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鲁迅的几篇小说,有几处用语独具特色,那就是看似失误,实则奇妙。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个句子中,又是“大约”又是“的确”,岂不矛盾?仔细想想,这话不仅不矛盾,而且意味深长。孔乙己既然是个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结尾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加点)句中“大约”是表估计、推测副词,而“的确”是表确实,肯定的副词,同时用来修饰“死”,岂不前后矛盾?孔乙己究竟死没死?这不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却是教学难点。说孔乙己“大约”死了,这好理解。虽然还没有关于孔乙己之死的消  相似文献   

3.
鲁迅《孔乙己》结尾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大约"和"的确"同时出现,如何理解?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认为二者不矛盾,既体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又揭示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后传     
被打折腿的孔乙己自光顾咸亨酒店之后就神秘失踪了,据作者猜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那就是说孔乙己还存在生还的可能性。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他最终能把当年欠下的十九个钱还上吗?  相似文献   

5.
学生A被传唤进办公室,原因是他总执迷不悟地认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名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相互矛盾,有语病嫌疑。老师说:“我再告诉你一遍:并不矛盾。‘大约’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一是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A掏出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乔根 《学语文》2005,(3):16-16
孔乙己死了吗?也许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孔乙己当然死了,可是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却是那样的含混不清,让人猜疑:“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逻辑上来讲,这句话有一定的语病,与情理不合:“大约”是模棱两可的揣测语气,而“的确”又是确定无疑的肯定语气。这样的两种语气放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兀而又不协调。按照我们的生活逻辑,两者必居其一。作者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7.
万悦 《现代语文》2011,(1):66-66
鲁迅先生最得意的短篇杰作《孔乙己》诞生已近百年,该文以思想的深刻幽邃,笔法的老到犀利卓立于世。尤其是该文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的“大约”和“的确”同时使用并不矛盾。 因为“大约”是表示“揣测”语气,孔乙己这个社会多余的人,他的死是没有人关心的,没有人能知道孔乙己确死的消息,只能推测。  相似文献   

9.
一、在空白点上探究 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是会留下许多空白之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文中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孔乙己死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到现在也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结尾"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却给人们留下的是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增添了无穷的悲剧意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元朝乔梦符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模式,其意指作文开头要美,像凤凰美丽的头,具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中间主体部分应典型、具体、充实,就像猪肚五脏六肺俱全;结尾就像豹子的尾巴显得十脆有力.  相似文献   

11.
句子有一定的形式,并表达一定的意义。句子的形式相对比较明确,意义则由于蕴涵的丰富性而常呈现出较复杂的形态。我们阅读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句子。初一看,谈到一层意思,再深入思索分析,会发现它蕴涵着更多更深的含义。例如: (1)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从字面看,句子表达了小说中“我”对孔乙己命运的推测,给我们细一推敲,意义远不止此。作品用“大约”、“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含蓄地告诉我们:孔乙己的肉体存在与否已无关紧要,他死亡的命运是必然的,他的灵魂早已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吞噬,他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12.
教《孔乙己》一文时,我拈出结尾部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组织学生讨论,想以此让学生们认识封建社会对不幸者的凉薄,体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发表见解,一切都在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上运行,我被学生们热烈争论的情绪所感染,脸色也渐渐兴奋起来。突然,我发现一位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把手举得高高的,身体前倾,几欲站起。  相似文献   

13.
《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请大家围绕小说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课文最后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孔乙已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小说。文中虽然没有非常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可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给读者以立体美的享受。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把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放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里去,让读者去品味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可悲结局,从而给读者以悲剧的美感。也就是说,作者从不同角度,用透析的方法描写一个典型环境,衬托孔乙己,使孔乙己这个形象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作品从两个不同角度展示了小说的环境。首先,作者从小伙计的角度,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所谓“S可能的确是(不是)P”句式,是一种糅合不相容模态判断的句法结构。即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表示可能判断的模态词和表示必然判断的模态词。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兴许他的确没偷。” 本文讨论下列问题:这种句式的逻辑基础;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李镇西老师发表了《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一文《(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在该文中反思了自己多年前在省级教学大赛上执教的《孔乙己》,认为该堂课是因为碰巧有学生提到了他预设的“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个问题而显得很成功。如果没有学生提,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最后一句中说的“冒其未死之名”的理解,人们都把它看作是“批判”或是“批评”。这种看法的依据来自这篇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必修本课后练习第一题说:“作者对‘冒其未死之名’的批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因而,由人教社语文二室编写的教参中也说:“结尾还对前面记叙的英、霍山义军‘皆托忠烈之名’的事进行了批评。”经反复琢磨,觉得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英、霍山义军“冒其未死之名”究竟是不是“批判”、“批评”,的确值得商  相似文献   

18.
有幸拜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一书中的《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孔乙己)教学实录与反思》一。通读之后,受益颇多,亦引发了我对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思考:问题可否分类?什么样的问题更适用于课堂并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讲究“趣味”与“情感”,激发兴趣 教学要讲究趣味,倾注感情,要凭借富有情感的提问。去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去打动学生的心。 从问题的设计角度看,更应该讲究趣味与情感。如一位教师讲《孔乙己》的结尾部分,他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孔乙己被打断腿后将死的种种情景。有学生说孔乙己死前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中了举,享受荣华富贵;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死前很想喝一碗酒,但是没有钱……让学生进入情境,设身处地为孔乙己设想出不同的死的情形,从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习作介绍】《见习大学生的掌声》一文,获得武汉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三等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国正同志读了这篇作文后,又找笔者详细了解了这堂公开课的情况,特别询问了关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争论的具体细节。他说:“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