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论”认为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且主体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具有互动的性质。基于这一理论,研究认为教学活动过程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要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关键在于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往关系。论文在深入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几条教学原则,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以期寻求学生喜闻乐见并能与学生共发展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证意义的教学。因而,教学过程的这种交往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杨清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0):127-131
德育主体是德育中最重要的概念,它贯穿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德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但已有的德育主体理论都存在着片面和不足。根据“学生”概念内涵的改变以及作为一种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德育过程,文章提出了德育双主体交往论,即德育活动是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客体为中介进行交往以对道德规范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必须以平等为前提,遵守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四项有效性要求进行交往。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凸现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本文就师生交往互动观下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四点看法,即凸现教育主体的发展性、注意课程实施的建构性、加强学习活动的体现性和展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强调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主体的再认识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发挥主体性的途径入手,在批判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双主体”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  相似文献   

6.
“双主体”是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双主体互动”活动是指在师生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过程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双主体互动”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并依据主体性发展的目的,根据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以提高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8.
“双主体”之间的交往是目的型的,其交往的信息内容、媒体、组织形式和具体场景,不仅受教师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制约,而且受教学目的的制约。而教学目的往往是培养目标的体现,反映着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动态的对话过程。随着“尊重学生主体”“平等对话”等新课程理念进入课堂后,学生发言机会多了。那么,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相似文献   

10.
郭丽娟 《快乐阅读》2013,(12):75-75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合作过程。“师生互动”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模式之一。师生间的互动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行动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互动强调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的活动,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动态教学过程。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有交互,互动是多元的,包括语言、行为的交流,还包括心理、情感的交互。这种互动是一种旨在通过交往来引起对方的反应,达到与对方的沟通,并得以促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行动。突显主体、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尊重差异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的构建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它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当代教学理论;构建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几个原则,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摆在了首位;构建双主体教学过程的方法有“四破除”、“五解放”,训练和实践,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和特殊的形式,互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变学生为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主体活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共存的个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之间的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师生互动的存在和发生.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我对师生互动的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正确处理教学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现代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端,相互建立起交互作用的共同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通过直接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一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性关系,充分说明了教师必须视学生为能动的受教育主体、自己的对方的主体,必须视教育为主体之间互动的一种形式。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学生置于被动的…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和主体性在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的架构中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彰显,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体间性”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民主平等是实现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合作互动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核心,相互理解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条件,对话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可行途径,共识与共享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学是一个语言产出的实践过程,需要发挥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批判―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个交往的过程,交往过程中交往对象均为主体。多元主体交互交往,相互作用。其中学生作为其中的一元主体,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应发挥主体性,提升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6.
文本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往。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的“教师单主体论”开始,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代表的“学生单主体论”的发展,后来又进一步提倡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而眼前教育理论界最推崇的是“双主体论”,企图去克服传统观点的缺陷。例如西方哲学流派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确立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该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为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其二为主体间的共识,即…  相似文献   

17.
“双主体”之间的交往是目的型的,其交往的信息内容、媒体、组织形式和具体场景,不仅受教师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制约,而且受教学目的的制约。而教学目的往往是培养目标的体现,反映着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建构主义”师生观为基础,论述了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特点、表现形式。针对“教学互动”这一实现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根本途径和“师生对话”这一双主体交往关系中“活的灵魂”,讨论了双主体交往关系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