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研究了Bi^3+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结果表明: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055V处出现一灵敏的溶出峰,电极反应过程是受吸附控制的电极过程。并考察了测定Bi^3+的最优化条件,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4V富集80s后,以120mV/s扫描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0×10^-7-1.0×10^-4mol·L^-1浓度范围内,Bi^3+的溶出峰电流Ip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8mol·L^-1(信噪比RSN=3)。将该法应用于药物中铋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9—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用玻碳电极研究甲硝唑的电化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甲硝唑在-0.631V和-0.731V处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还原峰电流与甲硝唑的浓度在8.0×10^-6-9.1×10^-4mol·L^-1(r=0.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7mol·L^-1。平均回收率98.9%,RSD=2.7%。甲硝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受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存在下,痕量铅能灵敏地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红褪色.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85μg·L^-1,检出限为3×10^-7μg·L^-1.用于中药中铅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73%~4.06%,加标回收率为97.1%~103.8%.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中药中,山药中铅的含量最高,山楂中铅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测定谷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确定了该方法的测定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抑制体系的机理。在最佳条件下,谷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1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mol·L^-1,对1.0×10^-6mol·L^-1的谷氨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用于味精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Triton X-100增敏钛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β-二羟基连二萘酚(R)反应,导致R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信号猝灭效应,建立了高灵敏度固体基质室温磷光(SS—RTP)测定痕量Ti(IV)的新方法.Ti(IV)量在0.010-2.00fg斑^-1(对应浓度范围0.025~5.0pg·mL^-1,点样体积0.40μL)与磷光信号△Ip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Ip=11.52+10.73CTi(IV)(pg·mL^-1)},r=0.9993,检出限0.0045fg·斑^-1(对应浓度为1.1×10^-14g.mL^-1).所建立方法成功用于茶叶、人发样品中痕量钛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103.3%,RSD分别为2.9%和3.8%.  相似文献   

6.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底液中,盐酸洛美沙星(Lomenfloxacin,简称L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LF中性分子,测得L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31×10^-11mol·cm^-2,每个L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L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抗坏血酸-硫氰酸钾-醋酸-醋酸钠-吡啶-明胶的混合底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10种中药材中的铅和锌,在该体系内样品中的铅和锌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分别为-0.456V(vs.SCE)和-1.038V(vs.SCE),铅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16.15 Cx-73.00,r=0.9996和0.005μg·mL^-1~0.15mg·ml^-1;锌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5.891Cx+1.641,r=0.9998和0.006μg·mL^-1~0.20mg·mL^-1(Cx:浓度,单位:μg·mL^-1),铅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5.2%~104.4%和95.2%~104.6%;铅和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4.97%和1.03%~4.60%,方法简单,快速,正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CNTPME),研究了肾上腺素(EP)在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08M pH=0.55的BR缓冲溶液中,CNTPME对EP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1.9×10^-6~1.1×10^-4mol.L^-1范围内,其循环伏安(CV)峰电流与E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7×10^-7mol.L^-1。与化学修饰电极比较,该电极响应快,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坏血酸(AA)等十余种共存物质基本不干扰,可用于药物制剂中EP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O3^-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3^-的加入明显改变该振荡反应的诱导期,且诱导期的改变值△tin与所加入NO3^-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334×10^-5-1.000×10^-3mol·L^-1,相关系数为0.9959.NO3^-CH2(COOH)2-KBrO3-H2SO4-Ce(SO4)2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参数Ein为109.1kJ·mo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头孢他美酯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头孢他美酯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2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头孢他美酯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2nm,与头孢他美酯摩尔浓度在2.07×10^-6-2.58×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9684×10^7Ccp+25.6288,相关系数r=0.9958,检出限为1.01×10^-7mol·L^-1,RSD为0.66%,加标回收率为85.0%-100.99/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电沉积金,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并对抗坏血酸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与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应,其氧化峰电流对抗坏血酸在6×10-6~6×10-4mol 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10-6 mol L-1。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体液中尿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手段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传感器对尿酸的响应.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尿酸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8.0×10^-4 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8 mol·L^-1,该传感器已经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测定,测定的回收率在94%-105%.  相似文献   

13.
以磷酸三甲酯(TMP)为阻燃添加剂制备了4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mol·L^-1LiPF6(1-y%)(ECn-DMC1.0-EMC1.0)-y%TMP((n,y)=(1,44%),(1.5,39%),(2,35%),(1.0,0%))。考察了碳酸亚乙烯酯——碳酸锂添加剂对采用磷酸三甲酯阻燃添加剂的电解液的石墨负极与LiCoO2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1mol·L^-1 LiPF6 61%(EC1.5-DMC1.0-EMC10)-39%TMP-4%VC-0.05mol·L^-1 Li2CO3电解液具有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VCLi2CO3添加剂有效抑制了TMP在碳电极的分解和共嵌入行为。采用这种电解液制备的Li/graphite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36.5mAh·g^-1、以0.1C倍率循环20次的放电比容量为334.5mAh·g^-1,制备的Li/LiCoO2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5.2mAh·g^-1、以0.1C倍率循环20次的放电比容量为136.5mAh·g^-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的萘、α-萘酚及蒽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以二氯乙烷和氯化钠的混合液萃取水样,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FID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的萘、α-萘酚、蒽的标准工作曲线方程分别为y=23.091x+0.688(r=0.9996),y=17.788x-13.136(r=0.9992),y=25.123x-10.756(r=0.9991),检出限(S/N=3)分别是5.3×10-4μg.mL^-1,6.9×10-4μg.mL^-1,4.9×10-4μg.m^L-1,线性范围分别是1.8×10^-3 - 40μg.mL^-1、2.3×10^-3 - 60μg.mL^-1、1.6×10^-3 - 50μg.mL^-1。对此多环芳烃体系标准混合物溶液进行了3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每个水平重复6次进样,萘、α-萘酚、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104%、97%-113%、90%-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6%、1.9%-3.7%、1.8%-3.5%。相同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样品经富集后检测,萘,α-萘酚,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6.7μg.mL^-1、20.65μg.mL^-1、100.8μg.mL^-1。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