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三线”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线”协同划定的分析框架和协调策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生态-耕作-建设”三种利益导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目标导向下各类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综合各适宜性评价结果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基于生态优先、集中紧凑、邻域和谐和空间识别的原则,对各类冲突区进行耦合协调,以期为“三线”划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包括西部的茅山片区、北部的天荒湖湿地以及钱资湖、长荡湖等区域,总面积260.63km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茅山片区及低山丘陵的东侧,中部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总面积303.57km2;城市开发边界圈定了中心城区可扩张的最大范围,总面积69.43km2。  相似文献   

2.
当老龄化先于经济发展时,老年人口养老资源配置问题会不断凸显。东北三省属于中度老龄化区,研究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将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示范效应。通过选取34个地级市和2个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口统计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3个年份的市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评价2015年36个对象的养老资源配置,依据地理集中度表示36个对象老年人口与养老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市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渐加深,高密度地区范围扩大并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推进,空间关联性特征仍在加强,高集聚区由南向北扩大,东北未来人口老龄化“稀释”面临严峻挑战;区域中心城市和政策扶持型城市的养老资源比区位边缘城市的丰富;老年人口和养老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关联性,老年人口集中度和养老资源集中度都自南向北降低,其中辽宁省全境既是老年人口集中地区又是养老资源集中地区;匹配关系具有南北梯度差异,“辽中南”城市群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哈长”城市群;大多数城市仍面临养老资源浪费或供给不足的两级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润佳  叶艳妹 《资源科学》2022,44(5):886-898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简称国土整治修复)区域的识别是实施国土整治修复的前提,土地资源优化格局的落实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立足于双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国土整治修复潜在区域识别策略,并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MOLP)模型与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ng(PLUS)模型,有效衔接了“理想状态”的土地资源优化格局与“实际行动”的国土整治修复。结果发现: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发展概率具有显著差异,且同一土地类型发展概率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②惯性发展格局下,流域建设用地将大规模扩张,草地缩减与耕地流失严峻;优化发展格局下,建设用地蔓延、耕地流失与草地面积缩减均得以控制,且实现了生态及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③识别出农地整理区、生态涵养区与后备资源区(Ⅰ型、Ⅱ型)4种非转型类潜在区域和农地开发区、生态退耕区、生态保育区和生态维护区4种转型类区域;相较于非转型类区域,转型类区域需要借助更多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干预措施。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会导致大量草地及耕地损失,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效缓解城市蔓延与保护(半)自然空间,基于此识别出不同国土整治修复区域并采取差异化的措施不仅能保障受威胁的粮食与生态安全,还可促进流域生态及经济效益提升、生态系统恢复与土地利用稳定性提升。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为国土整治修复区域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土地资源优化格局的落实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耕地经营协调度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区域耕地经营格局特征有助于从区域层面解读耕地经营模式特点,切实有效提出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集约-规模-产能”三要素提出耕地经营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借助协调度函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14年间,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协调水平整体较高,且空间格局差异明显:“长株潭”丘陵区集约指数较高,洞庭湖平原区规模指数较高,主要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产能指数较高;②受不同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影响,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要素时空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空间维度上,耕地经营协调度由“大集聚”向“小集聚”分布转变;时间维度上,规模指数自相关性较强且分布较集中,产能指数自相关性较弱且分布较分散;③从“投入-规模-产出”过程看,平原区呈现“高-高-高”特征,丘陵区表现“高-低-低”特征,山地区则为“低-低-低”特征。结合耕地经营格局时空演化特征成因,建议湖南各县域因地制宜地采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复合经营模式和特色作物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世界新格局与中国新矿产资源战略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系统分析了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演变趋势,指出未来10年东西方经济地位将发生逆转,各方势力在亚洲的角逐将愈演愈烈;全球资源供需短期将供过于求,2020年后亚洲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凸显,并助推非洲在全球矿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美洲将藉由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开发,成为全球能源新供应地,并对世界能源和地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降低;资源需求将出现分异:即煤炭、铁矿石、铜、铝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逐步下降,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稀土、铂族、铌钽、萤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持续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中国国内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堪忧,矿产资源总体对外依存度将维持高位。基于对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的研判,提出中国矿产资源战略应实现两大转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向“最大限度利用境外资源,合理保护国内资源”的战略转变;二是矿业“走出去”实现由单纯的获取或占有海外资源,向“经略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李  吴殿廷  李泽红  王永明  乔路明  肖晔 《资源科学》2018,40(11):2168-217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导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分布密度总体呈现“多核心”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叶卡捷琳娜-秋明地区、新西伯利亚地区、环贝加尔湖城市群及中俄沿海地区;②自然旅游资源沿湖、沿河、沿边界、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③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是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数量等是影响其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三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旅游带”。  相似文献   

7.
赵威  薛领 《资源科学》2022,44(6):1252-1266
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不仅受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集聚经济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达性、功能布局等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条件,重塑地区经济地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和参照,过于强调资源本底,仅仅评估现状,也缺乏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的评估。因此,单纯依靠“双评价”对未来国土空间演化趋势和土地供需展开研判不够准确,对集聚经济的重视亦不足。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讨和辨识国土空间演化过程的多种影响因素和机制,建立一个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国土空间演化模拟分析平台,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整合实现机器学习和演化模拟。其次,在对比分析与校正的基础上,设置5种未来区域发展战略情景,对云南省全域进行高分辨率模拟分析,并据此对“双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研究表明:①包含集聚经济因素的模拟结果更能反映空间经济活动的规律,且有更高的模拟精度。②各种区域战略的实施均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其中综合统筹和农业优先两种情景更有利于地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空间的开发工作。③基于综合统筹情景修正的“双评价”结果,进一步识别出了云南省国土空间适宜建设区、储备建设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在补充现有“双评价”结果的同时进一步对云南省现有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本文阐释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经济机理,为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双评价”的修正,提供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矿业发展周期理论与中国矿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发展理论是科学判断矿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资源禀赋和矿产资源需求两大影响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百年来全球矿业发展历史,并将全球矿业发展历史划分为缓慢发展期(1900-1945年)、黄金发展期(1946-1972年)、矿业低迷期(1973-1994年)、矿业繁荣期(1995-2008年)和矿业平台期(2009-至今)五个阶段。本文提出了理想状态下的矿业发展周期模型,揭示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供需、资源价格和矿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一国的矿业发展一般经历萌芽、发展、转折和衰退4个时期;并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不同资源禀赋的发达国家矿业发展历史,总结了矿业发展的3种模式:“澳加”型矿业模式、“美德”型矿业模式、“英日”型矿业模式。最后,结合中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矿业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矿业正处于重大转折期,2020年后中国矿业将全面进入衰退期。  相似文献   

9.
袁睿佳 《资源科学》2019,41(2):405-413
为保障松华坝水库流域的饮水安全,促进滇池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分析不同景观在该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中的贡献,并确定各“源”、“汇”景观的比重,以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为基础,分别从流域整体与各景观空间要素2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①松华坝水库流域整体和各空间要素层面的4个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值均小于0.50,表明流域在整体和各景观空间要素层面,均属于“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即理论上由当前景观格局新产生并排出的非点源污染物极少;②坡度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相对高程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距离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表明加强保护该流域中高海拔陡坡地带的“汇”景观,不仅可以防止形成新的“污染贡献型”景观格局,还可强化其隔离圈式“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有效阻挡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源”景观,位于中高海拔山区的旱地所产生的土壤和养分外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水资源需求场理论,选取2002—2013年浙江省32个城市定量计算了不同类型城市“水(需求)场”强度,绘制“水场”强度等值线图、“水场”强度演化趋势、“水场”方向分布图,并对城市“水场”强度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浙江省城市“水场”强度呈现东北强、西南弱的空间格局,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形成“水场”强度越强,对水资源的吸引、对周围一定区域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越大;随着时间演变,研究区城市“水场”强度呈现增强趋势;② 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引导对城市“水场”强度演化有重要影响;③ 经济是浙江县级市尺度下城市“水场”强度动态变化的重要驱动力,该尺度下城市“水场”强度宏观分布受地形、水系、降水量等自然条件影响,局部中、微观分布受政策、经济、人口等社会因素显著影响;④ 不考虑“水场”各向异性时,综合各类型城市“水场”强度演变能较好地指示城市及其经济、人口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马丽  田华征  康蕾 《资源科学》2020,42(1):137-149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能源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能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胁迫耦合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技术,从生态本底的脆弱程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胁迫性以及对重要生态环境因子的胁迫程度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胁迫特征及空间分布,将黄河流域46个矿区城市划分为本底胁迫、生态功能胁迫、开发胁迫、本底+开发胁迫、开发+生态功能胁迫、本底+生态功能胁迫、全面胁迫和无胁迫8种不同类型区,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管控路径:①空间管控:严格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尤其是控制矿区的开发边界;②强度管控:针对于生态本底脆弱的地区,强度和总体开发规模的管控要兼而并举;③开发方式管控:注重能矿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空间上要注重集中建设,宜矿则矿、宜工则工、宜聚则聚。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冉大川 《资源科学》2006,28(1):93-101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径流5.456×10.8m3,年均减沙2.238108t,分别占对应区间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总和的4.6%和22.9%;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依时序递增;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1.57×108t,减少冲沙用水45×108m3。1970~1996年河龙区间淤地坝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减沙总量的59.3%和64.7%;河龙区间淤地坝的减水减沙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时限性及非持续性,据此提出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新  任强  罗胤达  代涛  文博杰  王敏晰 《资源科学》2018,40(12):2329-2340
科学分析金属资源代谢过程和计算金属制品报废量是新时代下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使用了动态物质流与静态物质流相结合的方法、生命周期方法、Weibull分布模型和Minitab软件,计算了1949—2016年中国机械行业铁资源的理论报废量,并对13类机械产品在不同消费结构下的报废量进行动态对比。研究发现:① 1949—2016年中国含铁产品理论报废量为21.20亿t,其中机械行业理论报废量为4.10亿t,实际回收量分别为17.60亿t和2.80亿t;② 机械行业报废回收效率为68.3%,其中农业机械类、石油化工机械类、电工电器机械类和汽车(非交通运输类)等产品的报废量增长显著;③ 2016年铁资源生产阶段中国共投入铁矿石11亿t,经加工阶段后得到7.31亿t粗钢,进入社会终端消费量为6.73亿t,代谢过程资源损失率达38.8%;④ 2016年中国铁产品社会存量为83亿t,预计2025年将进入存量铁制品的快速报废期。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重点应侧重生产阶段的技术创新,以减少资源损失和环境影响,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钢铁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来解决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隐患因素的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矿业城市中各种灾害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威胁和影响,从生态隐患视角提出生态安全是隐患因素触发概率、损失度和响应能力的函数,并依据隐患因素触发的空间,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圈层角度,初步确定基于五大圈层结构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风险度量与模糊优选理论,提出矿业城市生态安全模糊循环迭代评价模型,并同时可以得到方案隶属度和目标权重,最后将其应用于辽宁省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铁法市、抚顺市、阜新市、本溪市和鞍山市生态安全性指数较低,均在0.5以下,且为煤炭一冶金型矿业城市,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资源短缺以及采矿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生态安全的巨大压力;葫芦岛市、清原县、瓦房店市、宽句县和凤城市等生态安全性指数较高,其矿业生产涉及有色金属和化工等行业,矿产资源开采量较小,生态安全隐患的影响也较小.该模型科学、实用,为解决矿业城市在决策信息不完全确知情况下的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青  胥孝川  顾晓薇  刘剑平  王晓旭 《资源科学》2012,34(11):2133-2138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构建了反映金属矿床露天开采的生态压力的直接和间接生态足迹模型,前者度量露天开采对生态系统的直接损害;后者度量其能耗产生的CO2排放对生态系统的间接冲击。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建立了露天开采的生态成本估算模型,包括直接生态价值损失、外生生态价值损失、复垦成本和能耗生态成本。针对某露天矿的最终境界和生产计划,估算了其生态足迹、生态成本现值和矿山利润现值。该算例显示,总生态成本现值是不考虑生态成本时矿山利润现值的78%,不由矿山经营者负担的外生生态价值损失和能耗生态成本是利润的33%。可见,如果国家强制要求矿山经营者负担全部生态成本的话,露天矿山的投资回报将大幅下降,许多资源条件较差的矿床将不被开发,这对保护资源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研究以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高清影像解译生成的景观数据以及MODIS处理生成的NPP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与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费用支出法、专家估算法、替代费用法以及生态价值等多种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功能、大气调节功能、蓄水功能、调蓄洪水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文化科研功能、养分循环功能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等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131亿元,其中调节功能价值最大,达到56.77亿元,其次是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价值量为52.77亿元和15.07亿元,最后是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为6.39亿元;②虽然人工湿地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59%以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还不到自然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1993-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水平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自1990年来全球的环境难题,增加森林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林业碳库总系统包含森林碳库和木质林产品碳库两个子系统。本研究结合蓄积量法、单指数衰减模型、生物量消耗法及储量变化法,对1993-2013年的中国林业碳库各子系统进行核算分析,并运用灰色动态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93-2013年中国森林碳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3年中国森林碳汇为175亿t,比1993年森林碳汇提高了约50%,采伐剩余物累计碳排放和森林火灾碳排放分别为1082万t和8 866万t,抵消了森林碳库水平的0.56%;②中国过去20年木质林产品碳库增长迅速,2013年木质林产品总碳储量和新增碳储量分别为9.0亿t和0.5亿t,比1993年分别增加了1.21倍和3.22倍;③201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为184.8亿t,未来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态势预测结果显示,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呈稳定上升趋势,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达到278.43亿t,是1993年林业碳库水平的2.05倍。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为保护、恢复和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而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区域。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空间变化,是环保等相关部门把握国家生态功能区宏观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进行量化监管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10个县2010年、2015年两期的生态环境变化空间分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核密度法对两期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中,71.77%的变化为耕地、工矿、建设用地的转入,27.53%为植被的转入;核密度提取出5个热点区域,包括燕山地区、吕梁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武当山地区、大别山地区,占总变化图斑数的24.64%,黄土高原地区和大别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和建设用地的扩张,燕山地区和吕梁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用地的扩张,武当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变化面积加权的核密度提取出1个热点区域,即西拉木伦河地区,占总变化面积的20.53%,该地区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耕地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曲衍波  魏淑文  商冉  郑捷 《资源科学》2019,41(6):1035-1047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形态的系统认识与分类研究。本文从“点”-“面”耦合的角度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概念模型,基于“2+3”式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不同区域的5个典型乡镇及其内部的15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点”属性的规模、形状和密度指标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利用“面”属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指标剖析农村居民点功能,进而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农村居民点“点-面”形态耦合特征。研究发现:①在“点状”形态上,典型乡镇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差异较大,密度相对集聚,形状偏于不规则;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比较单一,经济发达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多样。②在“面状”形态上,农村居民点整体表现为“生产功能较好,生活功能差,生态功能一般”的特征;随着镇域内区位优势的衰减,典型村庄的生产功能逐渐降低并趋于均衡化,生活功能逐渐降低但分化程度更加剧烈,生态功能也逐渐降低但缩减幅度相对均衡。③在“点-面”形态耦合上,大规模-集聚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和生态功能偏强,小规模-分散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功能稍强,大规模-分散-不规则型农村居民点各项功能均较弱,这种组合类型和功能关系之间的关联性是外部性要素导向下农村居民点内部要素自组织演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孙才志  张梦飞 《资源科学》2018,40(9):1843-1854
本文提出“海洋等效虚拟水”概念,以陆海统筹思想为指导,采取陆海同功能产品或服务可等效转换的思路,从食物、废水净化、发电三个角度分别提出“海洋食物等效虚拟水”、“海洋环境等效虚拟水”和“海洋能源等效虚拟水”。以中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探究在海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海洋产品或服务对陆地淡水资源的等效替代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总量呈U型变化趋势,从2006年的182.05亿m3,先下降到2011年的145.03亿m3,又上升到2014年的165.68亿m3。研究期间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占用水量的比例达6.4%,未来海水养殖等效虚拟水和海上风电等效虚拟水的显著增加将促进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进一步升高。此外,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优化方向,并根据各省市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等效虚拟水的发展提供借鉴。海洋等效虚拟水的稳定供给必须在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利用海洋实现陆地水资源补充是解决沿海地区未来水资源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