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表明道德建设对我们这个社会至关重要。要搞好道德建设,就必须澄清以下五个基本问题:德治并不一定比法治重要,德治必须跟法治结合起来;观察道德并不等于现实道德,观念道德要转化为现实道德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道德进步,离开了道德教化,经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新一轮道德堕落的罪恶渊薮,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将经济与道德统一起来;道德并不能最终制导权力,在一个权力本位社会里,伦理道德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帮凶;道德与知识需要结合,无论以道德代替知识,还是以知识代替道德,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知识与道德有机融合,才有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概括起来 ,一是要抓风气问题 ,二是要惩治腐败分子。惩治腐败分子 ,属于“法治”范畴 ;抓风气 ,属于“德治”范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要构筑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构筑党纪国法防线是就“法治”而言的 ,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是就“德治”而言的。因此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 ,必须始终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把德治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法治与德治并重,是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德治与法治从来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加强法治能赋予社会道德规范以权威性,促进社会道德法制化;另一方面,加强德治能有效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而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滋生。没有法治支持的德治,是无力的德治;没有德治支持的法治,则是没有根基的法治。只有把德治与法治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社会。  相似文献   

4.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必然是法治与德治的完美结合与理性统一。在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融合,发挥法治与德治的整体功能,如此,才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才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法治与德治的融合价值及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出法治与德治融合的途径:加强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以法彰德,道德法律化;以德辅法,法律道德化;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公民的法治与德治思维。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律历来是调节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二者在社会功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尤其在现代民主社会,德治与法治更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不可或缺的两种途径。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二者的关系愈加紧密。历史和现实都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要与法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两种基本规范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要求。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正确认识并发扬“德治”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古之“德治”与今之“德治”和“德治”与“法治”这两对关系,从而建设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点的社会主导道德,形成并完善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新型德治。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法治建设过程中道德的缺失,即要平衡德与法的关系。仅依靠国家立法主导建设法治社会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亟须我们追本溯源,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发现适合当代法治建设的德治理念。因此,从法治建设的道德困境、儒家文化中"德治"治理结构、法治的道德维度、儒家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的借鉴意义四个方面,具体研究儒家"德"观念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而探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平衡点,从儒学思想中"德治"出发,发现适合当今社会的治理方式,以期构建良好社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道德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道德讲自律、法律讲他律,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规定性以及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内在统一性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依据,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则是二者相结合的现实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把法治和德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共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德治与法治并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解决权力腐败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权力腐败是权力异化的表现,是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偏离职责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权力腐败问题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治在预防权力腐败中的作用。在运用法律手段治理权力腐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加强道德实践、促进公职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等治理权力腐败的德治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要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学校德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是其中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正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心。面对当前由于时代价值的多元化及社会转型期新旧道德原则转换所导致的社会道德混乱、道德滑坡现象,急需建立起一套适合这种共处生存方式的普适性的道德体系和准则。遵守社会公德,既是现代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更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文章探讨了加强公德建设的若干途径,加速我国公民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尽快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道德标准、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以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继承传统道德的精华,借鉴西方思想道德的文明成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加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代我国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坞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就是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践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所必然要依靠的主要力量。以德治国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完善诚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当前要构建诚信的和谐社会,需要通过教育塑造社会的诚信道德、完善社会的诚信监督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和征信系统,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诚信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德作为知识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作为知识可教是有边界和条件的。只有理解美德作为知识存在的实质以及美德知识的属性,才能领会"美德作为知识可教"的边界和条件。道德教育可以采取灌输、叙事、反思等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当道德的概念和要求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时,这种道德知识的传授方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即道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被历史所淘汰 ,有的则被后人继承下来 ;道德具有阶级性和共同性 ,即道德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各阶级的道德 ,但同时也有各阶级都能认同的道德 ;道德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即在不同的民族中形成了差异甚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充分认识道德的基本特征 ,对于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讨论策略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并注重实践;应充分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注意根据年龄差别而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必须进行以反灌输为特征的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离不开职业道德,职业化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适应职业化社会的基本要求。目前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通过有效的途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