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味,指散文的艺术意趣和情味,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这是文学艺术性所要求的。宋代张戒说:“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就是说散文没有意趣、情味,就像山没有烟云,春天没有草和树一样,就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了。  相似文献   

2.
《差别》一文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可以说是一篇生活哲理散文,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文学的文体毕竟只是大体的一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就像冰心的《小桔灯》,有人把它当作散文,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划分,《小桔灯》都是一篇文学经典,感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白马湖之冬》是一篇能从风中领略出冬的情味的散文。它通篇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撩人情思的韵味,这韵味像风一样,无形却无所不在,将你紧紧裹挟住。文章一开篇作者就开宗明义:"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而那时"领略的冬的情味,  相似文献   

4.
小镇     
赵敏 《初中生》2007,(3):24-25
云博对你说:本期选的是一篇描写江南小镇的优美散文。散文没有紧张的矛盾冲突,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靠什么来吸引读者呢?靠生动的描写。描写是散文的基本笔法,无论写景写人都离不开它。描写能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使文章情味浓郁,更为感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俊丹 《文教资料》2006,(17):49-50
传奇艺术,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手法,它为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样式广泛运用。《书博鸡者事》是一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记叙散文。明代著名文学家高启以史传笔法,记叙了博鸡者的义举,把他写成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借以阐明“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的主题,是我国传奇散文的典范。一、“博鸡无赖”:传故事背景之奇特定人物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博鸡者之所以产生于元末,不是没有原因的。1.“元政紊弛”是传奇人物产生的社会背景博鸡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这篇传奇散文可以看出,具有下列三个特点:①正气受压—…  相似文献   

6.
吴伯萧的《难老泉》是一篇取材广博,内容丰富,而中心十分突出的优美游记散文。作者巧以“难老泉”象征着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祖国永远充满活力,青春长驻,赞颂了晋祠一带的巨大变化和繁荣景象。这篇散文佳作,觅满着浪漫激情,充满着审美意趣,给人以美的享受。纵观《难老泉》一文,其美趣在于疏散美、风格美、人格美、语言美,概言之为“四美”,下文就依次谈谈这“四美”。 一、疏散美 文学是一种审美创造,而结构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永难凋谢的罂粟花》是李存葆文化大散文中的精品篇目。该文以《金瓶梅》为主题,阐释了《金瓶梅》既是一株媚中含毒永难凋谢的罂粟花,也是一朵伴随着人类走向永恒的“警世之蕾”。这篇散文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对《金瓶梅》的思想性、艺术性、历史价值最精彩、精当、精确的文学诠释。  相似文献   

8.
【案例】支玉恒《母爱如斯》教学片段师:你们看这篇文章.是一个记叙性的文章吗?生:是。师:它既没有具体的事,也没有具体的人,你说它是一篇什么文章呀?它是一篇散文,一篇特殊的散文,它每一个自然段都写了母亲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嘛?  相似文献   

9.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10.
南宋鲍照的两篇《请假启》,就题材而言最多只能算是杂文小品,传统文学史是不屑于对其进行论述的,究其原因可能一般人认为这纯属应用文字,称不上具有美感的"散文",也没有历史的厚重思考。但以现代散文观来看,鲍照的《请假启》却以情动人,开抒情散文之先河,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学意味,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亦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地绝对自由地活动。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基本上是消极的,他的政治主张一般说来也是反动的,但是《庄子》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一般都想象丰富,宏放雄肆,壮丽瑰玮,有很浓厚的文学意味。《逍遥游》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首先,《逍遥游》在构思…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见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讽刺小品”等等,电视里也常出现“电视小品”。那么,什么是小品呢?它是一种什么文学体裁呢? 对于,“小品”的定义目前仍有争论:有人说小品即散文;也有人说小品是散文的一个分支,还有人认为一切杂文都是小品。对此,我们不妨看一看小品的特征:首先,它篇幅短小。小品的名称最早来自四世纪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叫鸡摩罗什的高僧翻译了《般若经》,  相似文献   

13.
冬天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风格独特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为人真诚朴素,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因此,他的散文创作贴近生话,有感而发,却又不温不火,常给读者一种清风拂面、绿茶弥香的清新之感。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现代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郁达夫曾经赞赏他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李广田也明确指出“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可以说,朱自清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给亡妇》等,已经与古典散文名篇一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冬天》是一篇写人的散文。朱自清精选了三个生活场景,寥寥几笔,意味全出,让我们在作者徐徐皴染的氛围中,深深体验着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悲怆和苍凉。  相似文献   

14.
羊令野的《你从鸟声中醒来》是一篇诗体散文。它有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构思,诗一般葱笼的韵致。文章第二段写“有人在黄冈竹楼上听雨,有人在陋室之中弹琴,而你却拥有了最美好  相似文献   

15.
《书博鸡者事》选自《凫藻集》,是明初作家高启所写的一篇著名散文.这篇散文文笔生动,章法严谨,成功地塑造了博鸡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末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 元末社会的一个缩影《书博鸡者事》是作者根据翰林天台陶先生的讲述而写的一篇史传体故事,当是元朝末年发生在袁州的一件真实的事情.近人林纾说:“魏叔子书大铁椎近小说,此作乃近《史记》.”也认为此事并非虚构.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作为一位作家,他是以散文著名的。1935年,中国出版界编成一部重要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请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和朱自清等10多人编成。郁达夫编的《散文二集》里收入鲁迅、周作人等16家共131篇,周氏兄弟占81篇,选入朱自清的共7篇,居第3位,比冰心入选的还多1篇。可见朱氏在现代散文家中的地位。他的散文,尤其《背影》一篇,最为人称道。像我这样70岁左右的一代人,可以说没有不从教材上读过这篇散文的,要是一位教师,也就没有不教过这一篇的。我每读此篇,都深受感…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第一篇文学论文,究竟是哪一篇?有人说是《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有人则持异议,认为“茅盾干一九二○年一月十日以笔名‘佩韦’发表的《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刊于《东方杂志》第十七卷第一号)应是他的第一篇文学论文.”(见《新文学史料》)茅盾的第一篇文学论文,应该是刊登在一九二○年一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一卷上的《小说新潮栏宣言》,署名“记者”.同期还登有署名“冰”的茅盾的另外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曹津源 《学语文》2004,(6):13-13
一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是一道文本精良、设题合理的好题。该题文本的选择,继承了2003年北京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文本《夜雨诗意》的风格,仍是一篇文艺随笔性质的散文。该文本节选自冯骥才的《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1200余字,论说意味明显大于文学意味。深入研究它,会对新一轮高考复习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原题阅读材料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所写的景都是普通的山树和小屋。但作者却能从这平凡之中,“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用他那生花妙笔,幻化出幽深的意境,显示了无穷的情味。读着这篇散文,我们就象在观赏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诵读一首感物抒怀的无韵诗,聆听一曲山树小屋交响乐。标题一语双关、虚实结合。说它实写是指“我的空中楼阁”建在山上,“夜晚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