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保护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产生机制比较复杂,为了深入全面研究运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将结合目前国内外运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从促脑血管新生,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神经毒性物质,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等方面综合阐述运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心脏有着不同的影响,适度运动可提高心脏机能,而过度训练或力竭性运动则会损害其正常机能,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改变.文中分析了运动训练与心肌损伤的研究现状,指出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旨在为预防心肌损伤,研究心肌保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着重阐述运动中腕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并提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力竭性运动在竞技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常常出现,部分运动员会因此发生胃黏膜损伤,甚至发生应激性胃溃疡,为了更深入认识力竭运动发生胃黏膜损伤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本文就目前相关报告加以综述,旨在为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进行综合分析.随着运动生理学的不断发展,对于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有的学说不断得到实验的证实,但研究者已经遂渐从单纯的学说,向着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的认识发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运动预适应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分析、归纳.结果: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分子机制主要涉及三条信号转导途径,且相互联系.结论: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复杂,对诱发其保护效应的触发物和信号转导通路的探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着重阐述了运动中腕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提出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运动疲劳的特点分析了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的创造性形象思维活动的机制可分为两类,即人的脑生理活动机制和其思维认识活动的信息运动机制。前者存在于人的左右脑功能相通互补机制与脑生理神经第二信号反射系统机制两个方面。就后者来说.则在于思维信息相似性的同构机制与思维信息运动的整合机制。创造性形象的运动机制必然形成其自身活动的内在规律,即意象互渗同构律、形象共殊结合律、形象思维时空结合律和形象思维整体同一律。  相似文献   

10.
从电子运动出发 ,通过电子在周期势中的运动方程 .来阐明导线在外磁场中的安培力的微观机制 .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运动中,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其实质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结构模式,运动员对动作的判断,实际上就是对运动信息结构模式的识别.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对动作进行准确、快速的识别、预判、决策和反应,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形成了专门化的知识结构(组块或模板).本研究通过综述运动员技战术模式识别特征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体育运动领域模式识别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而丰富和发展运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运动疗法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文献综述法,从运动对脂肪因子、抗氧化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等因素的影响方面,分析了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机制.旨在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利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手段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动干预多靶点的防治机理仍不甚明晰,这与传统思维下的实验方法不足有一定关系.系统生物学思维指导下的代谢组学研究具有明显的方法学优势.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对代谢组学及其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运动代谢组学的提出、运动干预代谢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就运动改善慢性病的代谢紊乱机制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广阔研究前景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4.
张宇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112-115
排球是一项普及程度极广的体育运动,对参加者的跳跃能力有很强的要求。跳跃落地动作对下肢的冲击是造成排球运动中膝、踝关节损伤与应力性骨折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损伤产生的机制进行了相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运动干预的措施以有效避免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阶段是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研究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对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概述运动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分析运动锻炼行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及促进策略.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机制中,锻炼意向、锻炼动机和健康意识、锻炼认知是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基本的博弈理论对会计标准执行机制进行研究,表明正式执行机制存在局限性,进而提出需要强化两种非正式执行机制,一是道德机制,二是声誉机制.有效的会计标准非正式执行机制应是道德机制和声誉机制良好结合的结果.最后提出我国建设会计标准非正式执行机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间运动造成大脑5-羟色氨、多巴胺、γ-氨基丁酸、氨、乙酰胆碱等含量变化是引发中枢疲劳的化学机制.同样神经生理因素在中枢疲劳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肌肉在进行等长收缩的过程中,运动单位放电频率随负荷持续时间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借助"肌肉的智慧"最大限度地维持肌肉收缩水平以及以最经济的方式维持疲劳肌肉的激活状态,起到了保护性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由于高原训练过程中施加于运动员的外界环境变化不同于平原训练,因此高原训练具有不同于平原训练的适应机制.现探讨适宜于一般高原训练的适应机制,为科学地认识和进行高原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外语专业研究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研究外语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期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及重建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膝关节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运动中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又严重的运动损伤。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基础、损伤的发生率、损伤机制、手术重建治疗方法等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了解和进行治疗的功能重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提供科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