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滩湖,即岩滩电站库区。岩滩电站是国家级大型水电站。电站坝长525米,高110米。湖区面积8万多亩,占据红水河中游116公里长。  相似文献   

2.
莫雨翼 《收藏》2010,(4):152-152
大化彩玉石,红水河孕育出来的精灵,自从20世纪90年代从大化岩滩镇横空出世,就名动天下,深得人们喜爱。无论是石友、藏石家、赏石家,鉴评家都给予广西大化石极高的评价。如原柳州市副市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徐伟崇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说过这样的话:“对大化石的证价,我看用‘空前绝后’来比喻都不为过。”这可以说是对大化石莫大的赞誉。  相似文献   

3.
杨天举 《钓鱼》2007,(3S):41-42
巍巍大明山下,滔滔红水河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大龙湖。大龙湖即大龙洞水库,位于广西上林县城正北14千米的大龙洞村,系1958年建成的人造高山平湖,为我国著名的十大熔岩水库之一。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7,(5)
巍巍大明山下,滔滔红水河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大龙湖。大龙湖即大龙洞水库,位于广西上林县城正北14千米的大龙洞村,系1958年建成的人造高山平湖,为我国著名的十大熔岩水库之一。湖区为东西走向,长9千米,宽1~2千米,水域面积15平方千米,库容量  相似文献   

5.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结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保持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弘扬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龙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距县城12km。2001年7月1日开工,2006年9月30日下闸蓄水,2009年底将全部建成完工。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85万km^2,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正常蓄水位400m,总库容273亿m^3,防洪库容70亿m^3。总装机容量6307万kw,安装9台70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87亿kwh,  相似文献   

7.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红水河流域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为弘扬和发展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民族体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并推广民族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秋钓红水河     
潘实 《钓鱼》2011,(18):42-43
红水河系珠江水系西江流域的干流,发源于云南沾益的马雄山南盘江,流至黔桂交界处的蔗香镇,与来自贵州的北盘江汇会后,便穿山越堑,直入桂西北山地,继而奔腾咆哮,蜿蜒千里,横贯八桂大地,最终汇西江、珠江注入南海。红水河全长638千米,因其挟带云贵高原红土,河水多为红色,故名红水河。传说远古时有一对壮族夫妻以神犁开地,掘干山挖万弄,殚精竭力,流血洒汗,终于开出了这条红水河。红水河支流繁多,右岸有布柳河,灵岐河、清水河,  相似文献   

9.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为红水河流域经济繁荣及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分析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成绩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营造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舆论氛围,提高红水河流域保护意识;政府政策支持,健全法制法规保护;理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管理体制体系,推进保护体制创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基础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资源保护的良性发展,利用重大赛事发展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11.
张士中  莫雨翼 《收藏》2006,(2):109-109
中国有条红水河,红水河里产奇石。天峨石就是红水河中耀眼的明珠。 天峨石属纹理石,有平纹石和凸纹石(也称浮雕石)两种。平纹石的纹理多为浅褐色、黄褐色和褐棕色,基石多为浅黄灰色和灰白色。  相似文献   

12.
韦丽春 《体育科研》2007,28(5):36-38
通过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的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指出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进一步加大,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出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规划纲要>指出了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六项发展原则;三个应处理好的关系;做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5.
论述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前景,并提出要顺应"世界一体化"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红水河流域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融入中国大体育文化圈甚至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关键词分析法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对文献进行了定量学分析。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要以文化生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主体上集中于广西区内,研究群体规模和数量不足,缺乏持续研究的内生动力和互动型研究;研究质量上具有一定水准,成果数量保持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上大多呈现出以归纳、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范式;研究思路上常用于问题对策型的研究模式,文化生态学研究模式则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国内民族传统体育基于文化生态学研究发展趋势,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未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份的一天,我与二哥相约到刘家兰水库垂钓。9时半我们来到水库,那时已有很多钓友挥竿开钓了。二哥经常来此水库垂钓,对此库的鱼情、钓位都了如指掌。他指着位于水库中心的一个小岛说:"我们今天就在那里下竿了,那里  相似文献   

18.
刘汉初 《钓鱼》2010,(23):38-39
洛阳市吉利区西端有一座大型水库——西霞院水库,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它与小浪底水库仅一坝之隔,故有人称小浪底水库为“一坝”,西霞院水库为“二坝”。”二坝”从2007年汛前下闸蔷水以来,洛阳市及附近的钓友在自然水域几乎无鱼可钓的严峻形势下,又找到了一处健身、娱乐的水环境,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黄斌 《垂钓》2013,(6):11-11
2013年3月28日,天气晴,温度25℃。一大早,我就和两位钓友来到了位于大化县的红水河下游垂钓。那天正赶上上游开闸放水,水位比较高,很适合钓鱼。  相似文献   

20.
水库玩船钓     
侯增福 《垂钓》2008,8(7):30-31
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漳武水库和河北省磁县的东武仕水库,每年进入五、六月份后,广大钓友便纷纷坐船到水库中间垂钓。每个水库都有七八十条船,放眼望去,船在水中荡,人在船中摇,竿起鱼入护,场面甚是壮观。从2007年起,在好友的一再鼓动下,我也加入了船钓大军,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