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八钼酸哌啶鎓盐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钼酸钠(Na2MoO4.2H2O)、哌啶(C5H11N)为原料,在水中合成了电荷转移盐,并在硝基甲烷(CH3NO2)中重结晶得到电荷转移盐(C5H10NH2)3[HMo8O26].3H2O。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热分析等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红外光谱显示固态时标题化合物的八钼酸根与有机基团间存在相互作用。热重研究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失重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萃取过程包括液相到液相、固体到液相、气相到液相三种传质过程。但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萃取通常仅指液-液萃取过程,而将固-液传质过程称为"浸取",气液传质过程称为"吸收"。本文将讨论液-液萃取过程及设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电子受体,以半胱氨酸肽链为电子给体的新型分子内给受电子体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光反应,发展了环肽类化合物的方法.化合物1a在甲醇溶液中经连续的光诱导单电子转移(SET)历程生成了半胱氨酸环肽化合物2a。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所确定。  相似文献   

4.
用乙醇提取法对积雪草进行回流提取,应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积雪草粗提物,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氢谱鉴定产物结构。分离纯化得到1,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纯度为100%。此法对积雪草中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具有准确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廉价的催化剂代替昂贵的金属,低成本的一氧化碳代替氢气乃至光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综述了非金属硒在含碳、氮、氧、硫类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羰基化反应,以及在Se/CO/H2 O体系中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介绍了近期的一些新进展.催化剂量的硒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一氧化碳而直接进行羰基化和还原反应,特别是发展了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与胺的氧化羰基化相结合,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品.催化剂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反应过程相转移的特性,兼具了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转移概念中的典型实例.硒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专一,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且可部分替代光气合成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LANL2DZ和6-31G(d)混合基组水平上,对标题有机锡配合物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能量、振动光谱,结果表明,优化的结构和计算频率与实验符合的较好。而且发现了标题配合物和四氢呋喃形成了弱的复合物,并提供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
结构独特、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对这些天然产物进行生物合成研究是从基因、生物合成途径及酶催化反应角度理解自然界生物-化学的合成、调控及拮抗过程,对于新结构发现与创造以及复杂化合物高效制备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邦银  王奕 《科技通报》1990,6(5):300-300
英国Wellcome实验室Higgs等人于1979年报道了3~氨基-1-(间-三氟甲基苯基)-2-吡唑啉(BW 755 C)对于大鼠的抗炎活性,提出该化合物是通过抑制CO和LO途径发挥抗炎作用,活性较消炎痛强。虽然后来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有一定毒性限制了进一步在临床上的应用,但是它作为一个双重抑制剂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且可能进行结构修饰找到毒性更小、抗炎活性更强的抗炎剂。本文按下列合成路线制备BW 755 C及其盐酸盐。  相似文献   

9.
以阿比朵尔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衍生物。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加成、Nenitzescu环合,脱酯、酰化、加成和Mannich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0.
超声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涂料中禁用阻燃剂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超声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涂料产品中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的方法。以丙酮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TCEP化合物,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CEP在40μg/L~127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0.10%~1.70%,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该方法高效、准确、灵敏度高,能够适用于涂料样品快速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烟酸取代的尾式卟啉,并合成了锌、锰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卟啉配体与金属卟啉配合物在光谱上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准确测定大鼠血浆中β-榄香烯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系统开展该化合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β-榄香烯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柱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Waters Navpack C1s柱(150×3.9mm i.d.,5μm),柱前接Waters C18预柱(8×4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内标为蓬莪术环二烯.结果:大鼠血浆中β-榄香烯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47~ 5.88μg·mL-1,R=0.998,.方法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均≤15%,萃取回收率≥7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β-榄香烯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该化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电荷在液/液界面上的转移过程是目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发展了一种制备金属纳米电极和SECM探头的方法.围绕着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纳米探头(金属、玻璃纳米管)的结合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极化的液/液界面的结合,本文研究了加速离子在可极化的液/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并对电子在液/液界面间的转移的Marcus理论做了较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至今,金属转移催化的研究仍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在此我们以苯胺、2,3-二溴丙烯和乙酰乙酸乙酯等商品化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碳酸铯为碱,8-羟基喹啉为配体,经过铜盐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机理合成了1,2,3,4-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主要有阴阳离子组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起到催化反应的进展,对化学反应起到保障作用。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研究具有一定的发展历程,其研究成果对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催化反应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完善离子液体的基本职能,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主要从离子液体的分类以及特点、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应用研究进行阐述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希望能为研究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增文  钟林生 《资源科学》2009,31(11):1832-1839
研究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对探险旅游地的科学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础理论演绎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借鉴国际上自然地区游憩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有效手段-游憩机会谱(ROS),着眼于区域尺度,建立了探险旅游机会谱(ATOS),进而研究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探险旅游机会谱可有效用于区域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的研究,"专业级历险探险旅游、较专业级涉险探险旅游、较业余级艰险体验探险旅游、业余级探秘探险旅游"4类探险旅游机会为探险旅游目的地的分区管理和提出探险旅游项目提供了科学根据.之后进行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机会序列分区,提出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穿越游、唐古拉山探险游等22项探险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7.
用3-氯苯甲醛与各种氨基芳酸缩合,制得了5种氯代苯甲醛氨芳酸希夫氏碱。对所 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赵志远 《科技风》2014,(8):45-45
本文采用一次分解和溶解锡精矿中的铜和锌试样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的方法。实验选择了以氨水-氯化铵-动物胶为底液。用盐酸,硝酸分解样品,加明胶抑制极大,亚硫酸钠除氧,在氨性底液中,置于极谱三电极系统中,分别与-0.5v和-1.2v处测量铜和锌。铜和锌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1~5%,0.01~5%。实验证明此方法在锡精矿中测定锌铜快速简便成本低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3,4-二氧亚甲基苯甲醛通过Claisen-Schimidt反应合成了3,4-二氧亚甲基肉桂醛,再与氨基芳酸缩合制备了三种希夫碱化合物,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用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液合成法使5-甲基-苯并咪唑-1-乙酸,邻菲罗啉两种配体与镝化合物反应合成镝三元配合物。通过熔点测定、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表征。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现为稀土离子微扰下的配体发光,配合物在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属于准可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