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们的语教学正处于新旧教材交替的过渡阶段,语教学成了敏感而令人头痛的话题。其实,我们的新大纲、新《课标》里已明示了语教学发展的方向,那就是教学要体现“实”“活”“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团组织要抓,但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无论什么样目的课,都必须贯穿思想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坚持“六个并重”,把课堂作为主战场,重在学生心灵的启迪,势必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以课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字和环境,即紧扣“本”;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也即抓“人本”。本与人本统一,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人的自然发展”。这是新课程中语教育的“人性”的体现。因此,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氛围,让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本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聋校语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精神来熏陶感染学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语文教育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真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育要倡导“人精神”,语是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是语教育工作的共识。但现实教育中,语教育倡导的“人精神”已经走调、变味,如何正确倡导“人精神”,使之恢复其本来的活泼与真实,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生笔下的人物大多一个样,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抓不住特点,所以写不出富有个性的人物。为此,我设计了一堂将作文训练穿插于游戏活动中的作文训练课,过程是这样的: 课伊始,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做一个“让我猜猜你是谁”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做到“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胆发言,仔细倾听”。接着宣布游戏的规则:游戏需七个人,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其余六人牵着手围着他转圈。蒙着眼睛的同学伸手去抓这六位同学,抓到后要猜出被抓的同学是谁,还要说说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如果猜不出,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描述被抓…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固化及其固化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一个人”固化说法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在明代以后开始固化。当复指短语“指人专名十一个人”作主语时,由于“重新分析”机制的促动,“一个人”从复指短语中分离出来,修饰后边的谓语,意义上也发生了变化,表示“独自”义。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作为非隅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采用实验对比方法,对“4人制”篮球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进行论证.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参加“4人制”篮球比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4人制”篮球比赛易于组织与开展,运动强度适中,更优于“3人制”与“5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义众说纷纭: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艺术性、综合性、统一性……当许多人正高举语课姓“语”的旗帜,大搞语言字训练时,有识之士们感到人精神正在陨落,疾呼语教学要弘扬人性,语教学中的人火花不能淹没于“工具说”的眩光中。对此,笔也表示认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难点,但从高三复习情况看,师生却抓得很少。师生的共同心理是:知道重要,想抓,却没的讲,不知该怎么抓。的确,与语知语用、古代诗文比起来,现代文阅读可讲的知识或规律性的东西的确很少。指导复习确实没有什么成套的理论与方法可讲。“三步法”、“五步法”之类,只是操作程序;“找中心句”也不能包打天下.绝大部分散文段落根本就没有中心句。  相似文献   

11.
语言品味精妙片段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钟棵老师说:“语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课首先要上出语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就告诉我们,真正的语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本,聚焦于语言字本身,凸现语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内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化学教研组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对于怎样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在进行摸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毛主席说:“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我们感到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也要抓得紧。只  相似文献   

13.
笔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为了人,才有‘’。因此语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课。  相似文献   

14.
所谓绪论,是指“学术论的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技工学校的语课本并未编入绪论课,《语教学大纲》也未安排绪论课的“学时”。那么,在语课的实际教学中,要不要安排绪论课,能不能上好绪论课,许多人看法不尽相同。可谓“仁见仁,智见智”。笔就此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注重人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语课应定位史哲类的“综合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阶段性教材,它必须以的传统化为主线,注重篇目的选择,真正地担当起提高在生人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现在 ,课 程改革 已深 入人 心 ,广 大 教师积 极实 施课 改 ,在教 学 思想 的转 变 、教学方 式的 变革 、学 生主 体 地位 的确 立 、学生个性 的发 展、学 生 素质 的 提 高等 方面 ,都取得 了可 喜的进 展。面 对改 革大潮 ,一方面 有人 表示 , 几十 年来 语 文教 学翻 来覆去 折腾 ,现 在真 不知 怎 么教 了;另一 方面,又有 一 些人 为了“ 充 分体 现 ”课改 的新理 念,在 教 学中 不断 花 样翻 新,使语 文课失去 了 语文 特点 。 语文 课 改似 乎进 入了 “ 高 原 反 应 期 ”, 开 始 面 临 着 一 些“度 ”的 问题 。 一、要把 握…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人提出语课要有“语味儿”,我同意这观点。那么,什么是“语味儿”?“语味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抓豆定输赢     
正五个人在一起做游戏,他们在袋子中准备了100颗黄豆,规定每个人至少抓一颗,等到五个人全部抓完后,检查每个人所抓黄豆的数量。并且,他们在抓黄豆的过程中,不能相互交流,不过可以在抓的时候摸出剩下的黄豆的数量。游戏最后,抓得最多的和抓得最少的都是输家,淘汰出局;如果有数量相同的,同样要被淘汰出局。你知道他们要怎样抓,才能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较大吗?  相似文献   

19.
语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认为语教学应是“实”与“活”的统一,他强调语课的基本训练既要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又要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今天看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语教师依然要追求“实”与“活”,“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两课”教学要适应形势与时俱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增强“两课”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