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目录学构建了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对杜定友<校雠新义>、刘纪泽<目录学概论>和姚名达<目录学>3部著作的介绍和比较研究,探讨了3部著作对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集中反映了柯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样不会过时,作为一门后发的学问,它所具有的起点高、眼界宽的特点,更值得中国目录学研究者借鉴。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修铭 《图书馆》1994,(5):14-17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 ,在基础理论、目录学方法、分支学科、目录学史、国外目录学 ,以及书目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 ,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不足之处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对目录学新研究领域开发不广 ,对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和缺乏研究方法 ,等等。新世纪目录学研究的趋势是向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7。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视角的转换和新方法的引入大大拓宽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产生丁一批有影响的目录学论著,目录学理论、历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同时,目录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廖Fan 《图书馆》1997,(2):19-23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90年代目录学研究的成就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从基础理论、分支学科、书目情报工作、目录学史以及国外目录学研究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目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字目录学--当代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阐述了衍生于文献目录学的数字目录学建立的意义,分析了数字目录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数字目录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和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并提出了21世纪数字目录学建设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国目录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国外目录学理论与技术,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1世纪的目录学将呈现出整体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趋势,在书目、书目情报、网络信息组织等方面将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时代需求与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录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和谐共振,就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目录学的自身发展机制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80年代以来,目录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诸多不足.未来目录学应朝整体化、科学化、致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8年间发表的目录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从文献增长、作者及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目录学发展现状并从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目录学应用三方面预测目录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医学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科学性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列举国内医学期刊中一次"结论错误文献"引用泛滥及所造成的危害,阐述对医学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科学性审查的重要性;认为医学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应为最佳证据.结合目前医学期刊中引用参考文献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全球性信息化时代,为提高我国科技论文的质量,作者、审稿人及期刊编辑均应该掌握和利用开放的媒体平台,对文后参考文献进行科学性审查.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著述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目录学应用分支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国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千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现状.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网络目录学和数字目录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我国目录学科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现代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具有建立现代学科的开创性意义。他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现代第一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目录学史的现代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二是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原则和目录的功用,三是对导读书目的研究有较大的开拓,四是其研究方法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研究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叶鹰 《图书馆杂志》2004,23(12):59-61
在适合作为中学生和大学生阅读书目的30种核心经典和50种推荐经典基础上,可以扩展成100种扩展经典作为适合研究生阅读的书目并形成与学术文献系统交接的界面。现代学术文献系统存在学科差异,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文献类型是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文献类型是学术专著和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文献类型则是期刊论文和特种文献。  相似文献   

16.
Librarians are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ey are equally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student success and retention. Demonstrating the impact that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embedded librarians make on student learning has been difficult to correlate, however. Studies that assess this connection,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recent years. In a university regional campus library study conducted in 2016–2017, LMS embedded librarian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relying primarily on a customized LMS embedded librarian page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learning objects. They used a rubric to assess student research papers and bibliographies, LMS course analytics, instructors’ grades, and student feedback.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and their methodology, challenges, and findings. They wish to guide colleagues, committed to assessing how librarians contribute to student learning, in selecting assessment approaches and validate their instructional role.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书商书目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征订书目研究”对提高中文图书采访质量的重要作用及国内相关文献对“书商书目”研究的缺乏和不足。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国内比较大的三家供应商的自编书目为例,从供全率、预告率、完备性、准确性、订到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寻求提高书商书目质量的有效策略,从而达到提高中文图书采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近5年目录学论文的计量学分析看目录学研究的非常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玮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9):109-111,120
通过对1998年到2002年目录学论文的统计,分析这5年间目录学论文的发表情况,并以《图书与情报》杂志为例,预测目录学的发展趋势,探讨期刊栏目设置对目录学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西方文献学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献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西方文献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的探析,得出了西方文献学研究对我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炯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126-127
指出我国当代目录学著作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在出版时间和出版内容上明显滞后以及形式不够生动、新颖等现状,认为其中既有目录学教育体制和出版发行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目录学家和目录学工作者的主观原因。提出设立目录学研究基金、推出个性化的目录学著作、争取多个领域分工合作及培养目录学接班人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