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城市学校劳动教育存在定位不准、体系不全、资源不足、机制不顺、保障不力、效果不显等诸多问题,本文从破解城市学校劳动教育困局的角度出发,以"劳动+"来增加新的内容,对劳动教育课程结构框架进行系统化设计,因地制宜地建构"一体两翼四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彰显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缺少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师资较弱、学生劳动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设计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自律、学会劳动、学会分享”的“九会”劳动周课程,实施一个劳动周值班制度、一个劳动周课程计划表、一个劳动周管理流程图和一个线上劳动教育学习空间的“四个一”劳动周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洁莹 《辽宁教育》2022,(24):22-24
<正>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是沈阳市“幸福教育”引领下的高品质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以项目化的方式积极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劳动实践场域,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融合、与学科教育融合,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形成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多维度的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5.
我校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深入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整体架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劳动实践、评价变革等,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探索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力求“劳以育人,劳以致远”,从实践和研究出发,探究“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将劳动课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整体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弘德学校地处胶南办事处,学生来自25个自然村和各大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十个一"项目引领下,学校结合弘德童子功,以研学实践为载体,以"新时代·‘十个一’伴我成长"为主题,通过五育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面贯彻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我校建立了劳动课程体系,从校本课程、节日课程、栽培课程、每日劳动课程等方面,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强调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创新劳动教育科研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乡村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增强乡村学生乡村建设的能力。然而,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主体对劳动教育的片面理解,将劳动教育误读为劳动活动、技术教育和规训手段等,对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构成阻碍。为推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序实施,需要从提升乡村学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加快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和健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制度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使得劳动教育逐渐受到各学校的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形式、课程的评价体系和授课地点等与传统课程也略有不同。思政教育注重从精神理念层次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教师要在思政教育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学生劳动教育与历史地理等学科融合,形成多种项目驱动教学,组织校园主题农场创建,推动家校联合实践,开设实用性科技发明课程,对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集体观念、生命与生态观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形式,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五育”融合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最好以“食育”为突破口,以此连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承担学校的绝大部分劳动,由此形成学生自治的基本责任和担当。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需要发挥社会教育力,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筑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宣传教育功能,防范网络负面侵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很注重学生表现内容的真实性和表达情感的真切性,但是不管是内容真实,还是情感真切,都要学生注重实践和现实感。笔者认为,这是对前一时期表现的作文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反思之后所做出的调整。有些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写的话本身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只是这样写就好像能提高作文的思想境界,就能得高分。而不管这些话该不该在这篇文章中出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历史文化资源指高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或传承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它所包含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思想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资源等,成为高校独特的文化资本,不仅蕴含了高校发展的文化精髓,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活水源头。通过深度挖掘高校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高校历史名人档案、提炼大学精神、汲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建立历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高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以史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stronghold that games have on our society has made it imperative that educators understand the impact that video games can have. Owens (2012) presented two frames for how the press discussed the popular game Spore, which incorporates elements of science topics. One frame suggested that the game teaches children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while the other implied the game merely made students excited about science topics. While this debate is nothing new, having foundations in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ducators must identify their own perceptions of video games and how even commercial games can be used as tools for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借鉴,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不少共同之处:都源于政治实践运动;都是一种政治文化批评而非纯学理式的文学批评;同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具有反权威、去中心的颠覆性.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在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过程中,酒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借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探析了酒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认为酒是激发文学艺术家进入创作境界的触媒,但真正作品的形成离不开文学艺术家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娴熟领会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从总体上不是空虚的概念,必须与时代的方式、存在方式。与思想文化相关联。而现代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不能回避科学技术对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时和时而都是时间副词,且都属于不定时时间副词的类别,在语义上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可以进行和发生,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和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以"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理念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革新,有助于激发和满足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