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恽海艳 《编辑学报》2016,28(6):577-580
根据学术期刊的特点,阐述学术期刊如何选择微信公众平台类型,以及如何通过后台功能的设置和开发来提升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分析几种典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优势,介绍学术期刊经营和推广微信公众号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陈静 《出版广角》2021,(20):72-74
当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存在内容粗加工化、活跃度低、粉丝规模小和功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运营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可以使学术期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能力,扩大学术传播影响力,拓展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移动阅读的行为特征,基于互联网思维探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实践.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循环杂志"为样本,调研分析其文章类型、阅读量分布、服务菜单栏等数据,并从用户、内容和服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建议,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但人们对它的类型区分并不十分了解,这对科技学术期刊在选择和申请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文章介绍不同微信公众号类型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期刊种类,以期为科技学术期刊申请和开通适合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优势,引发学术期刊对微信认证服务号应用的重视.通过分析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在具体应用上的需求,指出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品牌优势、信价优势及安全优势.其中品牌优势在于认证期刊品牌,提高品牌到达率.性价优势在于用户分组,实现精准服务;客服接口,实现人工客服体验;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实现兼职低成本高性价比运营;支付接口,实现用户及运营方双方的安全便利.安全优势在于认证保护各方权益,授权提供更安全的信息服务.随着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铺开,认证服务号将是学术期刊运营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流量枢纽",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也逐步成为了学术期刊在移动端的门户。为了探索学术期刊在传统发行、广告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大环境下如何将流量与资源变现,本文选取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30个学术期刊公众号,对2018年4—6月公众号发布文章数、阅读数、点赞数、微信传播力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30个公众号共计获得近2000万阅读数,篇均阅读数超过4000,平均微信传播指数(WCI)值高达577。因此,部分学术期刊通过转变思路来适应新媒体运营规则,在运营及盈利方面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宋泽江 《编辑之友》2017,(12):34-37
微信公众平台的迅速发展虽然给学术期刊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给学术期刊的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危机.当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定位不清、与学术期刊和版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明确,运营商在微信公众平台学术期刊的版权保护中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此,首先要明确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是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商业利益为次要目标;其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转载学术期刊已发表的文章,需要学术期刊和版权人的书面授权,原创文章则需要版权人的书面授权;再次,运营商不仅要完善公众平台的认证制度和技术保护机制,建立版权分类登记制度,还应当加强与版权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协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术”“阅读”“生活”以及“社交”等之间完美融合,部分新闻传播类学术公众号取得了较传统学术期刊更深刻的渗透力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探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和发展困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目前本学科内主要期刊公众号在功能定位、管理理念、运营方式以及内容来源等方面与微信公众号本身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在问题来源、方法指导、内容建构、活动营造以及学术争鸣等方面并未起到理想效果.拓宽内容来源渠道,增强学术凝聚力,增加分享价值,进行媒介批评和媒介素养教育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一个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术期刊是一所大学的名片,办好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学术期刊建设要适应供给侧改革,发挥好传播科研成果的平台作用,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近两年微信的发展迅速,并在短时间内成为集通信、社交平台与营销平台于一体的移动产品.随着微信产品开发的不断升级,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微信支付、微信扫一扫等功能的上线,更是为公众号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在数字化的大潮中,应该对微信公众号给予更多重视,为高校学术期刊拓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凸显其学术与科普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金城  王卉  李繁 《出版广角》2015,(12):61-63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CSSCI人文社科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借鉴优秀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分析影响学术期刊微信应用的瓶颈,提出CSSCI人文学术期刊微信平台建设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与推送效率,丰富了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学术信息在学术生态中呈跨平台传播态势,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平台和期刊官方网站是重要的学术信息推广媒介。[方法/过程]以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统计C刊微信公众号开设情况,分析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和同期CNKI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有待提升,运营数据显著影响CNKI平台论文下载量。提出C刊公众号运营应进行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肖骏  谢晓红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7,29(3):275-277
通过分析学术期刊与微信公众平台2种媒体之间的多项差异,认为造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一直式微的原因主要是定位模糊不清.指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以服务为核心,逐步向实现经济效益转型的定位,有利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扭转局面,健康发展,达到强化学术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航空学报》微信推广实践,介绍利用微信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合理精准定位,实现期刊品牌延伸;推送专业化、个性化内容,形成独特风格;重视编发技巧,吸引用户眼球;等等,力求让枯燥的学术期刊生动起来,通过微信推广实现期刊品牌效应的延续,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出发,着重研究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平台的传播过程中.总结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的传播特征,为传统期刊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编的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开通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1月1日,仅有38种期刊开通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微信公众账号.合并12种“多刊一号”期刊,实际分析的期刊公众账号共28种,依照没有固定栏目和有固定栏目2种情形加以讨论.结果显示:没有固定栏目的13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的不足较为明显;有固定栏目的15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具有“阅读界面简洁明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更易满足;信息内容涵盖丰富,宣传推广功效更加显著;特殊功能开通,微信平台效能越发突出”等优势.认为今后应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应用前景,注重栏目设置、内容优化以及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江霞 《编辑学报》2017,29(3):296-298
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要不断地、自觉地学习,除了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文献与新闻等多种途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立足岗位与实践工作,不断思考与总结,从而形成信息积累.时刻保持心理的觉醒,把职业要求与个体需要结合起来,逐步养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意识与工作实践的契合点中寻找论文选题,撰写编辑学论文,既是对获取知识的理论升华,又是对实践工作的总结,也是提高期刊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Over a million journal articles had been shared on public Facebook pages by 2017,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o is sharing (posting links to) these papers and whether mention counts could be an impact indicator. This study classified users who had posted about 749 links on Facebook before October 2017 mentioning 500 medical and health‐related research articles, obtained using altmetric.com data. Most accounts (68%) belonged to groups, including online communities, journals,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Of individual profiles, academics accounted for only 4%, but the largest group wer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16%). More than half (58%) of all Facebook accounts examined were not academic. The non‐academic dominance suggests that public Facebook posts linking to health‐related articles are mostly used to facilitate scientific knowledge flow between non‐academic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Therefore, Facebook mention counts may be a combined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attention indicator in the health and medical dom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