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讨构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行为监督机制是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现状的客观要求,是贯彻生态保护法规、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现实需要,是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现状,合作各方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成立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完善的方针政策,落实合作各方的责任义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加强公众参与,将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正义观是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蕴含的价值内容十分丰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价值基石,“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合作主义”是其价值原则,“和谐、合作、公平、共享”是其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态正义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正义实质上是人对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密切相关的各种生命以及整个自然界所持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评价准则的反思和构想,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现实起因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生态正义的基本原则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缠绵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必须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正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正义着眼于平等地享有和利用环境资源、公平地分担环境责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公正、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公正角度,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从环境分配正义、制度安排正义和补偿机制正义三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正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遵循,其从价值哲学的视域出发将人与自然的整体思考纳入正义范畴之中,实现了对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等属人性正义理论的超越。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危机,生态文明教育亟须面向生态正义作出整体性的审思与变革:从观念上要革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藩篱,着眼人与自然共生的正义教育观;从目标上要打破利益主体“分割”自然的道德合谋,重铸学生共识性的道德自觉;从内容上要扬弃盲目追求的权益分配正义,融入对自然伤害补偿的矫正正义课程内容;从评价上要摒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观点桎梏,坚持人与自然价值平等的教育评价原则。立足实践,培育学生面向生态整体的关联思维与共生意识、采用全息沉浸式的生态体验、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整全式课程体系、坚持“万物共荣共生”的评估标准是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的具体路向。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关联性。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整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从意识及行动上重视区域生态文明,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本质是人与人的不正义的后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构建人与人的社会正义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感是一种价值情感,它的增进直接推动人类自觉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文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传播价值正能量的基本形式,其内在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必须将培育环境正义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有力推动高校环境正义感培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机结合,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纳入整个道德调整领域,丰富着高校德育内涵。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和谐属性、价值属性、系统属性、实践属性和发展属性,充分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的内在价值和理想追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从整体世界观、生态善恶观、生态公平和正义、生态人格塑造、生态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进而构建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克服工业文明时代因资本逻辑及其异化劳动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确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应当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秉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凸显人—自然—社会共生共享的生态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将"生态人"培养作为其教育目的 ,为通向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的目标图景.  相似文献   

11.
深化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和对立起来,应该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维度,把二者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当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实质理解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为指导的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应当区分“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的不同内涵,以及他们在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上和构建生态文明理论问题上的不同思路,厘清他们所属的不同理论谱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环境正义”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经进入新世纪新千年之"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生态文明时代。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理当回应时代文明发展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价值视野,以谋求一种与传统政治要素结构相容的新的政治观,即生态政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论述揭示出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解决有赖于社会制度的变革。这种变革在当今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政治过程的生态化,包括以各国政府决策的生态化和国际环境正义新秩序的确立为内容的双重构建,以实现遵循"环境正义"的"理治社会"。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探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正义思想,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世界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法律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态文明伦理观,对传统法律价值注入生态文明元素,赋予传统法律价值的新内涵,论述生态文明城市的自由价值、生态价值、公平价值、效益价值、安全价值,即从对自然的绝对自由到相对自由的演进,由社会秩序向生态秩序扩展,由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迈进,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变,由社会安全到生态安全跨越,并阐释生态文明城市法律价值冲突的现象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15.
寒地黑土区域生态经济价值巨大,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根本原因在于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缺位。当前迫切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生态法律制度建设之中,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寒地黑土法律的生态化。法治以其公平正义等功能价值成为生态建设的不二选择。目前,应从立法精神上,以宏观立法层面和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为建构寒地黑土区域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建议,重点研究包含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公益诉讼制度的寒地黑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文明和社会公平两个维度看,生态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基本追求,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拓展。弱势群体遭受不公正生态侵害、结构性生态不公、地理性生态不公和输入型生态不公现象,背后存在着观念、物质和制度三方面原因。解决生态不公问题,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的先决性,把握公平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范畴,风险社会是现代性自反性运动的制度效应与负面后果。超越现代性风险困境的前提是反思启蒙与重构理性,因而必须重释生态启蒙。作为一种知性革命、政治运动与社会实践的生态启蒙,实质是启蒙的启蒙、理性的理性化,也是一种生态民主政治与批判性社会实践。生态启蒙要求吸纳生态理性、维护生态正义、开展生态治理与构建全球生态正义,通过重构人与人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伦理道德规范而超越人与自然的二元困境,从而推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除了技术更新、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外,还需要发挥思想的力量,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道德观,即世界观层面上的万物平等观、价值观层面上的代际公平观和人生观层面上的适度消费观。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在本质上是一种浅层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教育必须让位于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变革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引导学习者树立新的世界观;以生命认同为逻辑起点,倡导学习者实现"生态自我";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平等",拓宽学习者的伦理视域;力求教育范式转型,强调学习者全息沉浸式的生态体验,是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公民的深层生态意识,加强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体系建设,引入"全机构"生态育人模式,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培训人员的生态素养,构建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共同体,是推进新时代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佛教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人类应对自然界生起平等心、恭敬心,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使世界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