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最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加强相关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要结合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重点做好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和帮助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完善失业登记办法,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登记工作。要摸清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底数,以及他们…  相似文献   

2.
以失业登记为基础构建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与支持体系,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优势来服务毕业生就业,而且能够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毕业生的待就业状况,克服目前统计数据的缺陷。然而,毕业生失业登记的实际状况却差强人意。要进一步完善登记办法,增强失业登记毕业生的扶持内涵,使之符合毕业生的特点与需要。更要着力转变社会、家长和毕业生的观念,形成对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的理性认知,这是推进待就业毕业生失业登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保障是失业保障的新发展,就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就业.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这主要表现在政策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保障就业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等几个方面.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创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0,(9):F0004-F0004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830万人,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大体相当。通知要求,各地要在认真做好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工作的同时,继续把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其他群体纳入招生范围,引导他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关耳 《职业技术》2006,(14):1-1
最近,在大学校园里,陡然多了一句见面的问候语:“你,低保了吗?”语出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6.
颜维琦 《成才之路》2009,(22):90-9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定于今年7—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集中所有力量开展工作。力争在今年底使大多数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并确保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我国高职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失业率不断攀升的现状,针对当代社会高职毕业生的失业特点,失业现状,主要原因,结合高职毕业生失业群体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问题的各种类型,就目前高职毕业生失业群体的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结构性失业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可以分为技能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和地域结构性失业。本文分析了导致各种类型结构性失业的不同原因,并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今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力争在今年底使大多数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并确保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通知》提出6项措施,还要求各地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安排,湖北省5至7月将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行动”,以缓解“技工荒”。据了解,今年湖北省二季度将有近40万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但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技能性人才仍然供不应求。“技能岗位对接专项行动”将对各类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中等院校毕业生、参加政府开办的免费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免费进行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对急需技能人才的企业将免收招聘费;劳动保障部门还将组织进行了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结构性失业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可以分为技能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和地域结构性失业。本文分析了导致各种类型结构性失业的不同原因,并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业风向     
国家出台8项措施促进大中专生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9月1日宣布,国家出台8项措施以帮助各类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尽快就业。措施主要包括:劳动保障部门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设立专门服务窗口,面向各类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从9月1号起,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将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求职  相似文献   

13.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6):79-85,78
该课题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整理分析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待就业毕业生群体进行心态扫描,研究构建待就业毕业生的跟踪体系和支持体系,以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技能和机会,更平等、顺畅地在职业梯级中向上流动。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待就业毕业生心态良好,能积极地寻找工作机会,理性看待待就业现象,但这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关心和引导的群体,必须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来解决。在健全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体系方面,一是要改善以失业登记为基础的待就业毕业生统计跟踪体系,建立适合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二是要建立多元主体、相互校正的待就业毕业生统计补充体系;三是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失业登记主管部门信息共享、工作衔接机制。在建立健全待就业毕业生支持体系方面,一是要以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为重点,着力破解毕业生待就业因素中的流动恐慌;二是要以拓展基层事业发展空间为重点,进一步消除毕业生待就业因素中的"仰望"心态;三是要以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机制为重点,提升待就业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四是要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加强社会支持软体系建设,提升待就业毕业生的社会归属感;五是要以强化义务与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待就业毕业生就业行为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教育资源浪费和就业市场矛盾不断的上移。所以,建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新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作用、规范毕业生工作找寻行为和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邹治  陈万明  石丽 《高教探索》2012,(2):122-126
在经济预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一般社会失业预警的研究成果,根据时差相关分析确定了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而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扩散指数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区间进行判断,认为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状况尚属于轻度警情。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英国关于毕业生就业与失业状况的度量方法值得借鉴。我国公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有报喜不报忧之嫌,需要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与失业状况,并改进计算公式。有必要探讨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并尽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象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引起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有社会性原因和个体性原因,社会性原因体现在二元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等经济原因,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个体性原因体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素质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和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选择性失业是指毕业生主动失业 ,也就是说毕业生在可以就业或者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自主决定不就业或者暂时不就业。在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 ,出现毕业生暂时失业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也是市场机制下的正常现象。但如果我们作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就会发现问题并非那样简单 ,选择性失业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的工作目标 ,反映了就业工作中许多潜在的问题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短短 2 0多年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宏观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在经济转型下,高职毕业生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择业盲目所造成此类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并就此提出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象。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三种类型。造成这种现象既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原因。要解决目前大学生失业问题,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使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