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依赖于语言而存在;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受文化的影响,又反映着文化。因此,学习语言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某一文化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只能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结果也不可能真正地学会某种语言。这也许能说明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学习中虽然没有生词但不能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六单元TheMakingofASurgeon中有一句“AsmyyearaschiefresidentdrewtoacloseIaskedmyselfthisquestiononmorethanoneoccasion.”也…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语言是构建成功交流的重要桥梁。泉州目前正努力地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了让世界了解泉州,让泉州走向世界,就需要一批既懂语言基本技能的语言人才又懂泉州灿烂历史文化的文化人才。基于泉州海丝申遗,着力改变大学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多方互动的联合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具有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的服务人才,为海丝申遗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经历了恢复、发展和提高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既懂专业又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懂英语,特别是对具有较强英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为达到与国际友人的有效沟通,这些人才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要把祖国优秀文化广泛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更要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养成开放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因此,是否把跨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的交际功能不断加强;各国之间交流的日益深化,客观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精通外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往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谈起,通过调查的形式,列举学生在各阶段所接受的英语文化教育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科技文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当前大学英语所涉的三个方面—语言基础、人文素养及专业外语能力的教学并不平衡。因此,应当采取措施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培养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且具有"兼容并包却不失自我的世界主义文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并保持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激增,尤其是既懂语言又熟悉文化的外语人才.但是现今语言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偏重于语言基本知识点的讲授,而不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在基础西班牙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西班牙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只懂语言却不了解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势必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和困惑。本研究阐述了日语精读课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途径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圣经语言     
作为宗教语言之一的圣经语言 ,是最具特色的语体之一 ,它具有文化的功能和语言学的影响 ,值得研究。本文从圣经语言的整体上来分析 ,认为这种语言总体上是简单易属懂的 ,并具体地分析了它的格式、语法、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要素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他们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这种文化背景知识是我们通常认知的语言文化差异。一、语言文化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定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只懂语言而不谙文化,那就很难深刻理解和正确使用语言。语言因素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先决条件,但这不意味着语言能力的全部,文化背景知识作为非语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语言。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11.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民族特征,包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一种文化。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色彩。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对比研究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进行翻译的同时也是在进行文化交流。因此,翻译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其中宗教、历史、习俗以及地域是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况正确运用"归化"和"异化",充分发挥翻译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盲目套用本族语的表达,忽视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以及词语所包孕的不同文化渊源,都会产生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必将带来双方交流的不畅甚至失败.因此不断提高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将语言与文化的涉猎同步进行,减少语用失误,从而真正领会语言的奥妙与奇特.  相似文献   

14.
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比较其在汉维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从而揭示了汉维两种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化及英语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笔者在文中拟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背景对于翻译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翻译课进行文化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是考察学校教育的一个标准,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项核心任务。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蕴含该民族的各种文化要素。而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8.
口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口译既是语言的口译更是文化的口译。通过探讨口译"文化图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归纳出文化图式在口译中可以通过完全借用的语文化图式、交叉对应的语文化图式、整合双语文化图式、创建的语文化新图式的策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汉语学习的文化干扰因素及排除文化干扰因素的策略,阐明了如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尽快、有效地转变成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依据对《红楼梦》判词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选择整体性意译、局部性补译,还是选择视角转译,译者必须在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文化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