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资金供需主体利益难于权衡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作为科技金融的参与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两个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设定相关变量,从而得到复制动态方程,以此为基础分析两博弈主体之间的均衡关系。通过分析得到能够影响两个参与科技金融的博弈主体选择合作策略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引入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2.
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在此背景下,强调技术合作、促进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将协同创新的研究视角扩展到小微企业领域,从利益主体角度出发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协同创新的行为选择必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采取"合作"和"背叛"策略的条件和动力机制,其次运用演化博弈模型阐释在重复博弈下小微企业选择的最优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数据对理论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进行检验,最终提出有效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该研究有助于从微观角度理解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创新的行为选择,对于政府发展协同创新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基于夏普利值的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选择方法。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案例,探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四类主体进行合作博弈选择最优技术路线的具体做法。结论表明,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选择过程中主要考量社会稳定、节能环保、促进就业等方面,而企业在于利润最大化、投资风险可控等,高校和科技机构的考虑重点在于标志学术水平、以合作促教学科研,中介机构则更多地考虑产学研合作前景和业务收入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94-102
为实现区域层面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在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信贷体系和政策性科技金融3个维度出发,分析政府、银行、创投等科技金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从融资角度搭建起区域科技金融体系架构,并进一步从资本聚集、风险分散、信息共享、约束激励等方面剖析科技金融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杭州市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实践与取得的成效,实证研究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的"杭州模式",以期为其他省份落实创新发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借助科技创新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对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及如何形成稳定均衡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双方科技创新意识越强、科技创新成本越小、利益双方获取的收益越大的条件下,系统更容易收敛于理想状态;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应当合理控制,激励力度过大容易使中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最终使利益双方陷入一种不良"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创业经纬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居世界第二 活跃的科技创新活动使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猛增,现在以465个孵化器的数量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种特殊的中介机构,以培育科技型小企业、培养创业人才和转化科技成果为目的,为创业者提供场地、商务、技术、信息等公共服务。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孵化场地面积768万平方米,总投资133.5亿元,拥有各种中介机构788个,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勇  郑垂勇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74-76,80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以及研发主体。然后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重点考察了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在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技术创新收益。分析结果表明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以及委托条件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博弈模型来研究中介机构和科技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让中介机构参与科技计划管理来改变政府职能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建设,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向财富转化的关键。需要从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入手,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构建适应于科技创新产业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和政策环境;构建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功能性平台;加强企业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发展,服务于科技创新与创业。  相似文献   

10.
原毅军  田宇  孙佳 《科技与管理》2012,14(4):20-23,39
从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科技中介在产学研技术联盟活动中的嵌入模式与嵌入条件。分别建立中介嵌入前后的演化博弈模型、技术创新博弈模型和成果转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中介在联盟组建过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的嵌入条件、影响及其决策依据。通过3个阶段的博弈分析,认为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同样存在交易成本,这就表示科技中介机构的嵌入未必能够降低联盟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1.
张岭 《科研管理》2020,41(8):95-104
科技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创新风险,良好的融资体系可以通过容忍并承担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的风险较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本文比较了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与银行信贷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风险容忍度的差异,基于52个国家或地区跨国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和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融资具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更能提升企业家风险偏好,因而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比发展中国家新兴股票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股权融资无论经济上行期还是下行期都能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提高融资体系风险容忍度、降低股权融资约束、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融资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力量的数量布局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2017年,企业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达到78%,已取代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条件已经形成。但在陕西,企业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仅为47.7%,这种微观基础远未形成。在新时代,陕西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路径和政策措施主要一是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着力点,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三是以切实落实带整体突破性的“陕九条”政策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名利双收”并向企业流动;四是以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实现陕西强大的国家科技从创新链到产业链上下游链接下游的原始创新,强化大型企业和工程的集成创新,突出中小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五是要切实解决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过剩、越位和错位问题,如要把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事前的财政补贴,转向面向消费市场补贴,即把创新经费补贴给需求方、采购方、技术使用方或者是企业取得重大创新之后再予补贴。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加快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的视角出发,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科技园区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总结深圳借助互联网金融缓解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困境的五种模式,旨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在巴西和中国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从合作目的、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三方面对比了巴西和中国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机制,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对策:推动农业科技合作全球战略布局,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工作能力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农业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阶段DEA分析,能够克服传统DEA分析忽视环境变量影响的局限性。剔除环境变量的影响,能够发现区域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差距在扩大而非缩小;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领先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省市,山西等中部省份并未达到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前沿,仍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中西部地区既要争取更多地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更要着力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驱动面临融资难的制约。在分析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项目融资与科技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等优势,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设计出产品支付模式和资产支持证券化模式两种主要的科技项目融资模式,并对科技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以利于科技项目融资成功,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