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俞国良等修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以290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如下:河南省高校体育女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呈曲折上升趋势,一般教学效能感整体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公共课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专业课体育教师;学历较高的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也较高;职称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以43名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1)对教师的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技能和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效应(P<0.05);(2)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和能力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认为,不同的学历、教龄和性别特征以及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影响;在学校环境因素中,校方的影响和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对高校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有很大影响;发展条件、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和学校物质环境是高校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533名不同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教龄体育教师的效能感不同;教师效能感可归纳为教师一般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学生锻炼动机主要表现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三方面。体育教师效能感与学生锻炼动机存在显著性相关,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能预测学生锻炼动机。  相似文献   

5.
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俞国良等编制并验证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并运用该量表对25所普通高校的317名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别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教龄对个人效能感、总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学历因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教龄、学历存在着显著的交互影响;不同的学历水平下,教龄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体育教师的个人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俞国良等编制并验证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并运用该量表对25所普通高校317名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项均无显著影响,教龄对个人效能感、总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学历因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教龄学历存在着显著的交互影响;不同的学历水平下,教龄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体育教师的个人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是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重要预测变量。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受学校风气、教龄、教师职称和得到的评价等因素影响。良好的教学效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体育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入手,分析教学效能感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向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0):50+115-50,115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影响着体育教师的专业承诺、自主工作的内驱力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担负着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直接影响体肓教学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中最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赛事愿景是目标和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是主办城市、地区、国家认同的产物,是实物、场景、建筑等有形物与理念、品牌、认同等无形物的统一。借鉴其他国际赛事,杭州亚运会的愿景应在准确把握亚运会的定位基础上,从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与浙江特色、亚洲与世界奥林匹克发展趋势、民意等总结提炼,最终达到动机与目标的对位,遗产与实践的对应,理念与宣传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立足政策体系理论,结合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发展背景,分析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政策体系的价值、理念与框架。认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在"三个有利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政策体系的"五大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导向、突出解决实践问题的政策宗旨、确保政策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强化政策的整合性与协同性、重视政策量化标准与异体评估;最后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主体、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测评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框架,并详细阐释了各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传控打法是足球中最常见的技术环节和战术体系,其具有密集性、速度感、复杂性特点,是构成足球赛事的基本动力。现代足球中的传切配合追求的是对空间的分割感以及人与球的流动性存在状态,它再现了群居动物性猎食者的狩猎范式。传控打法追求团队协作的极致形态,既蕴含一种反英雄主义元素,也高度宽容英雄主义式的表演。传控打法的核心是短传渗透,衍生形态是长传疾攻,最高境界是全攻全守,精华在于节奏之变化,因此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并展示出自然界中所有可移动物体的流动律则。传控打法演示的是人类的史前性生活范式,展示出自然世界自身的和谐性,足球由此而构建出相对独立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Collegiate basketbal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most watched forms of amateur sport in the Philippines. Like any sport, collegiate basketball is governed by actors and stakeholders and characterized by issues and challenges. Employing a policy-capacity and synthesis integrative review approach,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actors, stakeholder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Philippines two leading college basketball leagues, namely, the Universities Athletic Associ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and analyses the critical issues that confront these leagues in the context of college basketball governance. Issues include an overly powerful board of directors in relation to league commissioners, a lack of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alleged piracy of coaches and players, recruitment of players and coaches, the two-year residency rule, and parity in media coverage.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assesses necessary on-going policy capacities and reforms which college basketball leagues undertake to achieve sound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6.
Explaining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divide human activity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sport, etc.) into different sectors, as they all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actors, Norbert Elias and Eric Dunning thus came to formulate the central hypothesis of a network which linked the process of pacification of customs,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liamentary system for society, the state monopoly of violence, the euphemisation of violence in the aristocracy, the genesis of sport and, by recursion,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modern sports in the state control of violence and the learning of self-control. Elias and Dunning contrast modern sports with the ancient games, euphemisa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violence, ‘sport’ leisur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societies and traditional games in the ‘ancient’ societies, which accompanied the religious calendars and rites of passage. But do they really question society?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problems posed by Elias' theory are, essentially, of three types: first, those linked to the methodology used; second, those related to the limits imposed by the notion of self-constraint; and, finally, those concerning the pacifying function attributed to sport.  相似文献   

17.
体育人口测度指标的功能、特征及其体系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探讨体育人口测度指标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评定、单元统计等方法筛选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依据人口学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理论,构建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认为:体育人口测度指标具有描述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和具体性、替代性、时间性特征;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在形式上具有“树图”结构特征,在内容上具有反映体育人口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更真、更善、更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评价竞技体育是否良性发展,树立竞技体育的发展观均可从这三个方面予以考察。竞技体育发展的真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真实性,表征着竞技体育发展的真理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善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竞技体育发展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美是真、善的和谐化表现与情感体验。此外,竞技体育的真、善、美,有多种表现形式。竞技体育发展的真、善、美的理念应合理吸收与融合中西文化的优秀与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中西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排球运动文化的特性,旨在为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的传播和排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赋予了中国体育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做好体育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定位,对于推动体育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出传统的强国体育服务于国家崛起的战略目标,发挥了增强国民体质、塑造国家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等政治价值。新时代对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多元价值提出了新要求,中国体育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脉络,对接"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布局重新定位体育的角色,发挥体育助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战略价值,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丰富社会价值观、助力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培育现代化合格公民、助推民众生活方式绿色化、彰显国家新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