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知识场与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场和知识场的概念内涵,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提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需求个性化与服务深化促使图书馆必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文章从隐性知识类型化特征及知识场的相关概念出发,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加以论述。结合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互动层次明确管理目标,借鉴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在网络情境的应用,分析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互动的隐性知识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新认识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章对图书馆的社会角色作了重新认识:1.图书馆是资讯集合场;2. 图书馆是知识贮存库;3.图书馆是知力供应站;4. 图书馆是文化有机体,并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挖掘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地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的分类,明确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资源,根据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人性化服务,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地图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桂晓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4):201-202,234
阐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类型结构,提出了组织结构、知识管理体系、知识共享机制、报酬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等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策略,以充分挖掘图书馆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章阐述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特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提出一些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操作,并介绍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知识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图书馆大大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研究领域,它在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知识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条件及其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阐述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了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内外因素,同时提出了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概述知识构建理论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构建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在联系、知识构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以及知识构建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概念,探讨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特征以及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指出了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情境知识为切入点,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与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对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进行描述。提出情境起到隐性知识突现的催化剂从而使其达到知识转移目的的作用,同时对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进行探讨性研究,说明构建情境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把认知情境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内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能激发个体和群体转移知识意识。认知与心理行为、情境在知识转移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它们之间能产生双向互动作用。当前隐性知识转移工作的根本困境在于缺乏认知情境对心理行为的激发而显得迟钝,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是因认知情境而权变的。在寻找对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的同时促使我们要运用认知的观点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情境知识转移行为关系研究,发现知识转移行为具有社会性动机、关心组织动机以及近景与远景动机。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内涵结构归纳得出:情境下知识转移存在着角色泛化与狭窄、强调知识转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积极主动性的特点;对隐性知识转移前因与后果变量有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从个体和群体层面指出了研究知识转移行为的异同点,为中国情景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知识转移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晴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8):119-136
本文构建了分环节的知识转移整合性分析模型,提出在中国文化情境中促进知识转移的七个命题,认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垂直型特征对于不同特性知识的搜寻,特殊主义取向和高权力距离对于不同特性知识的传递,低不确定性规避、高背景文化和全景式思考模式对于不同特性知识的应用会产生不同影响。综合考虑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过程和文化的不同维度,能够提高知识转移效果,为知识转移的实践者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杰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95-98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成功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实现。从知识特征、伙伴特征及企业间冲突三个方面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信任和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两方面讨论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和共享程度的提高,知识安全逐渐上升为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知识传播作为知识链的关键环节,对安全的需求尤为突出。从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提供者互动的角度出发,以信任为中心讨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结合传统信息安全的访问控制技术、信任评价机制、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组织知识传播安全模型,并简要阐述相关技术实现策略,以期对组织知识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知识转移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的体现入手,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与类型,探讨图书馆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信息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原理,提出信息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以及推动信息网络隐性知识转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调查,介绍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比较研究的现状。根据知识是否需要在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转移,区分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动态知识与静态知识。从开发团队的组织、知识转移的模型和知识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重型开发方法与轻型开发方法进行了知识转移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