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与之配套的充电服务运营市场也正蓬勃兴起,因此针对分布式充电桩的数据采集、信号传输及其网络化统一管理变得迫在眉睫。本文以充电桩的智能监测与互联互通技术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基于桩联网的智能充电监测装置,并在装置完成充电数据采集与充电状态监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制出串口、TCP/IP、蓝牙、窄带物联网等多种的通信传输模式。应用情况表明,该装置管理方便,能有效提高分布式充电桩使用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和负载配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的充电运营模式、运行策略及典型方案设计。首先分析了传统充电服务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汽车厂商和充电桩厂商混合运营模式和共享充电桩运营模式,接着给出了一种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策略,包括充电价格的确定方式、基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性充电模式和电动汽车老旧电池储能装置综合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运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完成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典型设计,为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峰 《科技管理研究》2018,(23):228-234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和负载配置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的充电运营模式、运行策略及典型方案设计。首先分析传统充电服务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汽车厂商和充电桩厂商混合运营模式和共享充电桩运营模式;给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策略,包括充电价格的确定方式、基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性充电模式和电动汽车老旧电池储能装置综合利用,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运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完成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典型设计,为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电动汽车市场因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少、分布散以及充电桩运营管理不统一,造成的充电服务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通过搭建数据流动平台提高现有充电桩利用率,构建新概念的充电共享服务解决因充电桩位置分布,局部电网负荷等因素导致的电动汽车充电困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0)
目前市面上的定位机器人充电结构多是利用充电桩配合机器人底部设置的充电触点依靠导航系统的指引准确移动到充电触点上方进行电性连通充电,但是这种方式连接可靠性较弱,在返程与充电桩对接时,定位校准速度慢,而且容易冲撞到充电桩造成损害。本文对定位机器人充电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保证定位机器人与充电桩充电时底部压合触点的连接可靠度,对机器人返程时的定位进行辅助校准,保证充电对接时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4)
充电桩是普及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直流充电桩相比交流充电桩而言,具有输出的直流电可调和调整范围大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要求。本课题在研究15k W单个充电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一款120k W的大功率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相似文献   

7.
交流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本文基于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完成交流充电桩的硬件系统设计,对系统各个硬件模块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选用成熟的功能模块,基于该方案的硬件系统更加稳定,也有利于将来的维护升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充电车位供不应求、车位被燃油汽车大量占用、充电服务设施利用效率较低等一系列管理难题,本文设计了一套专门面向充电车位的智能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基于图像技术的新能源车辆自动识别、基于无感技术的充电车位智能控制、立足于物联网技术的充电服务设施管理平台三大板块的相互配合、协同控制,实现对车位信息、运营状态、充电服务等多方面的实时监控与智慧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充电车位的共享服务模式,实现充电网络及其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助力城市智慧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电动汽车交流电桩的技术研究,研发一种新型的交流充电桩.提出完整的设计技术方案,并提出交流充电桩的主要技术标准.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充电控制、计量收费、票据打印、运行状态监测、充电保护等多种完善的功能,满足充电过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1)
19世纪末,科学家特斯拉做了无线电传输的实验,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无线充电技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创新,无线充电技术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无线充电桩多设计为采用电网电源进行供电,因此在输电不便的地区,这会大大限制充电桩的运用。鉴于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无线充电桩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用电不足难题,将风能、光能互补转化为电能作能源输入,提出了依托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并研究和完善风光互补智能充电桩设计。该设计在沿海等风能储备充足空间适宜的高速路段架设风力发电机,在高速服务区建设充电终端,终端拥有人机交互界面,后台远程数据监控等功能,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让充电桩触手可及,德国一家创业公司设计了一个将路灯改装成充电桩的方案,随时随地都能让爱车补充电量。让一个普通的路灯具有充电功能需耗费一个小时对其进行改造。当车快没电时,使用专用的充电线插进路灯对应的充电位置就能开始充电。充满电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充电量和费用。与传统充电桩相比,路灯改造的充电桩不需要额外占用空间,依靠现有的设施就能充电,费用低,安装简单。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在目前的市面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很多汽车企业也开始向电动汽车研发转型。就目前的电动汽车具体利用分析来看,续航能力不足以及不能及时充电的问题严重的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要想实现电动汽车规模化的生产必须要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具备智能性的充电桩在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方面有比较显著的作用,所以文章就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设计与实现做具体的分析,旨在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同时也加大了对电动车充电需求,国家对充电桩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也加速推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发展。据政策要求:到“十四五”规划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汽车公用充电设施产业将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作为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其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车主的切身利益。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充电桩检定规程。各地市州相继完成了电动汽车公用充电实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经过前期摸底排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电动车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剖析,通过研究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桩的模型设计、充电流程、预设接口等技术规划,目的在于提高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桩动能,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以及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下,充电桩也越来越多的步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流智能快速充电桩的防电池反接技术,实现了防止当误操作或者非国标车辆接口接入充电桩时导致电池反接而引起的危险情况的发生,改善了充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人身及车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是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采用电力驱动,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桩采用的大功率逆变器,通过采用高压供电将能够实现为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但是充电桩所使用的逆变器在电动车充电时会向电网中馈入一定的谐波,而当多台电动汽车在同一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各车所产生的逆变谐波将会产生交叉影响进而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本文就电动汽车充电时所产生的谐波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作品是以CN305A作为充电控制芯片,使用AT89S52单片机芯片进行控制的智能充电器,理想地解决锂离子电池和镍镉电池的充电问题。本文介绍了智能充电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充分讨论了该充电器的硬件结构及软件实现方案与它优异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动自行车发展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建设安全性需要格外关注。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电动自行车充电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的火灾现象,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的伤亡。为了保证我国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问题,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以构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桩供电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概述了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桩更好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更多的充电方法,该文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ARM微控制器的交流充电桩。适合于公共停车场或者商场停车场,采用人机交互功能来实现智能控制,并运用读取IC卡信息的方式进行消费确认。该设计下的充电桩安全可靠、节约成本,能便捷的在实际中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