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票号是现代银行的前身."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它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总号就设在平遥西大街,财东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经理为细窑村雷履泰.其前身西裕成颜料铺,在乾嘉年间已资财雄厚.为适应商业、金融业的需求,开始兼办汇兑,改组为票号后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逐渐发达,营业对象大都为封建官僚、地主和一般商人,以"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著称."日升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机体中悄然生成.  相似文献   

2.
王萌 《大观周刊》2011,(41):74-74
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商品流通扩大、交通发达、国内外汇兑的客观需要,遂诞生了票号。从道光初年的日升昌到光绪年间400多家的票号,中国票号在短短90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然而辛亥革命后票号很快便销声匿迹。那么昌盛一时的票号缘何忽然消亡呢?通过对票号的起源、运作模式以及当时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我得出了四点原因:自身体质的固有弊端、个人主义作怪、清政府的金融政策导向、外国银行的冲击。应该说,内外交困使得中国票号就此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3.
一、山西票号及其信用分析 票号,也称票庄、票商、汇兑庄,也有人称之为银号。因系山西人创办,且起源于汇兑,故统称为山西票号。据史料推算,票号产生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后),辛亥革命后走向衰落,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近……  相似文献   

4.
北京出现第一家中国人自办的近代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在北京设立的分行。在此之前,北京的金融业中主要为中国旧有的票号、钱铺(庄)、典当及外国银行。当时北京的票号在25家略多。据不完全统计,1862~1893年票号承汇各省、关公款8140余万两,其中汇往京师的京银、内务府经费等款项计6160余万两,占承汇公款的75.7%。①北京的钱铺(庄)有300余家。其中最著名的为“四大恒”,即恒和、恒利、恒源、恒光钱铺。政府往来存款及九城富户显官放款都以“四但”为靠山。京中大宗商务,如木厂、洋货庄、山西票号、粮食铺、典当铺,均借有“四恒”…  相似文献   

5.
从清代到民国初年,山西票号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在金融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它对推动当时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守一片天     
2003年10月10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在京召开,第二批3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其中就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票号博物馆、山西省平遥县档案局联合申报的《“日升昌”票号、银号档案文献》。“日升昌”是清初时出现在山西的一家私营金融所,这样的金融所亦称票庄、票号或钱庄。“日升昌”的创办者是山西平遥人雷履泰。关于“日升昌”票庄出现的背  相似文献   

7.
近代宁波帮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才能称雄中国工商界达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诚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言:“宁波人家以善于经商闻,且具坚强之魄力。……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周可首屈一指者也。”①本文试就近代宁波帮的活动地域、近代宁波帮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贡献诸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概述,以期丰富对近代宁波帮问题的研究。(-)宁波人经商历史相当悠久.明末清初.宁波商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初露头角。据《郧县志》记载:该府“生齿目繁,地之所产不给子用,四出营生,商旅遍千天下,如杭州、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从票号业务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清朝会计的发展。行文逻辑为:首先简介票号与钱庄以及票号会计的概念内涵;其次对票号的营业和核算制度作个分析;再次剖析清朝的会计方法;最后作个总结。  相似文献   

9.
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消费中心城市,巨大的货币周转需求促进了银钱业金融机构组织的兴盛,钱铺(庄)、账局、炉房、票号等金融机构先后出现。北京也吸引了"行商天下""汇通天下"的山西商人、票号组织,成为晋商的主要经营城市,并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辐射北方地区的商品经销网络与资金流通网络。新泰厚是山西著名票号之一,财东介休侯家于道光六年(1826)由绸缎庄改营,民国十年(1921)歇业,历经95年,与蔚泰厚、蔚盛长、蔚丰厚、天成亨并称"蔚字五联号"(这也是著名的票号集团),总号设于平遥城内,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重庆、西安、福州、厦门、桂林等地设有分号,在晚清北京的金融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钱庄的兴衰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传统金融机构,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钱庄与票号、银行并称近代中国的三大金融机构,20世纪初,钱庄曾经与外国银行、华资银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汉代是中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和繁荣时期。论文阐述了汉代文献学的发展和文献学家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图书馆资产使用的合理、高效、整体优化,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用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虚拟形象代言的运用是企业实现品牌塑造战略目标的一把利器.在当下多元竞争环境中,图书馆引入虚拟形象代言营销策略,有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提升图书馆服务、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虚拟形象代言赋有鲜明的人物品性、强大的亲和力、很强的可塑性、形象的专属性,图书馆虚拟形象代言在定位、塑造、推广及应用过程中,要遵循原则,讲究方式方法,方能树立品牌,发挥应有功效.图1.表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5.
清代秘密社会(或秘密结社)是清代历史上下层群众为了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或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组织。秘密社会分为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两大系统。秘密社会由于在信仰内容和行为方式与主流社会相悖离或对立,因此往往受到主流社会的打压,  相似文献   

16.
王业兴 《历史档案》2001,1(2):108-113,119
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延误了的近代化,这一观点是90年代初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罗荣渠先生提出的。国内许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均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近代化的中断,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和日本同属后发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起步条件,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2003,(1):89-91,84
中国古代皇家藏书历史悠久,而清宫皇家藏书的特色更为鲜明。清宫藏书的来源主要三部分:首先,清初定鼎北京,明皇室庋藏的全部典籍转而成为清官藏书。二是清诸帝广泛访采民间古籍,如顺治朝广搜民间有关明天启、崇祯二朝史事的档册、典籍;康熙朝访辑经、史、子、集善本;乾隆朝规模最大,几乎自始至终地命令内外官员留心访查各种书籍,不拘刻本、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数字时代由于图书馆资源结构及服务方式的变化,读者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读者不仅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宣传者。  相似文献   

19.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近年来国内高校兴起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热潮。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短缺问题、收费合理性问题、理念与服务问题、业务重组、人员融合与管理问题、开放时间问题、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及方法等。面对这些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争取各方支持采取多种对策共同应对,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则是有效应对各种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编选的《明文海》,共482卷,收录明代近800位作者的4500多篇文章,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文总集。清修《四库全书》,《明文海》被收录其中。据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仅31部,《明文海》即为其中之一。但《四库全书》的编纂,既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