广告经营的关系 ,回顾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创刊以来的广告经营活动 ,对广告信息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和所体现的深层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梁小建 《传媒》2011,(8):45-47
今年3月,中国出版政府奖发布,《中国社会科学》等20种期刊获奖,另有39种期刊获提名奖。这其中,一半以上是学术期刊,它们权威性强,在传播学术和服务社会上影响力大,以其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中国期刊赢得了声誉。这种声誉值得中国学术期刊珍视。但目前部分学术期刊存在的"出钱发表,谁写谁看,谁写谁买"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紧急性和未知性,面对该类事件公众具有强烈的信息获知需求。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解读缺乏专业权威性,学术期刊的社会职责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医学学术期刊发挥媒体议程的基础。医学学术期刊公信力高,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内容资源和客观理性的媒介调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议程设置中能发挥优势。医学学术期刊通过科普传播的路径参与议题设置,以社交媒体矩阵建立、推动媒体间共振是大众传播基础,以医学知识服务和科学专业内容传播定位实现对公众的长效引导。提升学术期刊的大众化传播能力,从而影响社会议题,通过回应社会关切、快速出版等方式实现公众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诚信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诚信表现,论述学术期刊诚信服务体系的建设作用,并从建设主体、信息建设渠道、数据库功能设计3个方面阐释学术期刊诚信服务体系的运作框架.认为依托学术期刊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学术期刊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基于第三方机构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服务、面向学科建设的学术期刊优质资源推介服务、面向科研人才的学术水平评估报告服务和面向定制需求的知识型产品研发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赵文义  杨琦 《编辑学报》2006,18(2):103-105
在当前对学术期刊性质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许多论者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但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阐述公共利益的内涵及本质属性,分析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刊物的特殊性的基础上,认为学术期刊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4.
齐国翠  石应江  李哲 《编辑学报》2017,29(2):175-177
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的调查情况,总结并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选择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主要取自于4个方面:期刊封面、独立设计的logo、刊名和主办单位标志.分析了以上4种情况的利与弊.认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的设计与选择应体现品牌,删繁就简,美感与艺术并存,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调研2015年9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有内容发布的10家教育类CSSCI学术期刊,通过对比发布内容的单篇日均阅读量,发现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平台高质量原创比率较低、周期内发文数量与传播效果不呈线性关系、微信平台对于推送传统编辑形式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甚微、平台用户的阅读密集行为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时间。学术期刊在具体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坚持推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学术热点评论,分享学术经验;同时应丰富编辑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注重数据分析,拓展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16.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17,29(6):520-523
从内容生产、重构“传—受”关系、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3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问题.提出:1)改变学术期刊生存逻辑——将学术内容采集“点”延成“链”,信息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2)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传—受”关系,利用互动平台让学术期刊回到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并把“小众”学术推向“大众”视野;3)根据不同媒介平台功能,拓展学术期刊传播渠道等实现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路径,以使学术期刊获得立体化展示科研信息的传播效应,并在全媒体领域形成一个多层次学术信息传播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与推送效率,丰富了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学术信息在学术生态中呈跨平台传播态势,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平台和期刊官方网站是重要的学术信息推广媒介。[方法/过程]以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统计C刊微信公众号开设情况,分析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和同期CNKI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有待提升,运营数据显著影响CNKI平台论文下载量。提出C刊公众号运营应进行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恽海艳 《编辑学报》2016,28(6):577-580
根据学术期刊的特点,阐述学术期刊如何选择微信公众平台类型,以及如何通过后台功能的设置和开发来提升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分析几种典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优势,介绍学术期刊经营和推广微信公众号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优势,引发学术期刊对微信认证服务号应用的重视.通过分析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在具体应用上的需求,指出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品牌优势、信价优势及安全优势.其中品牌优势在于认证期刊品牌,提高品牌到达率.性价优势在于用户分组,实现精准服务;客服接口,实现人工客服体验;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实现兼职低成本高性价比运营;支付接口,实现用户及运营方双方的安全便利.安全优势在于认证保护各方权益,授权提供更安全的信息服务.随着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铺开,认证服务号将是学术期刊运营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