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各个商业互动问答平台的成功开展,为图书馆建设互动问答系统开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在对商业互动问答系统及其各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图书馆互动问答系统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互动问答系统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渝 《兰台世界》2010,(3):75-76
各个商业互动问答平台的成功开展,为图书馆建设互动问答系统开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在对商业互动问答系统及其各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图书馆互动问答系统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互动问答系统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信息检索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互动问答平台进行了介绍,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信息检索模式。该模式阐释了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一般过程,对于互动问答平台上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进行了序化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三大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主要有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识人和雅虎知识堂.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相比,三大平台在问答模式、知识公开性、系统功能、激励制度、后台专家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必须借鉴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机制,改进问答模式,引入互动机制,实施激励措施,优化检索功能,形成联合参考咨询的规模效应,从而促进虚拟参考咨询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选取国内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家互动模式问答网站(百度知道、爱问知识人、雅虎知识堂),与上海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服务性质、运作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提出面对互动社区类型的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应找准定位、以专业竞争优势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文根据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结合比较互联网互动问答平台与虚拟参考咨询的优劣,对将互动问答平台的特色引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业务进行分析,得出互动问答分享平台在虚拟参考咨询中使用的可行性,构建基于互动问答分享平台的虚拟参考咨询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动问答平台的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根据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结合比较互联网互动问答平台与虚拟参考咨询的优劣,对将互动问答平台的特色引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业务进行分析,得出互动问答分享平台在虚拟参考咨询中使用的可行性,构建基于互动问答分享平台的虚拟参考咨询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10,(7):4-4,6
DCCI近日发布201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与互动营销数据。DCCI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博客、论坛、SNS、问答等应用的流量份额超过了新闻、搜索、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的总和。用户创造网络,2.0正式超越1.0。  相似文献   

9.
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学科分布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全面认识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的整体水平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 ,本文通过网站搜索、类目划分、栏目设置三种途径 ,从学科的角度对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进行了初步测试与分析 ,描述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学科分布的总体特征。最后提出组织与管理网上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参观展于上海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光源自光”艺术作品展览得到启发,文章结合互联网中以“爱问知识人”为代表的网络互动问答平台,提出了在军校图书馆构建学术性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王春秀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09-134
首先分析代理式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研究背景,认为引入检索技术是实现代理式参考咨询的有效、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对问答式检索技术原理进行介绍,进而分析代理式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的特征和主要流程。最后设计基于问答式检索技术的代理式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2.
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探测的实验方法研究网络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实验综合运用眼动记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设计一个事实型(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并根据被试检索能力分两组进行实验。对实验中搜索、链接、关闭等搜索行为,基于任务及兴趣区的眼动指标进行组间与任务间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任务类型与搜索能力均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设计用户实验,依据搜索能力和学历对受试者分组,设定1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2个不同复杂度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利用屏幕录像和浏览器日志,主要从搜索动作、网页浏览、检索式等角度,挖掘不同搜索能力的受试者在不同复杂程度搜索任务中的搜索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受试者围绕中心主题搜索,同时探索其相关方面;随着搜索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受试者搜索行为更加深入和开放;受试者搜索能力越强,其搜索效率越高、探索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网络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设定一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并根据受试者的检索能力分组,在实验环境下,记录受试者的浏览日志。日志分析结果表明,任务类型与搜索能力均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提问-应答式搜索相比,探索式搜索需要的信息量大,受试者受自身知识背景影响程度高,且任务难度越大,探索结果越多、越分散;检索能力的强弱对受试者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王若佳  李培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111-118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用户的健康信息检索行为, 探索利用中文搜索引擎的健康信息检索规律, 为完善健康搜索引擎和网站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搜狗搜索引擎的大规模查询日志, 采用日志挖掘的方法, 从查询行为和点击行为两个角度对网络用户的健康信息检索行为进行研究。查询行为的研究指标包括会话层(会话长度、用户重复查询), 查询串层(查询串长度、重复查询)和词项层(高频词汇, 主题分类);点击行为的研究指标为点击位置和点击内容。[结果/结论] 健康相关查询的重复率较高, 提示相关网站可缓存高重复率查询串的返回结果;大众关注的热点领域为疾病、保健、母婴、医疗机构与美容整形, 提示网站的导航设计注意导航方向;用户更偏爱使用问答型平台, 提示网站设计者应更加关注与用户间问答型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图书馆数字咨询知识问答库在组织与管理方面展开调查,从规范性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been devoting great effort into introducing next-generation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s (OPAC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ir usage. In this study, a transaction log file from a typical next-generation OPAC, the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OPAC, formed the basis for an investigation of users' information behavior, using a clickstream data analysis framework. The 26,732,368 clickstream records in the original log file were cleaned, parsed, coded, then analyzed at the footprint, movement, and pathway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rs relied heavily on the single-box simple search interface, seldom involved themselves in an exploratory search process, and preferred page navigation over search refinement when interacting with search results. The OPAC was used as a lookup tool to locate known academic resources and as a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ol to utilize basic library services, instead of as a discovery tool as intended.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medical knowledge for everyone, from laypeople to medical professionals. We investigate how these two extremes, in terms of user groups, have distinct needs and exhibi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earch behaviour. We make use of query logs in order to study various aspects of these two kinds of users. The logs from America Online, Health on the Net, Turn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 and American Roentgen Ray Society (ARRS) GoldMiner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ets: (1) laypeople, (2) medical professionals (such as physicians or nurses) searching for health content and (3) users not seeking health advice. Several analyses are made focusing on discovering how users search and what they are most interested in. One possible outcome of our analysis is a classifier to infer user expertise, which was built. We show the results and analyse the feature set used to infer expertise. We conclude that medical experts are more persistent, interacting more with the search engine. Also, our study reveals that, conversely to what is stated in much of the literature, the main focus of users, both laypeople and professionals, is on disease rather than symptoms. The results of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through the classifier built,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specific user groups and then adapt search results to the user group.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站信息检索精确度不高、交互效率低下以及用户体验感不佳等问题,在仔细分析Google Suggest功能与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结合Ajax技术在提高数据交互性能以及解决页面重载问题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提出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匹配检索方法,实时响应用户请求,及时刷新检索结果,并有针对性地获取用户检索兴趣,从而扩展网站的检索功能,改善用户的检索体验。  相似文献   

20.
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内涵分析,文章指出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绩效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加强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即对用户、虚拟参考咨询馆员、管理人员等管理,以期推动现代参考咨询服务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