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辨析病句是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的重点难点,年年必考。如何准确辨析呢?我认为除了培养敏锐的语感,辅以从语法角度理性分析外,重要的是抓住标志,巧识病句。因为绝大部分病句都有一个或几个标志性词语或者说是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2.
高考主要考查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类病句,属于结构方面的错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两类病句,属于语意方面的错误。一般来说,老师会指导考生对这六类病句进行全面复习,帮助考生在“扎实”上下工夫。本期文章提供≯百妙辨析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巧”字上受益。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病句是不好的,然而它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病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病句资源,肯定病句的价值。开发和利用病句资源,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病句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本文将结合广告语言的例子,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谈谈病句在广告语言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句子,判断句子正误,修改常见病句,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中考各题型中,病句题目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也是历年中考语文重点考查的内容。很多初中生学习三年初中语文依然不知如何处理此类题目。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辨析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句题型的解题技巧。本文中介绍了常见的辨析病句方法以及常见病句题型的解题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病句是有类型的,每类病句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当然可以成为我们快捷判断病句的帮手。但是,辨析病句时不能光看形式,既然是“辨析”病句,就要有必要的分析。如果不加分析,只一味凭借形式来判断,快则快矣,却很可能搞错。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句:  相似文献   

6.
鲁伯红 《考试周刊》2011,(59):15-16
对于现在的病句考试,学生大都找不到方向,尽管也有一些病句的归类方法介绍,但是判断起来还是费解。作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快速排查语病病根,即命题者容易“制造”语病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忽略了病句辨析与修改,经常只是在遇到时才粗略地提一下,基本没有系统的关于病句辨析与修改方面的教学,而学生通常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本文从高中语文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粗略探讨了关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题中。很多同学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频频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题中病句的病因越来越隐蔽,常常是误用一词形成病句。这类病句识别难度大,这里我们姑且称这类病句为“一词病句”。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它的辨识技巧。  相似文献   

10.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易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中。学生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常常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下面谈一谈如何辨析病句。  相似文献   

12.
洪丰乔 《考试》2011,(3):15-17
在辨析、修改病句中,有一个方法就是“有数词找数词”,因为病句题中出现的数词,很可能是出题人设置的陷阱之一。请看例题: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处在哪个年级的学生,不管成绩优异还是一般的学生,修改病句是学生们的通病,是一道难过的坎,甚至有人觉得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不然,语文的学习就像英语一样是讲究语法的,相对于英语而言略有区别。高中修改病句所占的分值虽然不大,但分数是积少成多,所以同学们还是要认真对待。有些题目它不是考的病句,但是它可以用修改病句涉及的语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学好语文语法,灵活运用,一举两得。本文针对高中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修改病句的小窍门,期望提高学生的改病句能力。  相似文献   

14.
病句辨析题是高考必考题.由于病句类型多,设病又较隐蔽,大部分考生做题后都心中没底,失分也较严重;得分率一般在40%左右,有的年份甚至低于20%.  相似文献   

15.
谈一例常见病句的正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奋 《中学语文教学》2001,(9):50-50,59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作是病句,并把病句因归为“一项与两项不能搭配”,有的教科书则归为“前后不能搭配”。  相似文献   

16.
病句的辨析是语文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中高考语文考试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病句的认识不够,类型不清,造成失误,非常可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辨析病句的类型、方法及需注意的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积极有效备考。  相似文献   

17.
病句辨析     
徐荣霞 《考试》2010,(12):10-12
病句辨析是高考的难点,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通常是先读一遍,凭语感排除一部分选项,但是往往剩下两项就不知选哪一项了。其实,绝大部分病句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和分析复句关系等方法来辨别清楚。  相似文献   

18.
语病摭谈     
语病辨析、修改是语文中考常见试题之一。产生病句的原因大多是属于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另有一部分是属于不符合修辞、逻辑、语言习惯等。修改病句首先要分析语病,正确辨别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这是病句修改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所谓"疑似病句",就是"准病句"或容易被考生误以为有病的句子."疑似病句"是作为病句选择题中的正确答案出现的,所以才形成较强的信息干扰.因此,辨析"疑似病句"对做好病句选择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章对病句的类型及各类病句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例解,并提出了修改的原则,即“多就少改”揣摩恢复句子原意,高考中修改病句大多采用主观型试题,作答时容易带上主观色彩,修改时节外生枝,无端增删词语,随意调换语序等现象必须引起得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