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取12名聋人被试与16名听力正常人被试,采用“不同拓扑等价性条件下目标刺激检测任务”的实验范式,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的拓扑性质知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对拓扑等价任务和拓扑不等价任务的反应速度上,听力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拓扑不等价任务的反应速度快于拓扑等价任务;聋人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对拓扑等价任务和拓扑不等价任务的反应准确性上,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对拓扑等价任务和拓扑不等价任务的反应速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在对拓扑等价任务的反应准确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拓扑不等价任务的反应准确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听力正常人的反应准确性高于聋人。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对37名聋童与40名听力正常儿童的情绪理解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在有提示语条件下,聋童情绪识别的准确性比听力正常儿童差,且受情绪类型的影响;(2)在无提示语条件下,聋童情绪表征的准确性差于听力正常儿童,且对不同情绪类型表征的准确性也有所不同;(3)聋童正确情绪表征线索的数量与丰富性比听力正常儿童都差,其对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表征的正确线索数要比对其他三类的正确表征线索多。  相似文献   

3.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考察了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在内隐、外显两个层面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 1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均表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分离 ,证明存在内隐社会认知 ;( 2 )在内隐社会认知的偏好测验中 ,所有被试均存在偏好攻击者的内隐态度 ,但正常儿童表现出稳定性 ,聋童却表现出不同年龄间的发展性 ,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稳定性提出疑问 ;( 3 )对反应倾向B″的考察发现 ,所有被试再认测验中的B″均显著低于偏好判断的B″ ,聋童的B″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表明了聋人在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固执性倾向  相似文献   

4.
聋童与正常儿童汉字识别中笔画数与熟悉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汉字的不同笔画数与熟悉度是汉字识别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汉字视觉呈现方式研究 ,结果表明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对两类儿童的汉字识别过程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的视觉识别中没有明显的差异。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差异是影响汉字识别反应时的重要因素。在聋童的汉字识别教学中应当强调以汉字笔画数较少的字为宜 ,尽量多接触汉字 ,以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熟悉度 ,这会有助于聋童对汉字的精确掌握。  相似文献   

5.
探讨考察聋童与普通儿童在解决加减文字题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字词意识发展的关系。被试为二、三年级的普通儿童51人和三、四、五年级的聋童49人。研究结果表明:(1)聋童解决加减文字题的正确率显著地低于普通儿童,聋童和普通儿童解决合并题的正确率均好于变化题和比较题;(2)聋童和普通儿童在解决三种类型的加减文字题上均存在着年级差异;(3)聋童字词意识好的比例低于普通儿童;(4)字词意识对聋童的影响小于对普通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汉字形音义加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对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加工过程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 ,字音的激活是汉字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既使聋童也要经历“字音”的激活过程 ,语音中介可能是理解语义必不可少的一环。字义在汉字的加工过程早期就可以出现 ,在听力正常儿童中字义与字音是相伴出现的。聋童识别汉字则可能是以字形、字义为主、字音不占优势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听力正常家庭和聋人家庭中聋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聋童能否正确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已有研究表明,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随其语言发展和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聋人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处于正常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成熟。尽管存在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迟滞,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图片对于现实的错误表征。研究结果提示正常的社交情境可能与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短时记忆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不同亚类型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视觉短时记忆上的特点,分别从不同的材料难度和目标刺激呈现时间上对各阅读障碍组与正常组的短时记忆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视觉短时记忆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随着材料复杂性的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表现的更明显。(2)目标刺激难度较小时,呈现时间较短(0.5s)时,识字量差的被试,其记忆准确性显著差于识字量不差的被试;呈现时间较长时(1s和2s),叫组被试之间在记忆准确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目标刺激难度较大时,呈现时间短(0.5s),四组被试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时间为1s时,识字量差的被试,其记忆准确性显著差于识字量不差的被试;当刺激呈现时间增加至2s时,阅读理解能力差的被试,其记忆准确性显著低于阅读理解能力不差的被试。  相似文献   

9.
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在心理旋转任务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 1 )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在心理旋转操作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 2 )在 1 4 -1 7岁年龄阶段 ,聋人的心理旋转能力处于发展期 ,而听力正常人已处于发展停滞期 ;( 3 )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均表现出了性别差异 ,区别是聋人的差异只限于错误量 ,而听力正常人的每项指标都存在差异 ,共同点是男性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15名聋人与15名听力正常人被试,在两种刺激图对呈现时间条件下,通过考察其对拓扑性质等价和拓扑性质差异图对的反应,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拓扑性质差异的知觉敏感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被试对拓扑性质等价和拓扑性质差异图对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对刺激图对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2)对聋人来说,刺激图对长时间和短时间呈现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听力正常人来说,刺激图对长时间呈现的反应则优于短时间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年龄、性别和语言级别三方面探讨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听障成人为被试,以汉字、词语、语句为实验材料,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测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被试汉语唇读理解的正确率与反应时。结果发现:(1)听障青年人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听障中年人与老年人;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听障青年人、听障中年人与听障老年人。(2)听障女性与听障男性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与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3)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词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语句和汉字;语言级别的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研究结果表明:听障成人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有年龄差异,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无性别差异;听障成人具有汉语唇读理解词语优势。  相似文献   

12.
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19名听障儿童与157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听障儿童在合群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儿童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意识偏低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偏高水平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听障儿童对自身的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的意识明显地低于正常儿童,而对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的意识,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考察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除掌握目标定向外,新课程改革对成就目标定向均有显著影响;在预习策略、复习策略和精加工策略方面,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性别对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有显著影响,女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要优于男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4.
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从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3个维度,探讨了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且女孩自信心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2)3—9岁儿童自信心总体上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但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 Scale of the WISC-R was administered to 60 female and 65 male hearing-impaired subjects. The only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found was on the Coding subtest, with females outperforming males by a mean scaled score difference of 1.77 points (t = −3.087, p<.01). Subtest intercorrelational results suggest that deaf females possessed significantly better visual-motor coordination and speed, while males demonstrated better spati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skills. A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procedure yielded only one factor for each sex. The high degree of factori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female and male samples indicated that the underlying construct being measured by the WISC-R Performance subtests does not differ by gender.  相似文献   

16.
The Kaufman-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K-ABC), a measure of cognitive functioning, was administered to 26 male and 24 female hearing-impaire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determine its appropriateness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Revised (WISC-R) also was administered. Scores for the present hearing-impaired sample on the K-ABC were compared with the normative group an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WISC-R and standar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Scale and the Nonverbal Scale seemed appropriate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hose scor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test's normative sample. Scores on the K-ABC also correlated highly with scores from the WISC-R. The Sequential Processing Scale was more problematic and not as useful. The K-ABC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chool achievement. Difficulti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with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lso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比较,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未见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有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无显著差异。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结果表明,尽管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在入小学前的一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明显不足,尤其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城乡汉族儿童的差距很大.壮族农村6岁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来自不同乡镇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