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安防信息系统和安防工作现状;其次,就高校安防信息档案的业务属性和数据集市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对高校安防档案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智库成果需具备的"科学的前瞻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入手,分析了智库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要求,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应智库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任玮 《新闻世界》2010,(4):82-8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南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需求调研,得出了民族地区为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各行业表现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的旺盛需求。并对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今信息社会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SNS技术及现有SNS网站的分析,基于SNS网站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档案人"SNS网站的设想,并提出了建立该网站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传播效率及有助于档案信息工作者和用户信息素质提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了"信息孤岛"是信息化过程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提出解决"信息孤岛"的几点途径。指出只有正确理解"信息孤岛",按照信息化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尽可能减少"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两个主体之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出现,要想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就需要信息传递,即斯彭斯提出的信号传递模式。这一理论的提出确立了广告在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广告信息的本质属性——"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广告,广告的产生对信息的对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使广告并没有消解信息的不对称,反而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对称—不对称"的循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人提出网络广告消解了信息的不对称,应该也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消解也只有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目前来说能够起到一定消解作用的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李应宏  朱骐 《新闻窗》2012,(2):67-69
2005年以来,合肥、上海、辽宁、北京等地电台相继开播了故事广播。这种以播讲小说、评书和各类故事为主的专业广播频率,适应了信息多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传播内容由"广播"向"窄播"衍化等发展趋势,满足了许多爱听广播、喜欢故事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9.
著名记者郭梅尼曾经说过,记者"心中有杆时代的秤"。当前,在媒介形态多样化和信息传播分众化的现实条件下,受众对信息接触、接受与解释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新闻传播者需要应时而变,紧贴受众需求、尊重受众需求,与受众近些、再近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高校检索课考核体系进行了调研,认为目前检索课的考核体系,缺乏对学生信息利用能力的考察。提出了"五位一体"全方位考核方法,全面考察学生检索信息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分众"一词,是说传媒在传播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职业、教育层次、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等人群提供特定的信息和服务,使之满足该类人群需求的传播方式。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展现出生机与活力,以分众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在广告行业影响力巨大,它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威 《兰台世界》2011,(3):69-70
本文在介绍个性化信息服务内涵、"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在信息服务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加强与"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信息访问和集成模型的实现策略,即在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应用之间构建一个中间层软件——"虚拟数据库系统",通过"虚拟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标准访问接口及统一数据格式对云计算环境中各种分布的、异构的、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进行动态访问和集成,以此来提高信息的可访性、可用性、时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VPN技术及其在高校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校区的地理上分散的特点要求总、分馆资源共享书刊"通借通还"和期刊的分签等业务尽快实现。本文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了VPN技术,并介绍了利用VPN技术在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成分析1.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构成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形势,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根据《意见》精神,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作为基本制度和依据。其中,"积极防御"是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要想达到积极防御的目的,必须对档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油田通信的生产组织方式也正向"远程监控、集中管理"转变。动力环境视频监控系统依靠其对所有局站动力环境以及安防的全参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能够实现应急监测和预警功能。本文通过对系统功能的简要介绍,进而分析动环监控系统在机房监测和预警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档案局在2008年提出的农村档案工作新任务。在2010年10月末召开的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上,杨冬权局长提出了"以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为目标,开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新天地"的目标和任务,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十二五"期间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即争取在全国90%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和交流学习空间。通过网络调研法,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今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本地区高校图书馆作为科技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两型社会"建设所需各种科技信息的集结地和供应体。然而,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机制与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相矛盾,难以满足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本文尝试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优势及服务机制缺陷之处,提出创新服务机制的四条途径。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0.
韩雪 《图书馆学刊》2010,32(8):87-88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设立"自动图文机"的新设想,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