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爱童心     
在交上来的一年级《艺术》作业本上,一个小男孩画了一幅"夜空图"。令人奇怪的是他画了一根长长的线把满天的星星像串珠子一样弯弯曲曲地连了起来。办公室的老师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最后一致认为,这是让星星发光的"电线","这孩子聪明,把星星看成灯泡,知道要有电流通过的!"我们啧啧赞叹着。 第二天的艺术课上,我表扬了这个孩子的创意。小男孩局促不安地站起来,"老师,我画的是星星们在打电话!"  相似文献   

2.
<正>这一个《秋天》的夜晚,静谧得只听见草丛中《绿色蝈蝈》的吟叫,和那偶尔飞过的夜枭的鸣叫。星星们仿佛都去陪伴《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了,《紫藤萝瀑布》也早已在夏和秋的《风雨》合奏之中消失不见,握着《我的老师》送给我的毕业礼物——《贝壳》,《春》来时,老师在《散步》中和我一起背《金色花》的情景依稀还在,那低回悠远的声音就荡漾《在山的那边》,如今,我只有《秋天的怀念》。老师,你感受到了我的《秋思》吗?  相似文献   

3.
"愿孩子是一粒幸福的种子,在我们这片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一次听教育讲座,汤普逊老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那一句"我们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静静的夜空,繁星闪烁。我们身边这一个个孩子,就像那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看到每个孩子身  相似文献   

4.
开学初的这一天,我拿着孩子们假期的《家校联系手册》随手翻阅着,忽然,我被其中的一则“家长留言”给吸引住了,并随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学生的爸爸,我发现每学期都会有老师给我们家长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你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明白,你们是希望我们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是有时我们很忙,有时觉得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依赖的心理。老师,你能否在这学期进行改革,给家长重新“布置”作业?一位家长×月×日是呀!让家长配合教师检查家庭作业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曾经是教师们相互传授的一个屡…  相似文献   

5.
星星的孩子     
那是一节语文课《数星星的孩子》。学生正初读课文,忽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星星有孩子吗?”我刚一迟疑,马上有同学回应“:在宇宙中,每天都有许多星星诞生和死亡,银河系中每天就会出现许多颗新恒星。”他的话音刚落,提问、议论的同学便多了起来: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北极星永远在北极吗……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的兴奋点已经不在课文上了,提的问题让我难以招架。于是我决定把讲台还给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宇宙的变化,探讨过程中孩子们惊人的表现让我对他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在这一方面,教师已经…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位孩子都是每一个家庭中最宝贵的星星,照耀着家庭这片美好的天空;每一颗独特的星星,聚在一起,便创造了一个星光璀璨的班级。在我们二(1)班的星空中,就有这样的一颗星星,温暖而特别。“廖老师,你们班那个小朋友上课捣乱,不听老师指挥,你来一下。”在教室里改作业的我收到体育老师的报告,放下课本立马朝着操场方向跑去。当我来到学生旁边时,其他孩子是按照队列位置排好队伍,在跟着老师做操,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一名大学的化学老师,孩子是珠江五校的一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二年级上册数学书中有一个"华容道"的小游戏,我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其实,"华容道"作为一款智力游戏,不仅是几个方块的移动,"华容道"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典故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借此机会,我将三国演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于是孩子迷上了《三国演义》。我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聊起这件事,班主任老师说:"你参加我们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吧,把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我看一定精彩!"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情景1】我和小小班的孩子正在唱歌曲《春天》,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歌词,我在黑板上画了歌词里的内容,孩子很感兴趣。我一边弹着琴,一边让我的配班教师袁老师根据歌词给孩子指引黑板上的画,帮助孩子歌唱。因一时找不到指挥棒,袁老师就用一根孩子的钓鱼竿来代替。唱着唱着,我突然发现孩子一个个盯着黑板不唱了。原来袁老师用钓鱼竿带磁铁的一端来指,结果被吸在黑板上了。我马上对他们说:"怎么了?"孩子纷纷告诉我,袁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画《金色的房子》,我先出示范例,然后示范,最后幼儿学画,绘画结束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画得惟妙惟肖,和老师的范画很相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范画和这个小朋友的画向一位富有绘画经验的赵老师请教。我暗想:他看后准吃惊。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朋友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画。”我着实吃了一惊,忙让赵老师接着讲下去:“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很独特的,绘画时教师不宜示范,也不宜出示范例,应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  相似文献   

10.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伤害学生与语文的纯洁感情》《(语文建设》2013.10)。我在这篇文章里批评了一些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文的现象。之后,我又跟一些教师说到过这样的现象,也由此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背作文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早已不是个案。有位校长,他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一所所谓的好学校就读,有一天他也终于对我说,他发现老师让他的孩子背作文,孩子背不下就哭。他不许孩子背,但孩子不干,因为不敢。校长说他很无语。我倒是有话要说。说真的,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我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背作文的现象。一方面,我为自己孤陋  相似文献   

11.
蓝可 《师道》2013,(3):62-62
我是一个80后的教师,也是《师道》的忠实读者。我的从教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8年,但我仍清楚记得初为人师时的不知所措,记得教上五六年后的失去方向,在这些困惑的阶段,幸好有《师道》给我带来光亮,导我前行。当时我从师范院校毕业,顺利应聘到一所小学当老师。像大部分新老师一样,我的心情可说是"五味杂陈",雀跃的是我是天生喜欢孩子的人,我乐意去当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我踏上幼教的岗位已有7个年头了,在这短短的教育路上,我也一直在寻找如何成为一名懂孩子并能为孩子提供所需的教师。当我翻阅郑惠萍老师的《让孩子表现自己让教师发现孩子》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全书提到的最多的词便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  相似文献   

13.
李镇西 《班主任》2014,(6):63-65
正第四,倡导读书。所谓"提高教师素质",其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读书,是我在学校着力倡导的一项长期性活动,对班主任更是如此。我给老师们推荐过的书有:《给教师的建议》《要相信孩子》《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发现班主任智慧》《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班主任兵法》《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打造魅力班会课》……还有拙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当然,阅读的重点,无疑是苏霍姆林斯基。刚当校长时,我也像有的学校一样给老师赠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刚才大家和邹老师合唱了一首《咏鹅》,欣赏了江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骆宾王的故事》,接下来请观看许老师和孙老师表演的《七步诗》。”孩子们高兴得欢呼起来。“同学们,我是两千年前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孙老师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评论得头头是道……这是校本课程《快乐诗词诵》课堂上的一个精彩片段。下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这节课上得这么快?”“哇噻,这么多老师同时给我们上课,真过瘾!”是呀,多位教师同时上一节课,教师简直成了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采用互动对话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  相似文献   

15.
曾有这佯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国》,当批阅到这个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作文,语文老师的心中热浪奔涌,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个真理:即使是极淘气的孩子,心中也有阳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特意提到了这篇作文.他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推鸡。有个聪明的孩子写道:‘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  相似文献   

16.
徐立英 《山东教育》2004,(23):24-24
《幼教园地》2004年第1、2月史慧中教师的文章《辩证地看待爱》中有一段话颇令我回味:“什么叫爱孩子?怎么衡量老师爱不爱孩子,这是个内涵很丰富的问题,做幼儿园老师的肯定要付出正面的、积极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不想长大     
张琦  李锋 《辅导员》2011,(8):34-36
最近张老师参加六年级学生监考时发现,测试的作文题目是一个选择性文题:《我想长大》或《我不想长大》。张老师看到以《我不想长大》为题的学生很多。她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很盼望长大,希望像大人那么有力量。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不想长大呢?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话:看!我贴上老师奖给我的星星是不是更漂亮了? 教师寄语:小作者把自己得到老师奖励的表情很好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嘴巴和眼睛,还有手舞足蹈的样子,童趣十足!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南塔街9号楼钟岳:读了《她有没有责任?》,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孩子掉入水池中,裤子、鞋、袜全湿透,肯定会对老师讲的。这孩子为什么没对老师讲呢?孩子有事不对老师讲,一可能是事情不大,感到没有必要。显然这孩子不是这种情况。二可就是不敢对老师说了。这孩子不说,其他孩子为什么也没对老师说呢? 这种情况很不正常,在追究责任的同时更应当检查一下这方面原因。我看这几乎是比追究谁的责任还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一位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自己孩子的老师,你要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吗?我回答:当然签呀!但作为老师,我从不强求家长签字,因为我觉得这是将教师的责任,部分地转嫁给了家长。但作为家长,我慢慢地发现了一些问题,看法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