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模糊限制语是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等语用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不同国家中的文化因素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语用失误现象。而恰当的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更礼貌客气、灵活有效,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分为变动型和缓和型两大类。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体现礼貌原则,起到缓和语气、避免冲突的作用。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阐释了模糊限制语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是属于模糊语的一个范畴,它是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学中比较常见,模糊限制语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把话说得过于精确。跨文化交际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语言运用和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讨论模糊限制语在经济文体中的语用功能,有助于人们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恰当使用可使话语得体委婉,从而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郑大伟 《文教资料》2010,(29):59-60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可以从语用的角度分为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模糊限制语有独特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改变话语的真值,使话语更加礼貌等。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模糊限制语的礼貌功能及其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保证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时间、场合、气氛的不同,常常需要采取一些语言表达上的策略和技巧以推进商务交际成功进行。着重探讨语用预设和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有效的语用策略,并分析它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从语用原则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与模糊限制语有密切的关系。交际中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话语变得模糊,在特定语境下模糊限制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礼貌;可以减轻说话人的责任,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可以诈补说话人知识的缺陷,顾全职业面子。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语言中,语言既有精确的一面,又有模糊的一面。在日常英语交际中,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一种表达形式,频繁出现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可以缓和语气,含蓄礼貌地表达作者写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写作中,模糊限制语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社论报道也不例外。文章结合英语报刊社论实例和报刊英语文体特点,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社论报道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英文材料为语料,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里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翠进 《考试周刊》2008,(21):206-207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模糊限制语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语用原则和语用理论的密切联系.揭示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其是如何使言语交际在和谐的环境顺利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根据关联理论原则,作者试图论述要提高翻译的效度和信度,必须使译文尽量向原作趋同。翻译的趋同性是由于语境的动态性质决定的。趋同可分为语义趋同和语用趋同,译者应尽力做到语用趋同。  相似文献   

12.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13.
口译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了解和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可以提高口译的质量,保证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试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讨论口译中语用失误的现象,分析原因,总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法的语用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心理认知的互动过程。文章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语法的三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认为关联理论对语法语用过程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的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语用失误现象、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可避免文化冲突,从而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了解,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为基础,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使广大英语教师意识到在对学生进行言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非言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山发,揭示交际规律.关联理论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会话含意推导摆脱了Grice合作原则的束缚,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礼貌现象,为跨文化交际中话语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与交际失败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一种间接表达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交流之中,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予以描述、解释。本文试图将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关联理论运用于隐喻的理解过程,看隐喻在语境中怎样被接受者(听者/读者)理解、释义。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根据关联理论,话语标记语所连接的是话语和语境或者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在话语交际中起着语言标记作用。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与关联的互动,它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起着语用指引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22-123
从不同的语用学理论角度看,语用策略会有不同,比如言语行为框架下的直接间接语用策略,礼貌原则框架下的面子管理礼貌策略等。顺应理论为基础的语用策略体现在对于交际环境的顺应方面,作者围绕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击毙事件所作的电视演说内容进行文本解读,主要是探讨为了顺应交际环境,演说者用了哪些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