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图书馆与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庸讳言,目前图书馆界对书评工作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书评根本不属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范畴。我认为有必要澄清这种模糊认识。书评的对象是图书,而图书馆的职能则是收藏和利用图书。书评是写给读者看的,图书馆的图书也是供读者借阅的。这说明,书评和图书馆都拥有共同的对象,都具有服务读者的一致目的。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引导”人们  相似文献   

2.
(一) 最近读到一篇书评,是关于《图书馆工作概要》一书的(见《黑龙江图书馆》1981年6月第1—2期合刊)。我也看过这本书,它确是一本简明的较好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书。读了书评,又有所启发.只是感到书评中的某些说法,正是对此书大加赞赏的地方,而并不符合原书的本意。如书评认为,此书是“比较‘新’的”,“新”的“最明显的一点”,  相似文献   

3.
奇特的学府     
我是南市区图书馆的读者,又是它的业余书评员。两年来参加书评组工作,耳闻目睹,促使我想写点什么。这就是这篇小文的来由。一进入座落在上海市方浜中路上的南市区图书馆,不只是墙壁上的宣传画、书评栏鲜艳夺目,也不只是醒目的“先进集体”的奖状使人自豪,而是工作人员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对读者的春风般的温暖使人难忘。在外借处,他们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介绍新书和推荐好书;在阅览室里,到了晚上九时,他们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4.
学海之舟     
小学还没念完,就停课了。尾随着来家中查抄藏书的“造反派”,我来到堆满“毒草”的废旧物公司书本库。善良的阿姨冒险放我进库翻阅,冬去春来,在这特殊的“图书馆”里,我遍读文学名著、史学典籍,像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图书馆终于又开放了,我成为她复苏后的首批读者之一,不但饱览那丰富的馆藏,还聆听各种学术讲座、为书评专栏撰稿、参加读书演讲赛、刻印读书辅导材料,成为市、区图书馆的“基本读者”和省职工读书“优秀读者”。动乱年代读的两年中学,没有给我更多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书评?“书评”是“图书评论”的简称,就是对图书进行分析评论。书评包涵两项内容,一是“书”,这是指书评的对象;一是“评”,这是指书评的性质。书评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书评文章或讲演等,则是书评者对图书经过研究所得出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境”,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电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一向重视日记、证件等史料,在不同肘间阶段留下的物件,凡我认为有保留价值的都会留下保存。 看到一张从前的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积极分子证件,使我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我生活中的“朋友”。 在我读小学的的候,少年儿童图书馆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它是我的第二学校,从四年级起它刚建立,我就成了它的第一批读者。当时每个班级还只有一个名额呢!成为读者后,我还帮助做过义务服务员。图书馆将我们这些人组织为“读者积极分子”小组,还发下了证件,常常组织活动。活动内容有编排刊有“读后感”的墙报,与作家开座谈会等等。记得参加了一些与作家的座谈,话题围绕《十万个为什么》,《挡不住的洪流》以及当的的热门书《红岩》等等。  相似文献   

8.
家庭读书活动是上海市图书馆界去年出台的新的服务工作,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我馆从近年来在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书评活动中得到启示,将书评这一推动读书进入较深层次的有效方式引进家庭读书活动,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取得了一些新的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家庭书评具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贵刊去年第一期上刊登了《国外催书妙法》一文,受其启发,我馆开展了“优质服务还书日”活动,收到了惊喜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我们预先一个月就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向读者声明: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书评的定义、类型、功用、意义入手,论述了图书馆馆员书评工作对于读者阅读的重要参考作用,以及图书馆读者书评工作的活动形式、内容等,并就如何立足书评工作开展阅读推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书评自有书评的威力,书话则有书话的魅力,两者的境界应是不很相同的。前者《书评研究》栏的作者们已经陆陆续续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于我则可以暂且搁下不谈,关于“书话”我倒很愿在此泼墨了。因为如果不从根本上为“书评”和“书话”这两种文体作一科学的界定,那么,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读书与评书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武汉市江汉区从1987年起,连续举办了八届群众性的“金桥”书评活动,参加者由数十人发展到近二万人,形成了“万人争读,千人讲评,百人参赛”的生动局面。1990年11月,薄一波同志为“金桥”书评会题词;“愿‘金桥’书评会成为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真正的金桥。”“金桥”书评活动是江汉区图书馆那里开  相似文献   

13.
狮城书香     
一同来新加坡的几位“旅友”,让我陪她们购物。新加坡有购物天堂之称,随处可见的超市可谓是琳琅满目,人流如织。当“旅友”在对镜试装时,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超市一隅的自动还书窗口。接着,我又在地铁车站、银行等人流量大的非图书馆地点看到了类似的自动还书窗口。原来在新加坡,读者借书后,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间图书馆或自动还书窗口还书,而且可以24小时还书。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书评活动是指图书馆组织特定的作者、读者针对馆藏图书撰写书评论文、交流阅读感想的一种活动,它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图书馆履行教育与情报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宣传馆藏、指导阅读,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十分重要。一、组织图书馆书评活动的意义1.高校图书馆组织书评活动有利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图书  相似文献   

15.
《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2期上,发表了奚椿年的文章,提出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八个弊病,值得注意;1.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份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实际上是评者不相信读者的理解力。2.复述内容。有的书评名为“评”,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界》2014,(4):F0003-F0003
2014年4月26日,世界阅读日期间,柳州市图书馆举办了“这本书影响了我”——读书征文和“微书评”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7.
肖鹏 《图书馆论坛》2022,(12):16-17
<正>2022年9月中旬,读者任梦与深圳“图书馆之城”双向奔赴的故事[1]迅速传播,成为近年来又一个彰显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案例,在图书馆圈内外引发了热烈反响。这是一个关于“还书”的故事,涉及“图书借还”这一图书馆最普遍被社会大众所了解的基本功能。读者任梦即将离开深圳,却因疫情的缘故无法正常还书,便和图书馆员取得联系,最终成功还书——简单如斯。  相似文献   

18.
书评的要素我有个固执的想法:书评文章应该告诉读者评什么书,作者是谁,哪家出版社出版的,全书篇幅多少,书的定价多少。在形式上,这5个项目是可以单独列出的。因为它们最简明地提供被评图书的情况,使读者一目了然。即使读者暂时不读书评,他也从这里获得了图书的出版信息。记得几次写文章或在有关会议上发言,我都强调这5个项目的重要,甚至认为是书评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收到孙继林馆长的书评稿,我的确有些惊讶。孙先生虽然在市图书馆学会工作多年,但我一直将他当作一位实战派高手。在我的印象中,实战派高手总是喜欢就观察到的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作研究,一般不会从他人的学术著作中产生灵感,特别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一类并非大名家所写的著作。在大学教授或研究生们也难得读书的浮燥年代,一位馆务缠身且没有什么“考评”压力的馆长能如此认真地读书,读一本讲图书馆管理学问的书,这件事多少有些希罕。而读书之后再以图书馆管理者的职业眼光作文对其评论,这种对待学问的态度更是令人尊敬。尽管书评中难免流露出一些行文匆匆的痕迹,但在我看来,只有在内心中真正去除了浮燥,愿与“学问”和思考为伍的管理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孙先生书评的标题很有味道,写出了作者对全书的新理解。书评后半部的一些点评,如“看来作者心里还是残存着‘以事为中心’的思想”,“研究中要有较大突破就必需做实地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好的现成的案例,则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放到一些图书馆进行‘实验’”。显然是读书读透了的感想了。程焕文教授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尚未印出已借助网络红遍学界,印出后在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但在学术刊物上,书评人却比较谨慎。看来对于一部真正耐读的著作,写书评并非易事。本期选用了杨祖逵先生的书评文章,杨文较好地把握了程书的基本要领,并以具有较好表现力的文字表达出来,看得出评者是位有功力的作者。我还注意到,书评中比较刻意地渲染书中的近代图书馆“公共化和平民化”的观点,对比《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可以看到,杨先生的读书,已是属于能够有所发现的读书了。  相似文献   

20.
费庶 《河北科技图苑》2012,25(4):44-45,35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书评服务的优势,阐述了微书评服务在读者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对开展微书评服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其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