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曹兆欣 《宁夏教育》2012,(Z1):122-123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学习语言,最初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听觉来模仿语音开始的,在理解了语言语音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学会了使用语言。聋生因听觉障碍,闭塞了学习语言的听觉通道,使他们无法接触到像健全人一样学习语言的具  相似文献   

2.
曹兆欣 《宁夏教育》2012,(7):122-123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学习语言,最初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听觉来模仿语音开始的,在理解了语言语音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学会了使用语言。聋生因听觉障碍,闭塞了学习语言的听觉通道,使他们无法接触到像健全人一样学习语言的具体环境。这样就使聋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确切含义,在运用语言时,就出现了缺少句子成分、辞不达意、词语颠倒、堆砌词语等语言错误现象。因此,理解语言对聋生学习和提高语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题通过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聋人手语、唇读、中文阅读与语篇理解的认知基础:(1)手语是语言,有助于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唇读是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能通过语音编码进行语音识别,与听觉语言认知具有相同的机理。(3)听觉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尽管在中文阅读与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加工方式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但听觉障碍学生明显滞后于正常学生。据此,我们提出了构建聋人综合语言教育模式的思路,聋校在采用综合语言教育时不可偏废某种语言交流方式,应该根据听觉障碍学生个体的特点或者群体的特点来作出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聋哑儿童学习语言是十分困难的,他们的听觉缺陷和自卑心理等都成为他们学习语言的障碍.所以聋童学习语言的途径就很狭窄,有时离开了课堂聋童就无法系统地学习语言,如何在交往中帮助聋童形成和发展语言成为当今聋校语言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学习英语的障碍.要想排除这些障碍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弄清思维与 语言的关系,其次是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其三便是排除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干扰.弄清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才能对证下药.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学习英语的障碍。要想排除这些障碍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弄清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其次是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其三便是排除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干扰。弄清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才能对证下药。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应处理好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特殊教育学校对语言治疗师的需求1.特殊儿童迫切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帮助沟通障碍是儿童早期出现率最高的障碍,约有10%—15%的学龄儿童有说话、语言或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障碍与其后是否出现学业、情绪问题,有很大关联。语言发展如有障碍或迟缓,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紧密相关。英语教学和文化教学应是有机的统一体,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但单纯从语言、语法、词汇方面学习英语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是不够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产生障碍和误解。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语交际失败的文化因素及文化障碍并予以对比,提出一些有效对策,以便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0.
幼儿语言学习的机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影响认知,早期语言学习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儿童早期语言学习包括儿童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的学习.有关儿童听觉语言获得的研究除了产生行为主义、心灵主义、建构主义等经典理论外,近来受到关注的是语言复杂性理论,认为复杂语言输入能够产生比简单语言输入更好的效果.在有关动、名词获得年龄的研究方面,出现了对立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获得动、名词年龄的先后会因语言种类不同而呈现差异.有关儿童视觉语言获得的研究,以汉字学习为例,主要集中在汉字的正字法特征、汉字认知规律、汉字义符的作用等方面.有关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则表明人类大脑会受到语言经验的深刻影响,儿童与成人在语言学习的不同方面各自存在优势.有关儿童语言学习机制的研究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多使用温暖的"妈妈语"与年幼儿童进行言语交流,满足其情感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大语言输入的复杂程度,促进儿童高级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儿童双语教育方面,既要重视环境的创设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更要重视教师与教养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保证和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本文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中国的日语二外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日语二外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输入与语言实践的关系、发挥母语或已掌握的其他语言在日语学习中的作用及处理好语言环境与日语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梅 《黑河教育》2012,(4):34-34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工具,学习语言重要的是发展聋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听觉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聋儿由于听力缺陷,语言发展受到障碍,要使他们通过听力进行康复训练,回归主流社会,只教聋儿学会说一些字、词和句,背诵几首儿歌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提高聋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目的语国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处理好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听觉障碍学生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是依靠书本,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学活动。因此,阅读教学对形成听觉障碍学生的语言,培养说、读、写的能力,以及促进其心智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丽 《文教资料》2013,(20):192-193
必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既然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自然离不开交互的过程和行为。交互式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认知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发生频繁而密切的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这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有机的“整合”关系。从其理论渊源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人本主义共同构成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的三大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6.
语音与文字应该是语言的两种不同的符号,前者是听觉符号,后者是视觉符号。两者都能与语义结合而形成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能相互记录的平行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耳聋的基本剥夺不是声音,而是语言的学习。”(Meadow,1980)林宝贵在《听觉障碍儿童语言沟通与语文教学法之研究》中指出:“要解决听觉障碍者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为他们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语言沟通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教育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就业问题等自然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层面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条件和实质进行初步的探讨,进一步探究儿童语言发展与儿童学习的关系:儿童语言是儿童的一种习得,是儿童自主性发展的体现,而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种途径;儿童语言习得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儿童语言的发展可促进儿童更好地学习以更好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研究教育学习理论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该文大致可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背景;具体讨论不同学习策略是基于哪些学习理论产生的、受何种学习理论影响;学习理论和语言学习策略是相互影响的,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最终得出:学习理论为语言学习策略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学习策略是对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学习策略又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为学习理论与学习策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理清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20.
王伊阳 《海外英语》2014,(22):264-266,271
该文主要研究教育学习理论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该文大致可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背景;具体讨论不同学习策略是基于哪些学习理论产生的、受何种学习理论影响;学习理论和语言学习策略是相互影响的,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最终得出:学习理论为语言学习策略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学习策略是对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学习策略又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为学习理论与学习策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理清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