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结尾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加点)句中“大约”是表估计、推测副词,而“的确”是表确实,肯定的副词,同时用来修饰“死”,岂不前后矛盾?孔乙己究竟死没死?这不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却是教学难点。说孔乙己“大约”死了,这好理解。虽然还没有关于孔乙己之死的消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请大家围绕小说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课文最后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孔乙已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后传     
被打折腿的孔乙己自光顾咸亨酒店之后就神秘失踪了,据作者猜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那就是说孔乙己还存在生还的可能性。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他最终能把当年欠下的十九个钱还上吗?  相似文献   

4.
学生A被传唤进办公室,原因是他总执迷不悟地认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名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相互矛盾,有语病嫌疑。老师说:“我再告诉你一遍:并不矛盾。‘大约’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一是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A掏出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乔根 《学语文》2005,(3):16-16
孔乙己死了吗?也许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孔乙己当然死了,可是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却是那样的含混不清,让人猜疑:“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逻辑上来讲,这句话有一定的语病,与情理不合:“大约”是模棱两可的揣测语气,而“的确”又是确定无疑的肯定语气。这样的两种语气放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兀而又不协调。按照我们的生活逻辑,两者必居其一。作者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6.
鲁迅《孔乙己》结尾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大约"和"的确"同时出现,如何理解?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认为二者不矛盾,既体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又揭示  相似文献   

7.
有幸拜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一书中的《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孔乙己)教学实录与反思》一。通读之后,受益颇多,亦引发了我对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思考:问题可否分类?什么样的问题更适用于课堂并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万悦 《现代语文》2011,(1):66-66
鲁迅先生最得意的短篇杰作《孔乙己》诞生已近百年,该文以思想的深刻幽邃,笔法的老到犀利卓立于世。尤其是该文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好的结尾是一篇文章成功的最后标志。本文介绍关于文章结尾的几种形式 ,供参考。一、巧用矛盾 ,含蓄叙述作者有时并不直接把文章的题旨或者思想感情交代清楚 ,而是采取侧面暗示的手法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如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 ,作者充分利用了读者急于知道主人公结局的心理 ,巧妙地把“大约”、“的确”这两个看似含义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 ,故意“制造矛盾”调动读者的想像力 ,使读者探讨孔乙己悲苦命运的思维处于结而不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群麻本不仁者的艺术形象——“短衣帮” 《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的“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话语,常常“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是在别人的笑声中出场,又在别人的笑声中走向死  相似文献   

11.
有的课文,虽然篇幅颇长,但只要抓住要点,教起来就会从容自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譬如《孔乙己》一文教学,只要紧扣一个“笑”字,以“笑”衬“悲”,就象牵住了“牛鼻子”,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了。现将“牵牛鼻子”之法,分析如下: 其一,从解题入手,抓住取名之可“笑”。孔乙已的真名没有人知道,因为他姓孔,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所以人们把“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缩写为“上大人,孔乙己”,给取了个绰号“孔乙己”,这绰号是人们对孔乙己这个特殊身份的典型人物的无情嘲笑,也是对培养孔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鲁迅的几篇小说,有几处用语独具特色,那就是看似失误,实则奇妙。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个句子中,又是“大约”又是“的确”,岂不矛盾?仔细想想,这话不仅不矛盾,而且意味深长。孔乙己既然是个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上的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整堂课的构思是这样的:在初步通读课文的前提下,我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是怎样死的?”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归结于:孔乙己的死原因是多方面的,丁举人的毒打、群众的冷漠无情(其突出表现“笑”)、自己的麻木,再就是科举制度对他的抛弃,造成了孔乙己的最终死亡。进而引申到孔乙己的“死”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整堂课的板书如下:丁举人死自己科举群众打弃木笑一堂课下来,总体来看,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这一板书,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这个…  相似文献   

14.
所谓“S可能的确是(不是)P”句式,是一种糅合不相容模态判断的句法结构。即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表示可能判断的模态词和表示必然判断的模态词。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兴许他的确没偷。” 本文讨论下列问题:这种句式的逻辑基础;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在空白点上探究 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是会留下许多空白之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文中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孔乙己死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句子有一定的形式,并表达一定的意义。句子的形式相对比较明确,意义则由于蕴涵的丰富性而常呈现出较复杂的形态。我们阅读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句子。初一看,谈到一层意思,再深入思索分析,会发现它蕴涵着更多更深的含义。例如: (1)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从字面看,句子表达了小说中“我”对孔乙己命运的推测,给我们细一推敲,意义远不止此。作品用“大约”、“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含蓄地告诉我们:孔乙己的肉体存在与否已无关紧要,他死亡的命运是必然的,他的灵魂早已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吞噬,他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死了,他的死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社会的必然结果,还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作为“侦探”似的读者,必须调查此人的生活环境及其周围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李镇西老师发表了《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一文《(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在该文中反思了自己多年前在省级教学大赛上执教的《孔乙己》,认为该堂课是因为碰巧有学生提到了他预设的“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个问题而显得很成功。如果没有学生提,  相似文献   

19.
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恐怕都忘不了孔乙己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孔乙己似乎与“半”字有不解之缘,因此本文想从“半”字这个角度来谈谈孔乙己。孔乙己可怜可笑,可悲可叹的一生始终都未逃脱一个“半”字。姓名之半:孔乙己姓“孔”,姓是真的;名字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描红纸上得来的,这是一个绰号,名字“乙己”是假的。一个人活着,在日常生活中连身边最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个人活着就成了多余的人。正如小说中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姓名之半是对孔乙己人生价值作…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塑造的艺术形象“孔乙己”,已为很多人所熟知。“孔乙己”一名乃是脱胎于旧时儿童习字范本上的话:“上大人,孔乙己”。“孔乙己”也作“丘乙己”,这个说法也有很久历史了。敦煌遗籍中就有一页这么一串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