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昱辰  王智丽 《新闻大学》2022,(7):81-94+119-120
社会建构论长期占据STS理论和传播学理解媒介与社会之关系的主流,但常被误解为技术决定论和媒介中心论的媒介研究并未对其展开充分回应。在STS理论内部,社会建构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反思与挑战。自主性技术、ANT、可供性等STS理论在反思社会建构论的基础上对技术的能动力量作出了不同的理论阐释,开辟出与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不同的研究路径,也为媒介研究进行更准确的理论定位提供了宝贵资源。STS理论与媒介研究的“交光互影”,可以帮助我们弥合媒介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鸿沟,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在不同行动者构造的多面、动态关系中理解传播与媒介,推进传播研究对媒介与人之存在、媒介与人类文明之关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媒体"是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界十分关注并在传媒实践中积极应用的核心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整合媒介形态和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新传播实践活动,相较于传媒业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的突破,传播理论则显得有些滞后.对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探索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从全媒体发展的实践应用出发,试图对全媒体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分析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引起传播学界对全媒体研究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窥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制造 近几年来,"剩女"已经成为街谈巷议、报刊杂志和影视传媒热议的焦点.以此观之,"剩女"既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性别传播问题.但是学界同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剩女"成因的不少,从性别传播角度讨论"剩女"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生产与制造,及其所隐含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却无多.  相似文献   

4.
现代交通技术的兴起,使社会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人的交流亦受此影响.但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传播"却遗忘了"交通",失去了对这一重要日常经验提问的能力.鉴于此,本文追溯了"交通"被学科遗忘的历史,发现传播学所"选择"的是技术上具有瞬时性、内容上可产生即刻效果的广播等媒介,由此迅速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传播研究的偏向不仅遮蔽了...  相似文献   

5.
徐宏力 《现代传播》2001,1(2):16-21
西方现代传播对于东方文化"维模"(Latency)产生了极大压力,西方现代传播中的文化糟粕对于东方民族产生了内在的消极影响.中国学者应该发挥集约力量,组织大兵团作战,带头建立起能与西方学者进行对峙交流的"东方传播学派",开发积累东方智慧中的传播学资源,抵制趋同论的"世界主义",反对封闭论的"民族主义",为建立平等、健康的国际传播秩序进行对策研究.东方传播学的最佳状态是与西方传播学相济发展,最高境界是"比较传播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国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来自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梳理"国风"概念的演变过程,回顾与"国风"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章认为,随着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提高,媒介对国风文化传播的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风"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7.
柳珊  张颖 《新闻大学》2006,(4):65-72
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新闻传播领域作为当前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更是无法避免.与以往多数研究偏重从内容、体制的角度观察中国新闻改革事业不同,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探究中国新闻改革事业.本文以时政报道为切入点,对比了2006年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内容,从信息把关、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传播技术与民主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传播技术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事业带来的影响,并进而指出这些影响存在的优点与弊端.  相似文献   

8.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丧文化"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对青年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涛  钱钰 《传媒》2015,(18):75-77
文化遗产传承是大众传播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有将影视传播与"活化"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历史传统.当下, "活化"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但彰显了影视传播对"活化"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也为丰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网上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成为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深入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探索互动的规律与基本原则成为急迫的时代命题.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躲猫猫"事件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力图勾勒该传播事件的传播学特征,探究该案例对我国公共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实践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传播媒体来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社会站稳脚跟.电视新闻节目也同样面临着多频道、跨媒体信息传播变革的竞争,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要始终有吸引大众焦点、抓住观众"眼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需要对其社会责任进行拷问.本文以上游"重庆"与ZAKER"广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指标评分检视两家地方客户端的媒介社会责任及其差异.二者在信息生产、社会监督、提供娱乐、协调关系四项上得分持平但偏低,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均存在问题.本文从内容、问责制度和规范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丁未  张国良 《现代传播》2001,34(6):11-16
"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相关,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无法忽略的一个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 )二、关于“效率”与“品格”的意义与评价“效率”与“品格”的功能追求 ,对于社会有着怎样的意义 ,应当作何评价 ?对于电视传媒又有怎样的意义 ,应当作何评价 ?这是我们研究电视传播艺术功能所必须探讨的问题。(一 )“效率”提高的意义及评价电视生产与传播“效率”的提高有其电视媒体自身的意义 ,也有其普遍的社会意义。从社会意义来看 ,对于社会经济———产业系统的调整与发展 ,对于市场———消费系统的拉动与推进 ,对于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电视媒体自身意义来看 ,对于提高电视生产力、调整电视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因其即时性和技术的便利性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传播者的强势地位,使得现代社会中"言论自由"的尺度更加宽泛,网民迎来了"人人平等"、"大众狂欢"的时代.但网络传播的随意性也使得其不可控因素增加,网络传播中道德界限模糊,言论自由和媒介道德的博弈研究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议题."艳照门"事件中明星丑闻照片初期的迅速传播和其后相关部的大力干预,不能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反思.本文认为,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言论自由才会使网络真正成为造福民主和大众的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黄怡宁  李欣然  董若 《视听》2022,(5):118-122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创造与传播中.对于"梗"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可以尝试性运用迷因理论来解释.以B站(bilibili)为例进行研究发现,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于记忆,而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促进"梗"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与扩散.互...  相似文献   

20.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媒介可信度"不仅是个体对于媒介的态度和评价,更是一种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媒介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媒介可信度"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乃至相关社会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对西方丰富的"媒介可信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中国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划分为源头、端倪、创始、发展、繁荣和整合6个发展阶段."媒介可信度"的概念也随之经历了重大变迁,从当下的界定来看,主要指受众对于媒介机构、媒介信息及媒介渠道可信赖属性的评估,包括多个维度.相应地,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主要包括了来源可信度、信息可信度、渠道可信度三个主题,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媒介可信度"概念/指标探讨、"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某种媒介的可信度、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比较从业者和受众的可信度认知、"媒介可信度"传播效果研究等六个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的研究以调查法、单一维度测量和定类变量为主,当前则里现出多元和融合的态势,但定性方法仍嫌不足,量表的指标条目模糊雷同,调查对象单一,制约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