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鑫  王甜甜 《精武》2014,(4):140-141
本文主要使用逻辑推理法,从研究支持跳远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据出发,通过对主要代表其观点的三条论据的论证,发现其三个论据均所存在问题,并据此认为主张降低我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学者的论据并不能支持其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国内外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0,(5):12-13,1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 %,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美国的林德曼和哈温要求运动员的跳远助跑速度应达到个人平跑最高速度的99%,即应以99%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进行跳远助跑。根据国家体委科研所王清、唐礼1986年的研究成果,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达98%以上,并认为我国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助跑速度利用率高、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田径队跳跃组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平跑速度、速度利用率的测试,结合自身实践,并大量的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和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对自己最高速度的使用水平。通常用运动员跳远助跑中的最高速度与平跑中的最高速度比值来表示,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跳远助跑技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的好坏.因此,国外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科研人员都重视对助跑技术的研究,了解他们对跳远助跑技术的认识,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助跑技术本质及技术特点,进而推动我们跳远训练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一、助跑速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对成绩的作用已大于70%,进一步加快跳远助跑速度已成为当今跳远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对优秀跳远运动员测定的结果表明,助跑速度从每秒6.9%米增至8,90米,这时离地初速度从8.5米/秒增至9.6米/秒;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具有很高的相  相似文献   

9.
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远技术动作中,助跑速度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跳远成绩。助跑最后几步的步长、节奏是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的关键,所以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强化以便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探讨远运动最佳腾起角的运动生物力学公式,分析了身体垂直速度、水平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最佳腾起角和跳远成绩的关系。以理论和大量技术数据为依据,指出起跳时身体垂直速度利用率对跳远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等方法分析比较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远前三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水平提供训练方向。研究表明:门科夫后4步提速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缓,卢瑟福德助跑节奏稳定,仅在后1步时有加速踏板,不利于起跳发挥,李金哲助跑步幅较大、频率加快、提速明显,后3步节奏变化稳定,为高速助跑中完成起跳技术提供了保障。李金哲与门科夫、卢瑟福德相比,助跑结束阶段,摆动腿折叠不足,起跳蹬伸受限,垂直、水平速度利用率小,引起垂直高度受限,导致支撑缓冲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分析,收集整理世界级选手爱德华兹等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比赛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认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和绝对速度的利用率是评价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指标。建议加强力量与技术的结合训练,缩短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和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与逻辑分析,根据跳远专项特点优选出9种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常用普通训练手段。在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及训练条件下,进行为期16周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保证两组只在训练内容方面不同外,其余方面保持一致。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远成绩与踏板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run-up speed on take-off technique in the long jump. Seventy-one jumps by an elite male long jumper were recorded in the sagittal plane by 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A wide range of run-up speeds was obtained using direct intervention to set the length of the athlete's run-up. As the athlete's run-up speed increased, the jump distance and take-off speed increased, the leg angle at touchdown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and the take-off angle and take-off duration steadily decreased. The predictions of two previously pu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long jump take-off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run-up speed on take-off technique in the long jump. Seventy-one jumps by an elite male long jumper were recorded in the sagittal plane by 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A wide range of run-up speeds was obtained using direct intervention to set the length of the athlete's run-up. As the athlete's run-up speed increased, the jump distance and take-off speed increased, the leg angle at touchdown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and the take-off angle and take-off duration steadily decreased. The predictions of two previously pu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long jump take-off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鲍威尔、刘易斯等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的变化,指出最后5米助跑速度比第一段5米助跑速度快,它与快速起跳结合的技术,是当今跳远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咏春拳是传统武术的一支奇葩,已在国内外迅速的发展传播,尤其近几年在影视文化的宣扬下,咏春拳更到了火热的地步,为人们所认识、接受、追捧。在咏春拳的发源地——广东佛山地区,咏春拳以体育课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的行列,部分中小学及大学相继开设咏春拳课程。基于这一认识,探讨咏春拳在学校的发展就变得现实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中国跳远运动员起跳角偏小,跳远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助跑速度利用率过高造成的,而是起跳能力不能与其速度相匹配。要想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跳远技术水平,今后主攻方向应是在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起跳能力,控制好助跑节奏,树立信心,提高起跳踏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男子跳远走向世界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的各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提高平跑速度是我国男子跳远走向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